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484-2023 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技术规范
DB23/T 3484-202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fabricated lower structure of bridge in cold reg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40
CCSP28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484—2023
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技术规范
2023-07-05发布2023-08-04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484—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3
5材料................................................................................4
6构件设计............................................................................6
7构件预制与运输......................................................................7
8构件安装连接.......................................................................12
9质量验收...........................................................................14
附录A(资料性)预制构件信息标识.....................................................20
附录B(规范性)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21
附录C(资料性)公路预制装配式下部结构质量检验评定表.................................22
I
DB23/T348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
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柯、齐琳、徐徉、于茵、矫震、宋清峻、姜健锋、徐兰钰、刘劲草、
邢明明、祖发金、赵国强、李旭、李晶垚、刘佳伟、曲世琦、韩文婷、芮一鸿、郑华、曲世忱、
刘长刚、刘召辉、于凤河、张洪亮、李钧、计伟帅、李博、王鹏、杨雪冬、史梁、刘骁、张劲松、
刘云友、陈海风、荣梅、杨民、陈春恒、高雪岑、滕野、刘佳晨、曹罡、孙艺强、罗婷婷。
II
DB23/T3484—2023
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寒冷地区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抗震设计的区域,采用装配式下部结
构技术的公路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其它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可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T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JG/T225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JG/T398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T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27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
JGJ/T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355钢筋套筒灌浆链接应用技术规程
JTGB02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1
DB23/T3484—2023
JTG/T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2231-0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T3365-05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
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CJJ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6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制混凝土构件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3.2
装配式下部结构
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构造装配形成的混凝土下部结构体系。
3.3
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
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埋受力钢筋插入另一构件的预埋波纹钢管内并压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钢筋连接方
式。
3.4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简称灌浆套筒。灌浆套筒
可分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
3.5
全灌浆套筒
两端均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灌浆套筒。
3.6
半灌浆套筒
一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另一端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钢筋的灌浆套筒。
3.7
套筒灌浆料
套筒灌浆料是以水泥为基体,以高强材料为骨料,辅以高流动、防离析、微膨胀等性能外加剂组成
的干粉料,现场加水搅拌均匀后用于填充钢筋和套筒或金属波纹管间的空隙。
3.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在金属套筒的端部插入钢筋并压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
2
DB23/T3484—2023
3.9
垫层砂浆
填充在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之间的高强无收缩砂浆过渡层,常用于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之间的
拼接。
3.10
环氧拼接缝
采用环氧粘结剂进行连接的接缝,常用于立柱节段之间以及盖梁节段之间的拼接。
3.11
调节设备
用于辅助调整预制构件空间位置,确保预制构件安装定位准确的设备。
3.12
调节垫块
设置在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之间的垫块,用于调节构件标高、水平度、垂直度以及控制砂浆垫层的
厚度。
3.13
专用定位板
根据预制构件钢筋位置精确钻孔的钢板,用于钢筋笼加工精度检测、构件预制台座钢筋定位或预留
钢筋定位。
3.14
构件实体检验
对已进入施工现场的构件,按照进场检验批次,以一定比例进行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数
量、几何尺寸以及合同约定项目的检验。
4基本规定
4.1在装配式下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关系,综合考虑设计、
预制、运输、安装等条件,形成结构合理、经济美观、预制简单、运输方便和安装快捷的设计方案。
4.2装配式下部结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和模数化的原则,满足通用性和少规格的要求。应根据本地已
有装配式下部结构类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下部结构尺寸和形状,并选择适宜的连接构造和
节段划分方式。
4.3灌浆套筒连接可用于预制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和立柱节段之间的连接,并可布置在同一断面;
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可用于立柱与盖梁之间的连接。
4.4装配式下部结构施工前应根据技术特点和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内容应
包括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的施工方案、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等。
4.5预制构件宜在符合条件的专业预制厂内加工;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和必
要的试验检测设施。
4.6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对构件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
4.7预制构件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其安全稳定。
4.8预制构件施工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上一道施工工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
序。
4.9预制构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前应在构件表面明显位置进行标识,包括工程名称、构件
编号、生产日期等,宜按附录A记录,宜采用二维码、预埋信息芯片等信息化标识。
3
DB23/T3484—2023
5材料
5.1混凝土
5.1.1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除应符合JTG3362和JTG/T
3650的规定外,具体性能指标还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1.2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5.1.3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JTG3362的规定。
5.1.4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抗渗性能,抗冻等级不应小于F300,抗冻耐久性指数不
小于80%,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6。
5.2钢筋和钢材
5.2.1普通钢筋应采用HPB300和HRB400级及以上钢筋,相应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499.1和GB/T
1499.2规定。
5.2.2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制作,相应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499.1的规定。
5.2.3钢材的设计指标等应符合JTGD64的规定。
5.3套筒灌浆料
5.3.1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中所使用的套筒灌浆料,技术性能除应符合JG/T408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套筒灌浆料的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
初始≥320
流动度(mm)JG/T408
30min≥260
1d≥35
抗压强度(MPa)≥60
3dGB/T17671
28d≥100
3h≥0.02
竖向膨胀率(%)JG/T408
24h与3h差0.02~0.40
氯离子含量(%)≤0.03GB/T8077
泌水率(%)0GB/T50080
抗冻等级(抗冻耐久性指数)≥F300(≥80%)
抗渗等级≥P6GB/T50082
-122
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28d龄期,10m/s)<7
5.3.2套筒灌浆料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5.3.3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表1全部项目,型式检验报告由生产商提供,并需按JGJ355提供与之配
套的灌浆套筒制成灌浆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
5.3.4套筒灌浆料强度和拼接缝砂浆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同条件试块强度均不应小于35MPa后
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在养护期间,应避免对构件产生振动或碰撞等影响,保持安全稳定要求。
4
DB23/T3484—2023
5.4垫层砂浆
5.4.1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间的垫层砂浆,应采用微膨胀水泥基砂浆,技术性能除应符合GB/T50448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2垫层砂浆宜采用早强型,初凝时间不应低于2h。
5.4.3垫层砂浆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应小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1%,且
不应有泥块存在。
表2垫层砂浆的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
初始≥290
流动度(mm)JG/T408
30min≥260
1d≥30
抗压强度(MPa)
GB/T17671
28d≥60,且大于被连接构件强度等级10MPa
3h≥0.02
竖向膨胀率(%)JG/T408
24h与3h差0.02~0.10
氯离子含量(%)≤0.03GB/T8077
泌水率(%)0GB/T50080
抗冻等级(抗冻耐久性指数)≥F300(≥80%)
抗渗等级≥P6GB/T50082
-122
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28d龄期,10m/s)<7
5.5灌浆套筒
5.5.1灌浆套筒性能指标应符合JG/T398的规定。
5.5.2灌浆套筒按钢筋连接方式可制作成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
5.5.3灌浆套筒与套筒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符合JGJ107中I级连接接头的规定。
5.5.4灌浆套筒与套筒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经过国家专门质检部门试验检测,并出具相应检测合格
报告。
5.5.5灌浆套筒下端应设置压浆口,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为30mm~50mm。
5.5.6灌浆套筒在预制构件生产前,应抽取灌浆套筒检验外观质量、标识和尺寸偏差,并对连接接头
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检验方法及要求应符合JGJ355的规定。
5.6金属波纹管
5.6.1金属波纹管应为圆形不锈钢波纹管,其性能指标应符合JG/T225的规定。
5.6.2下端压浆口应连接压浆管,上端出浆口应连接出浆管或直接由端部出浆,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
距应为30mm~50mm。
5.7环氧粘结剂
5.7.1同类构件拼接缝采用环氧树脂胶粘结剂,其基本性能应符合GB50367、GB50728和JTG/TJ22
的相关规定。
5
DB23/T3484—2023
5.7.2环氧粘结剂12h抗压强度标准值应大于40MPa,1d抗压强度标准值应大于60MPa,7d抗压
强度标准值应大于80MPa,7d抗剪强度标准值不应小于12MPa,混凝土与混凝土的拉弯断裂破坏应
发生在混凝土内部。
5.7.3环氧粘结剂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能力、耐冻融能力、耐应力作用能力、耐盐雾作用等特性,长
期使用性能和耐介质浸蚀性能应符合GB50728的规定。
5.7.4同类构件之间环氧粘结剂初步固化时间不应小于1h,粘结时应在规定的两面涂抹厚度条件下,
发生均匀的挤出量,并仅有滴挂而无流淌现象。
6构件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满足本文件规定的灌浆套筒、金属波纹管、套筒灌浆料以及砂浆垫层等连接材料和构造要求时,
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静力分析可同现浇混凝土下部结构。
6.1.2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可按JTGD60、JTG3362、JTG/T3365-05和CJJ11的规定进行验算。
6.1.3抗震分析、抗震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JTG/T3365-05、JTG/T2231-01和CJJ166的规定。
6.1.4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特点、使用年限、环境条件、施工条件按GB/T50476和JTG/T3310设计。
6.1.5构造设计应遵循预制及安装过程的质量精度控制要求和方便施工原则。
6.2计算规定
6.2.1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计算应包括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计算、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构件接缝位置应力计算三部分内容。
6.2.2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计算时作用(或荷载)效应按JTG3362和JTG/T3365-05的规定执行。
6.2.3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接缝位置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应符合JTG/T3365-05的规定。
6.2.4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分段安装时,节段间的环氧固化过程中,节段间压应力不应小于0.3MPa。
6.2.5拼接缝处无特殊防护时,其耐久性设计可根据桥梁运营和所处环境的要求,同时在作用(或荷
载)的频遇组合和荷载准永久组合下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拉应力应小于预制构件材料
和连接材料的允许设计拉应力。
6.3构造规定
6.3.1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设计钢筋、预埋吊点构造、灌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应合理布置,并在设
计图中予以说明。
6.3.2装配式混凝土立柱纵向钢筋宜对称布置且采用大直径钢筋,纵向钢筋之间的中心距宜小于
350mm,且至少每隔一根宜用箍筋或拉筋固定。
6.3.3套筒间净距不宜小于:25mm、骨料最大粒径的1.4倍、被连接纵向钢筋的直径ds三个条件中
的大值。
6.3.4套筒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JTG3362的规定,当预制构件中预埋灌浆套筒后导致纵向主筋保护层
厚度大于50mm时,宜在保护层内增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
6.3.5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建造的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应在灌浆套筒压浆口下缘处设一道箍筋。套
筒与箍筋应采用绑扎连接,不应采用焊接连接。
6.3.6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中的圆形金属波纹管净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倍,
净保护层厚度应符合JTG3362的规定。
6.3.7金属波纹管下端应设置压浆口连接压浆管,上端应设置出浆口,连接出浆管或直接由端部出浆;
6
DB23/T3484—2023
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30mm。
6.3.8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中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不同类型构件之间的拼装接缝砂浆填充层厚
度宜为10mm~30mm,同类型构件之间采用环氧拼装接缝时厚度宜为1mm~3mm。
6.3.9灌浆套筒设置在墩身且其位于潜在塑性铰区域内时,箍筋的配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不应小于灌浆套筒的高度加5d(灌浆套筒外径)范围;
b)灌浆套筒高度加5d(灌浆套筒外径)范围外箍筋量应逐渐减少。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627-2018 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2018-12-25
- DL/T 1000.1-2018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 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 2018-12-25
- DL/T 856-2018 电力用直流电源和一体化电源监控装置 2018-12-25
- DL/T 606.4-2018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4部分:电平衡 2018-12-25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2018-12-25
- DL/T 567.2-2018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方法 2018-12-25
- DL/T 974-2018 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2018-12-25
- DL/T 890.453-2018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 第453部分:图形布局子集 2018-12-25
- DL/T 537-2018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2018-12-25
- DL/T 860.4-2018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4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