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123-2008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图像和声音主观评价方法

GB/T 22123-2008 Methods for picture and audio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digital television receiving equipmen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123-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6-30
实施日期
2009-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的主观评价条件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接收和显示方式(如卫星、地面和有线等)的接收器、接收机和显示器(如阴极射线管、液晶、等离子及各种投影等显示方式)等数字电视设备(包括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的主观评价,其他类似用途的设备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厦门华侨电子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剑、王海燕、阮卫泓、吴昕、吴蔚华、陈科、李庆新、王伟、马德彪、宋丹玫、赵燕泥、许福平、滕荣庆、周金忠、汪莉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33.160

M71

园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2123—2008

GB/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图像和声音

主观评价方法

Methodsforandaudioassessment

pictureSUbjective

oftelevision

digitalreceivingequipment

2008—06—30发布2009—0卜01实施

丰瞀鹳鬻瓣訾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2123--2008

GB/T

目次

前言……·…………·………………’………’’

引言·………………····……’’…’…………’’。

IⅡ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主观评价的一般要求………···…………’’’’…………一2

4.1环境条件…·………………··…………’’…………’…2

4.2信号源……··……………·……………’…………’’…4

4.3测试素材的选择···……4

4.4评价员……···…………5

4.5评价试验阶段…………5

4.6结果的表达……’……‘‘7

5评价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7

5.1评价方法…………-…………’………‘7

5.2双刺激连续质量标度法……………’’。7

5.3刺激比较法……………·……………‘‘9

5.4数据处理…………’’……m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评价结果的筛选……·……………’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双刺激连续损伤标度法评分登记卡

n地n

附录C(规范性附录)刺激比较法评分登记卡…………一

参考文献………………-……‘H

22123--2008

GB/T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厦门华侨电子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熊猫电子

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现代视声公司、上海宽带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视联数字系统有限公司、江西科

创数显技术中心科技公司、上海凤凰光电有限公司、上海广电金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江苏省

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深圳创维一RGB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广电股份平面显示器分公司、北京青鸟华光

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永新彩色显象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上海市电子仪表标准

计量测试所、广东省电子产品检验所、深圳市数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菱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广

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康佳集团、四川中视联数字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产业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泰克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电子203计量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剑、王海燕、阮卫泓、吴昕、吴蔚华、陈科、李庆新、王伟、马德彪、宋丹玫、

赵燕泥、许福平、滕荣庆、周金忠、汪莉。

22123—2008

GB/T

引言

BT.500一10、ITu—RBT.710—2、ITU—RBT.1129—2以及ITu—R

本标准参照国际电信联盟ITu—R

BT.1201—1建议书制定。

由于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标准选用国际推荐的双刺激损伤标度

法和刺激比较法作为数字电视接收设备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考虑到电视广播中接收端的信号特

BT.710

征,在构成主观评价系统的方案上与ITu—R2、ITu—RBT.1129—2以及ITu—RBT.1201—1建

议书中的规定有所不同。

22123--2008

GB/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图像和声音

主观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的主观评价条件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接收和显示方式(如卫星、地面和有线等)的接收器、接收机和显示器(如阴极射

线管、液晶、等离子及各种投影等显示方式)等数字电视设备(包括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的主观评价,

其他类似用途的设备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857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SJ/T11324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11348

SJ/T2006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GY

155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3术语和定义

SJ/T

1132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assessment

主观评价subjective

通过评价人员对被测系统质量的主观反应,来确定电视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3.2

fodder

测试素材test

用于主观评价电视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并且对图像内容和声音内容有特定要求的图像或图像

序列。

3.3

scale

评级标度grading

主观评价中用于评定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的评定尺度。

3.4

interference

图像干扰picture

亮度和(或)色度的不规则性或损伤图像稳定性的干扰,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

注1:通常的亮度和(或)色度的不规则性如:

a)从顶到底或从左到右本底亮度的变化;

b)在屏幕左边或右边的一层轻微模糊物;

c)屏幕左侧的一些垂直窄带;

d)在整个屏幕上的垂直宽带;

22123—2008

GB/T

e)背景中有黑色水平带(图像波纹或哼声干扰);

f)同时传输的音乐或语言音量的节奏有关的水平条(伴音对图像的影响,又称图像微音效应);

g)由信号传输误码引起的“块效应”;

h)图像边沿的“飞蚊效应”。

注2:破坏图像稳定度的最常见的干扰如:

a)整个图像或其局部的垂直与水平抖动;

b)图像本应静止的部分出现渡状运动;

c)图像不规则跳动、静止、黑屏/蓝屏等;

d)水平扫描线撕裂;

e)由行频变换带来的图像干扰和损伤;

f)由帧频变换带来的图像干扰和损伤;

g)由块估计产生的振铃效应。

3.5

picturequality

总图像质量general

评价人员对评价过的图像质量的综合印象。

3.6

audiointerference

对伴音的干扰associated

在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内产生的不需要的声音信号,或其部件的机械震动所造成的干扰。

注:常见的对伴音的干扰如:

a)由电源电压滤波不良引起的嗡声干扰;

b)垂直偏转频率引起的稳定蜂音;

c)由音频信号传输误码引起的声音中断;

d)由内部静电放电或误码引起的咔咔声;

e)垂直偏转部件或电源变压器的机械震动引起的噪声;

f)由行输出高压变压器或偏转电路的其他零件的震动引起的行频啸叫;

g)其他零件引起的噪声。

3.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