DB3202/T 1068-2024 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规范
DB3202/T 1068-2024 Urban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杨文涛、杨鑫、钱韵、吴真真、刘兵、顾文俊、吕晋志、胡馨月、张晓蕾、高进东、任永博、张文涛、孙猛、姚志强、徐帅、陈刚、苗永春、关威、王胜荣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
CCSA00
DB3202
无锡市地方标准
DB3202/T1068—2024
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规范
Regulationonbuildingurbansafetyculture
文稿版次选择
2024–05–21发布2024–05–28实施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2/T1068—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安全理念建设......................................................................2
6安全法规及标准建设................................................................2
7安全行为建设......................................................................2
8安全基础设施建设..................................................................3
9安全文化建设评估..................................................................4
10成果推广.........................................................................5
附录A(资料性)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6
附录B(资料性)评估方法.........................................................19
参考文献.........................................................................22
I
DB3202/T106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无锡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市应急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文涛、杨鑫、钱韵、吴真真、刘兵、顾文俊、吕晋志、胡馨月、张晓蕾、高
进东、任永博、张文涛、孙猛、姚志强、徐帅、陈刚、苗永春、关威、王胜荣。
II
DB3202/T1068—2024
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安全理念建设、安全法规及标准建
设、安全行为建设、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文化建设评估、成果推广等。
本文件适用于市、县(市、区)的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本市其他单位可参照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1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A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9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规避威胁、危害、损失所创造的物质基础以及养成的安全意识、行为、
法制的总和。
3.2
城市安全文化建设urbansafetycultureconstruction
以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安全、建立健全强制性法规标准、塑造提高市民安全意识、推动提升市民行为
安全为典型特征的实践活动。
3.3
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评估assessmentofurbansafetycultureconstruction
系统化测评城市安全文化现状或安全文化建设成效,得出定性或定量分析结论的行为。
[来源:AQ/T9005—2008,3.2,有修改]
3.4
1
DB3202/T1068—2024
城市生命线urbanlifelines
城市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输油系统、供气系统、供电系统、供热系统、供排水系统等维系经济、社会
功能的基础设施。
4基本要求
4.1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机构应制订并实施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将年
度实施计划纳入市、县(市、区)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
4.2在全市层面正式启动系统性的安全文化建设之前,宜根据附录A开展城市安全文化现状评估摸清
城市安全文化实际状况,并编写城市安全文化现状评估报告。
4.3应为安全文化建设配置必要的资金,且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可给予街道乡镇、社区(村)以及
企事业单位资金支持,供其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4.4行业领域、街道乡镇、社区(村)以及企事业单位宜培育和选拔安全文化建设骨干人员,发挥安
全文化建设骨干人员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5安全理念建设
5.1应以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和安全现状为基础,通过调研、讨论,在总结、提炼后发布安全理念,并
以安全理念为基础延伸出完整的安全文化体系,用于指导本地区安全文化建设。
5.2企事业单位宜根据本单位特点、历史沿革、安全需求,总结、提炼本单位安全理念,并在工作生
活中践行安全理念。市属国有企业应带头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并践行本企业安全理念。
5.3应将安全理念传播纳入社会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编制城市安全文化宣传图册,详细诠释、解读
安全理念,供市民学习了解。
5.4街道乡镇、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宜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安全理念学习讨论,利
用安全会议、安全宣传培训活动传播安全理念。
6安全法规及标准建设
6.1适时制修订城市安全法规以及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以法规强制性保障城市安全生
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6.2应梳理城市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制定安全管
理规定或安全技术规范,分级、分类管控安全风险;应定期分析、整理城市运行安全监管的经验做法,
并以制度或标准的形式将经验做法规范化。
6.3应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运行需要以及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提出诸如公共场所活动、交通出
行、居家用火用水用电用气、校园安全、灾害性天气应对、雷电防护等方面的安全行为规范。
6.4企事业单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应符合安全理念、
安全法规的内在要求。
6.5企事业单位应以本单位安全风险特点和实际需要为基础,可参照GB/T33000、AQ/T9004、AQ/T9005
的要求,制定员工安全行为规范。
7安全行为建设
7.1安全行为提升
2
DB3202/T1068—2024
7.1.1市、县(市、区)应采取措施或开展促进公共安全的活动提升市民的安全行为,宜针对青少年、
老年人、伤残人士、心理疾病重症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安全关爱”行动。
7.1.2主要负责人应以签订安全承诺书等形式主动以身作则,在面对安全问题时坚持垂范引领、科学
决策,杜绝冒险思想。
7.1.3管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一岗双责、履职尽责,提高自身安全素养,在市民中发挥表率引
领作用。
7.1.4从业人员应主动参加安全培训并加强自主学习,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安全技能。
7.2宣传教育
7.2.1市、县(市、区)应在城市行业领域开展安全公益宣传,促使市民理解、遵守政府发布的安全
管理规定和规范。
7.2.2市、县(市、区)应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五
进”活动。
7.2.3街道乡镇、社区(村)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网格工作人员安全技能。
7.2.4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应加强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中小学校应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教育。
7.2.5企事业单位应开展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7.3新闻媒体和正向激励
7.3.1宜制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影视作品,利用现有的或设置临时的广播视频系统,
在重点地段、场所、位置播放,提醒市民改进安全行为。
7.3.2应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新媒体等媒介,曝光不安全行为,警醒市民关注安全、预防事故。
7.3.3应实施正向激励,开展安全工作先进人物评选、典型事迹宣传表彰,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7.4信息渠道
7.4.1市、县(市、区)应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采取有奖举报等多种形式,鼓励市民对城市公共安全
及个人关注的安全问题提出质疑,引导市民参与城市安全监督工作。市民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应得到及时
解答、解决。
7.4.2从业人员宜针对本单位安全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并应得到有效反馈。
7.5监督检查和应急能力
7.5.1应开展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避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不安全事件。
7.5.2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矿山、工贸等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宜
参照AQ/T9007、AQ/T9009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事故灾害的初期应对能力。
8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8.1行业领域及企事业单位应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掌握风险底数,合理管控
风险,消除事故隐患。
8.2城市生命线、交通设施、桥梁隧道、既有房屋等基础设施应安全可靠。教育、养老、医疗、旅游、
娱乐、商业等社会福利或服务设施应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事业单位、检测检验及实验试验场所的生产
工艺、设备设施宜做到本质安全。
8.3宜参照AQ/T9001以及社区(村)安全工作的规定要求,开展安全文化社区(村)建设。
3
DB3202/T1068—2024
8.4应在社区(村)开展消防工作站、消防宣传橱窗、公共消防器材点、志愿消防队伍建设。
8.5应复合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会展中心
等,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志标识应清晰,应急设备设施应完整有效。
8.6应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或场馆,宜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建设安全活动
场所。
8.7应利用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以及其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监测预警、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响应、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8.8应完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层社会救援力量,配备完整高效的应急物资
装备,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
8.9企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安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研发、应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和
安全科技装备。
9安全文化建设评估
9.1评估方法
9.1.1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分为3个一级项、12个二级项、37个三级项以及若干个评估内容,
具体事项见附录A。
9.1.2可参照附录A中的评估项目组成评估表格,合理设置评判分数,依据安全文化建设实际情况进
行打分,明确三级项评估得分;根据附录B给出的评估方法确定三级项权重系数,与三级项评估得分进
行计算得出综合评估分值,进而确定评估等级。若直接使用附录A进行评估打分,可参照表B.1给出的
权重系数直接计算综合评估分值。
9.2评估实施
9.2.1评估应遵循系统性、时效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原则,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依据,采用
第三方评估与自主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
9.2.2应成立安全文化评估工作小组。评估工作小组至少由5名(含)以上人员组成。评估人员应具
有5年以上安全管理工作经历,评估时应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9.2.3评估工作小组应制定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评估方法、评估样本、访谈提纲、测评问
卷、实施计划等内容,并报送评估组织机构批准。
9.2.4应按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工作,编制安全文化建设状态评估报告,提出改
进措施。
9.2.5宜将安全文化建设状态评估报告作为安全文化建设档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今后评估结果的对
比参照。
9.2.6评估工作小组应对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
9.2.7应将评估结果通过市相关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9.3整改提升
9.3.1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等级为一般和较差时,市、县(市、区)应制定安全文化建设专项整改
提升工作方案,并强化过程监督考核,全力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9.3.2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等级为良好时,市、县(市、区)应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整改措施,查缺
补漏,继续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4
DB3202/T1068—2024
9.3.3城市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等级为优秀时,市、县(市、区)宜继续采取措施保持现有安全文化建
设水平。
10成果推广
10.1持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营造共建共享的城市安全氛围。
10.2应开展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征集、展示工作,建立借鉴与分享机制,共享建设成果。
10.3应培育并宣传推广具有城市特色的安全文化品牌。
A
5
DB3202/T1068—2024
附录A
(资料性)
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
表A.1给出了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
表A.1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
一级项二级项三级项评估内容评定标准评判分数评估得分
未建立市级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县
(市、区)未制定本区域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街镇
编制安全文化建设方案1.0
未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的,发现
一处扣0.2分
工作方案及过程市、县(市、区)、街镇未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监督
组织领导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监督1.0S1
管理检查的,发现一处扣0.1分
市、县(市、区)、街镇未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年度总
形式评估安全文化建设年度考核1.5
结考核的,发现一处扣0.1分
市、县(市、区)、街镇未安排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资金
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概算1.0
的,发现一处扣0.1分
市、县(市、区)、街镇未明确提出年度安全宣传工作
安全宣传要点0.5
要点的,发现一处扣0.1分
安全宣传宣传机制S2
行业领域和群团组织未组织开展安全宣传的,发现一处
安全宣传组织实施1.5
扣0.1分
6
DB3202/T1068—2024
表A.1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续)
一级项二级项三级项评估内容评定标准评判分数评估得分
县(市、区)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消防、市
政园林、教育、水利、公安、渔业生产、市场监管(简称重点行
宣传机制安全宣传作品创作业领域)年度创作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剧1.0S2
目、图书、影视片、宣传画、音乐作品及公益广告等小于两种形
式的,发现一处扣0.1分
重点行业领域网站或新媒体没有安全相关模块的,或网站、新媒
互联网阵地0.5
体的安全宣传内容一个季度以上没有更新的,发现一处扣0.1分
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处安全体验基地(场馆),发现一
安全体验基地(场馆)1.0
宣传阵地处未建设的扣0.5分S3
社区(村)安全活动场所建设比例(已建安全活动场所的社区(村)
安全宣传
基层安全活动场所数量/全部社区(村)总数)低于90%的扣0.5分,低于80%的扣1.01.5
分,低于70%的扣1.5分
形式评估
(此项为加分项)市、县(市、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新媒体应用的部门新媒体安全相关内容的年度访问量大于辖区人口数10%1.0
的,每处加0.1分
广播系统应用广播系统应用未覆盖所有社区(村),发现一处扣0.1分0.5
宣传方式S4
全市重点行业领域最近一年在新闻媒体上的安全文化宣传、警示
新闻媒体宣传1.0
宣传及不安全行为曝光的累计次数少于50次的,扣1.0分
人员密集场所最近一年播放专题安全视频或音频每月少于1次
人员密集场所宣传1.5
的,发现一处扣0.1分
市、县(市、区)、街镇行业领域最近一年未组织开展或参加安
1.0
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的,发现一处扣0.1分
教育培训法制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教育S5
街镇安全管理人员(含网格员)一年内未参加安全法律法规教育
1.0
培训的,发现一人扣0.1分
7
DB3202/T1068—2024
表A.1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续)
一级项二级项三级项评估内容评定标准评判分数评估得分
企事业单位一年内未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1.0
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的,发现一处扣0.1分
法制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市、县(市、区)行业领域及街镇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S5
负责人、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一年内未参加安全教育培训1.0
的,发现一人扣0.1分
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等未设置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
相关教育内容的,发现一处扣0.3分;工科专业学生在校
院校教育院校安全教育期间安全知识课时数少于40学时的,发现一处扣0.3分;1.2S6
中小学每学年安全教育课时数低于12个课时的,发现一
处扣0.3分
城市每年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一次安全文化专题培训,
形式评估教育培训专题培训安全文化专题培训1.0S7
并考试。考试通过率低于60%的,扣1.0分
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
训时间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少于12学时;新上
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少于24学时。矿山、危
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
法定安全培训1.0
企事业单位安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少于48学时,
S8
全培训每年再培训时间少于16学时;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
训时间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少于20学时。发
现一处扣0.1分
企事业单位应开展年度全员安全培训,全员安全培训覆
全员安全培训1.0
盖率未达100%的,发现一处扣0.1分
8
DB3202/T1068—2024
表A.1安全文化建设评估细则(续)
一级项二级项三级项评估内容评定标准评判分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JX 064-2023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2023-09-20
- T/SHMHZQ 005-2021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021-09-28
- T/XABEP 00001-2022 西安市商务楼宇等级划分要求 2022-09-28
- T/CAPEC 9-2019 设备工程监理归档资料管理规范 2020-01-01
- T/DDJY 1-2022 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规范 2022-12-01
- T/GDDTJS 002-2023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运营指南 2023-11-15
- T/AHGMXH 001-2022 个体民营企业协会服务规范 2022-09-06
- T/CXY 0001-2022 电商直播基地建设规范 2022-07-20
- T/JNWX 003-2020 物业早期介入工作规范 2020-12-18
- T/SZXQ 002-2020 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管理规范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