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559-2018 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DB11/T 1559-2018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559-2018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9-29
实施日期
2019-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Z01

备案号:60736-2018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559—2018

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carbonemissionmanagementsystems

2018–09–29发布2019–0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559—2018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管理职责............................................................................3

6策划................................................................................3

7支持................................................................................5

8实施和运行..........................................................................7

9检查................................................................................8

10管理评审...........................................................................9

附录A(资料性附录)碳评估报告编写内容............................................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合规性义务识别和评价(范例)..................................14

参考文献........................................................................15

I

DB11/T155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标合信(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深、谢修平、邓秋玮、李臣、李云、侯娜娜、刘晓晨、李可伟、蒋洁、李铁

男、师兴兴。

II

DB11/T1559—2018

引言

本标准目的是指导碳排放单位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从而降低碳排放量或碳排放强度,规范碳资产

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实施碳排放管理体系是碳排放单位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本标准的成功实施取决于

碳排放单位各层次的参与,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通过本标准的实施,碳排放单位能够:建立节能

减排遵法贯标机制,主动获取并自觉落实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建立全过程的碳

排放管理控制机制,使碳排放管理活动规范有效并不断得到改进。

碳排放管理体系是碳排放单位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碳排放单位按本标准建立实施碳排放管理体系

时,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如质量、环境或能源等管理体系要求,最终实现碳排放单位整体管理体

系的融合。

本标准适用于碳排放单位控制下的各项活动,碳排放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数量、

所投入资源等,取决于碳排放单位的规模、体系覆盖的范围、碳排放源的类型和数量等多方面因素。

III

DB11/T1559—2018

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施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及指导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其他组织碳排放管理可参考本标准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DB11/T1370—2016低碳企业评价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碳排放carbonemission

碳排放单位在核算边界内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

碳当量的形式表示。

[GB/T32150-2015,定义3.7]

3.2

碳排放单位carbonemissionorganization

具有二氧化碳排放行为的法人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3.3

碳排放管理体系carbonemissionmanagementsystems

用以建立碳排放管理方针、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3.4

碳排放管理方针carbonemissionmanagementpolicy

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碳排放管理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注:碳排放方针为设定碳排放管理目标、指标及采取的实施方案提供框架。

3.5

1

DB11/T1559—2018

碳排放管理目标carbonemissionmanagementobjective

为满足碳排放方针而设定、与改进碳排放管理绩效相关的、明确的预期结果或成效。

3.6

碳排放管理指标carbonemissionmanagementtarget

由碳排放管理目标产生,为实现碳排放管理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的、可量化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

用于整个碳排放单位或其局部。

3.7

碳排放源carbonemissionsource

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注:改写GB/T32150-2015,定义3.5。

3.8

碳排放强度intensityofcarbonemission

单位产品产量(产值)或服务量的碳排放量。

[DB11/T1370-2016,定义3.3]

3.9

碳资产carbonasset

碳排放单位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注:碳排放配额是碳资产的表现形式之一。

3.10

碳评估carbonassessment

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碳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改进机会的活动。

3.11

碳排放管理绩效carbonemissionmanagementperformance

与碳减排量、碳排放强度变化有关的、可评估的结果。

4总则

碳排放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绩效,要求碳排放单位遵循“策划-实施运行-检查-

改进”程序,针对碳排放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策划并提供资源,通过实施控制及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并将碳排放管理融入到碳排放单位的日常活动中。为此,碳排放单位应:

a)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社会责任等外部环境,以及自身需求、能力等内部环境,建立并运行碳排

放管理体系;

b)根据所处地理位置、运营场所、组织结构等确定碳排放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c)通过策划可行的方案,建立并运行相应的程序,以达到预期目的并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绩效。

2

DB11/T1559—2018

5管理职责

5.1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在碳排放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保建立碳排放管理方针和目标,其中:

——碳排放管理方针是碳排放管理的行动纲领,应当描述具体,且为碳排放单位内部所熟知;

——碳排放管理目标应涵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要求,必要时,可涉及碳资产盈亏预期。

b)参与制定本单位低碳发展规划,并确保与本单位的总体战略方向相适宜;

c)确保提供与碳排放管理体系相适宜的资源,如人力、设备设施、资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