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72-2022 清香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5305/T 72-2022 Green pine tree garden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
- 起草人:
- 李绍军、彭翠松、俞新水、王佳、柯文斌、王鹏、禹永明、陈富友、郭兴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21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72—2022
清香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2022-07-20发布2022-08-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7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绍军、彭翠松、俞新水、王佳、柯文斌、王鹏、禹永明、陈富友、郭兴。
I
DB5305/T72—2022
清香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清香木(Pistaciaweinmanniifolia)园林绿化苗木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种
子采集与处理、播种、地被(绿篱)容器苗培育、球状苗培育、大苗培育、绿化苗木质量分级、苗木检
测和出圃、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清香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T23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DB53/T06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249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53/T458绿化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冠层厚度
树枝的最低(下垂)位置到最上高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3.2地被(绿篱)苗
用于覆盖地表或起遮挡围护作用的苗木。
3.3球状苗
冠(蓬)径和冠层厚度相等或相近的苗木。
3.4大苗
米径≥8.0cm,人工培育的苗木。[来源:DB53/T457-2013,3.5]
4圃地选择
4.1气候条件
1
DB5305/T72—2022
年平均气温14℃~24℃,≥10℃年积温4000℃~7500℃,年降雨量700㎜~1600㎜,平均相
对湿度≥60%。
4.2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光照及排灌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pH值6.0~8.0的背风
向阳地块,土壤类型为壤土或沙壤土。
5种子采集与处理
5.1采种
选择20年以上、生长健壮、主干明显、种子饱满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种母树,6月~7月,当果实由
红色变为蓝色或蓝紫色时适时采收。
5.2种子处理
5.2.1随采随播
果实采收后及时用清水浸泡1d~2d,将果实沤烂,淘洗脱粒,用细砂、草木灰搓去种子表面蜡质,
漂洗去杂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及时播种。
5.2.2沙藏
不能及时播种应沙藏。用0.1%~0.3%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0.5h~1h,清水洗净,一层沙子,
一层种子,分层处理,堆放于阴凉处,洒水保湿,河沙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散开为宜。
5.2.3贮存
在室内用容器或在地势高,排水良好处挖坑,把调制好的种子层积在饱和含水量60%的细沙(沙与
种子的体积比为2∶1或3∶1)中,温度控制在0℃~5℃之间,保持通气良好,防止霉烂。
6播种
6.1整地作床
圃地耙平压实,床宽100cm~120cm,床高15cm~20cm,床间应设30cm~40cm宽的步道,播种
前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吡虫啉喷施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密闭5d~7d。
6.2时间
宜随采随播或秋播。
6.3方法
撒播或条播。播种量0.15kg/㎡~0.2kg/㎡。播后床面覆盖0.5cm~1.0cm细沙,并盖稻草或松
针,浇透水。可搭建拱棚,棚高50cm~80cm。
6.4苗床管理
2
DB5305/T72—2022
幼苗出土高2cm~3cm时,揭除松针,适度浇水。除草后先喷洒800倍~1000倍多菌灵溶液,间隔
10d~15d后喷洒波尔多液,两种溶液交替喷洒2~3次。
6.5幼苗移植
幼苗4片~5片真叶时,可移植。
7地被(绿篱)容器苗培育
7.1育苗基质
采用壤土或红心土70%、腐殖质土28%、过磷酸钙2%比例配制营养基质,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
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液3000倍~4000倍液喷施营养基质,混合均匀后装入营养容器中。
7.2容器及摆放
培育1年生苗用12cm×18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按苗床宽100cm~120cm,步道宽30cm~40cm
的方式进行摆放,长度随地形而定。
7.3苗木移植
移苗前一天,苗床和基质浇透水。移栽后,浇透水,置于70%~80%遮阳条件下。
7.4苗木管理
苗木移植成活稳定后每20d喷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浓度0.2%~0.3%,连
续喷施3次;6月~8月除杂草后早晚撒施尿素1次~2次,用量10g/㎡;苗床及时除去杂草。
8球状苗培育
8.1容器苗
8.1.1育苗基质
按7.1要求。
8.1.2幼苗质量
选择1a~2a生直径>0.3cm、高>30cm的地被苗1株~3株,辐射状均匀栽入容器。
8.1.3移栽时间和方法
a)时间:一年四季可移植。
b)方法:宜用上口内径(30cm~50cm)×高(40cm~60cm)容器,容器按苗床式样整齐摆放,
间距以冠幅不重叠为宜,长度随地形而定。
8.1.4苗木管理
种植成活后每15d喷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浓度0.3%~0.5%;6月~8月追肥2
次~3次,每次株(袋)施尿素5g~10g。适时除草浇水。
8.1.5整形修剪
3
DB5305/T72—2022
种植后60d进行造型修剪,按球状成品趋势调整冠幅,同一植株中心距≤5cm。
8.2地苗
8.2.1定植
宜选择2a~3a生容器苗,去除容器,保持基质完整放入规格为50㎝×50㎝×40㎝塘内。栽正、
填满土、踏紧,围塘,浇足定根水。
8.2.2株行距
地苗株行距与定植密度见表1。
表1清香木球状地苗株行距定植密度表
苗龄/年株距/m行距/m株/667m2
20.50.52668
3~41~1.51~1.5296~667
5~61.5~21.5~2167~296
>6根据苗龄及培育目标确定
8.2.3苗木管理
种植成活后每15d喷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浓度0.3%~0.5%;6月~8月追肥2
次~3次,每次株(袋)施尿素5g~10g。适时除草浇水。根据苗木生长情况,二次移植苗与苗之间的
株行距。
8.2.4整形修剪
按8.1.5要求。
9大苗培育
9.1容器苗
9.1.1育苗基质
按7.1要求。
9.1.2幼苗质量
选择1a~2a生直径>0.3cm、高>30cm的地被苗容器苗1株,去除原有容器,栽入容器。
9.1.3移栽时间和方法
——时间:一年四季可移植。
——方法:宜用上口内径(80cm~150cm)×高(60cm~80cm)容器,容器按苗床式样整齐摆
放,间距以冠幅不重叠为宜,长度随地形而定。
4
DB5305/T72—2022
9.1.4苗木管理
种植成活后每15d喷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浓度0.3%~0.5%;6月~8月追肥2
次~3次,每次株(袋)施尿素5g~10g。适时除草浇水。
定植定植1年后,分别在3月和6月每株施46%的尿素20g~30g,8月施三元复合肥30g~50g;定
植2年后,每年3月和6月每株施46%的尿素50g~100g,8月施复合肥50g~100g。结合施肥适时除草
浇水。
9.2地苗
9.2.1整地
深翻土壤、耙平、挖塘。塘规格为50㎝×50㎝×40㎝,每塘施腐熟有机肥10㎏和过磷酸钙100g,
与回土拌匀,回满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289-1995 结构钢、不锈钢电阻点、缝焊技术条件 1995-01-13
- QJ 2461-1993 地空导弹红外引信通用技术条件 1993-03-20
- HB 5453-1990 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 1990-09-18
- QX/T 58-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4部分:冻土观测 2007-06-22
- SHS 01019-2004 离心式氨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HB 5037-1992 铜镀层质量检验 1992-10-04
- QB/T 1669-1992 加拿大游离度仪 1993-01-15
- JB/T 8004.1-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带肩六角螺母 1999-08-06
- SJ/T 9502-199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质量分等标准 1991-03-22
- HG/T 3875-2006 酚醛胺(PAA)环氧树脂固化剂 200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