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214-2020 毛南族服饰
DB45/T 2214-2020 DB45/T 2214-2020 Mao'an National Costum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1.020
CCS76Y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221445/T—2020
毛南族服饰毛南族服饰
2020-12-21发布2021-01-22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2214DB45/T—2020
目次
前言................................................................................II................................................................................前言
引言...............................................................................III...............................................................................引言
11..............................................................................范围
21....................................................................规范性引用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42..........................................................................号型规格
52..........................................................................服饰款式
69........................................................................服饰实物图
附录毛南族服饰裁剪图例A(规范性)10..................................................
附录毛南族服饰实物图B(资料性)18....................................................
I
DB45/T2214DB45/T—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市
场监督管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河池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继微、蔡旭平、谭孔孙、王全永、兰永强、韦杨枉、刘治福、莫兴浪、
韦艳菊、谭炳贤、冯怀宇、谭家乐、唐艳琼、覃自昆、彭英知、谭承松、王欢、王仕伦、欧燕芳、吴敏、
罗超雁、马宇丽、谢坤峻。
II
DB45/T2214DB45/T—2020
引引言
毛南族自称“诶南”(单称)、“窘南”(众称),意即“毛南人”。据史料记载,毛南族的族名
来自地名,是南方骆越人的后裔。
清末明初以前,毛南族传统服饰的制作,从棉花的种植到纺纱织布,从染料的种植到加工印染,从
布料的剪裁到缝纫成衣,皆由各家妇女承担,多数家庭都置有一套纺织器具。妇女们从小就跟随大人学
习纺纱、织布、染布、刺绣、缝衣、纳鞋等技艺。传统服装的颜色和样式,依据性别、年龄、场合的不
同而异,即有男女和老少之分,又有常服、盛装(如结婚、节日、喜庆、走亲访友等时穿着)、丧服、
宗教仪式服、孩童服饰之别。此外,配饰的织绣品繁多,常见的有妇女头巾、腰带、围裙、垫肩、绣花
鞋、被面芯、小孩背带、口水围、首饰等。无论是男女老少,其布料皆为自种、自织、自染而成,染料
多用蓝靛。老年男女流行穿着深蓝色,青年妇女则喜欢浅蓝色。毛南族传统刺绣和织锦形式多样,色彩
绚丽,构图工整。妇女流行佩戴手镯、耳环等银质首饰。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南族人民大都穿着右开襟上衣,衣袋缝在右衣襟里面,不露出来;下身穿
着宽筒长裤,干活的时候要扎三角脚绑。如果穿盛装,男子的腰间常常缠着约2.6米长的黑布腰带,在
腰带两端还有用红、绿、黄、蓝、白绒线做成的锯齿形的流苏,缠腰的时候一般要让流苏露出来。如果
是去赴宴做客的老人,就要穿着长衫,外面套上黑布扣的“马蹬衣”。妇女一般穿着右开襟上衣,上面
镶着三道黑色的花边,下身穿着镶边裤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南族人民也穿上了用机织棉布做的衣服,一些富裕的家庭,经常用化
纤布以及丝绸、呢绒、针织布等做衣服。而且,男人剪了短发不再包头了,冬天就戴着一顶绒线织的小
帽。中青年妇女喜欢剪齐肩短发,外出劳动或者走亲串寨的时候,她们喜欢戴着花竹帽。20世纪80年代
以后,机织棉布、化纤、针织布、呢绒等各种档次的机缝成衣、时装已代替了历史上长期使用的土布、
手缝布衣等,青年人西装革履赶时髦已是平常的事。因此,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毛南族传统服饰进行
保护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任务。
本着记录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目的,特制定以传统服饰款式为主的服饰标准,对服饰的特
征元素进行固化,从而有效保护和传承毛南族服饰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毛南族服饰,并推动当
地毛南族服饰产业的发展。
III
DB45/T2214DB45/T—2020
毛南族服饰毛南族服饰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毛南族服饰的术语和定义、号型规格、服饰款式和服饰实物图。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的毛南族传统服饰。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35(GB/T所服有部分)装号型
GB/TGB/T2703鞋类术语
GB/T1555GB/T7服装术语
33术语和定义
GB/T2GB/T7155503、GB/T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头巾头巾
顺时针方向包裹在头上的黑色长条棉布。
3.23.2
花竹帽花竹帽
由黄色和黑色竹篾编织而成,帽面编织图案的竹帽,毛南语称“顶卡花”。
3.33.3
垫肩垫肩
在劳作挑担时置于肩部,减少摩察,保护衣服和皮肤的环形布块。毛南语称“搭哈”。
3.43.4
围裙围裙
用土布裁剪缝制,沿边缝制有系带的饰条,毛南语称“托”。
3.53.5
五扣衣五扣衣
有五排扣子的上衣,毛南语称“骨娥妮”。
1
DB45/T2214DB45/T—2020
3.63.6
扳头裤扳头裤
腰头和裤筒较宽松,无纽扣的裤子,毛南语称“花扳拓”。
3.73.7
猫鼻鞋猫鼻鞋
因鞋头向上翘,形似猫鼻的白底、鞋面绣花的布鞋,毛南语称“鞋能猫”。
44号型规格
4.14.1服装号型设置按1335GB/T的规定使用。
4.24.2服装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按1335GB/T的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55服饰款式
5.15.1服装效果图
服装效果见图1、图2、图3。
图1图1男子服装效果图
2
DB45/T2214DB45/T—2020
图2图2女子服装效果图
图3图3女子服装效果图(腰裙)
3
DB45/T2214DB45/T—2020
5.25.2头巾
男子头巾宜为宽20cm、长360cm的长方形黑色粗布,缠绕时将布翻叠两次,叠成宽约5cm,缠绕在
头上,剩余的布绕到后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LJMC 0004-2024 普洱景迈山生态茶园 晒青茶 2024-05-15
- T/CTSS 23-2021 条形滇红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1-02-02
- T/SZBX 183-2024 洞庭(山)碧螺春茶 2024-09-24
- T/CSTEA 00032-2021 沙县红边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2021-08-31
- T/CTMA 033-2021 黑毛茶绿色仓储技术管理规范 2021-09-01
- T/YCCGH 00001-2021 永春水仙 2021-05-18
- T/GDAQI 142-2024 廉江红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4-05-16
- T/CTSS 45-2022 天姥红茶 2022-04-12
- T/ZJTSS 012-2023 颗粒形绿茶 2023-12-19
- T/CTMA 057-2023 镇巴高山红茶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