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1/T 177-2024 城镇道路更新技术规程

DB2301/T 177-2024 Urban Road Renew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5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01/T 177-2024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9-19
实施日期
2024-10-19
发布单位/组织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哈尔滨市建成区城镇道路更新改造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龙捷市政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哈尔滨市上和时代市政工程材料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城乡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建源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孔滨、徐默、黄龙超、陈彦君、李传琦、李新新、张德平、滕鲁、严冬、杨威、李亚辉、张希宏、李玉琪、董晨、王志龙、刘日迁、罗煦夕、赵希奇、迟占伟、周英勇、徐丽丽、韩继成、李金杰、王晓龙、池君惠、胡家风、许飞飞、郭凯、贺佳、付羽、黄晓曦、马宏图、刘佳雨、王鑫、朱广、梁星辉、韩玉超、景艳秋、王若尘、吕佳、汪贝、张清晨、刘文凯、许明冬、罗春鹏、高祥涛、张旭、刘卫东、张阿宁、郎丹妮、范美玲、王雪、段有全、郭浩、周桐旭、马畅、汤俊雄、周洪猛、乔羽。
出版信息:
页数:5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CCSP51

23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标准

DB2301/T177—2024

城镇道路更新技术规程

2024-09-19发布2024-10-19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

DB2301/T177—2024

目次

前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3

5道路环境调查........................................................................4

一般规定........................................................................4

业态环境及文化环境调查..........................................................4

交通环境调查....................................................................4

景观环境调查....................................................................5

6车行空间............................................................................5

一般规定........................................................................5

车道宽度........................................................................5

地块出入口......................................................................5

公交停靠站......................................................................6

路内停车........................................................................6

路基路面........................................................................6

路缘石..........................................................................7

雨水口、检查井..................................................................7

7交叉口空间..........................................................................7

一般规定........................................................................8

路缘石转弯半径..................................................................8

交叉口渠化......................................................................8

进出口车道宽度..................................................................9

导流岛..........................................................................9

人行过街........................................................................9

非机动车过街....................................................................9

交叉口竖向.....................................................................10

8慢行空间...........................................................................10

一般规定.......................................................................10

人行道.........................................................................10

无障碍设计.....................................................................11

人行过街设施...................................................................11

轨道交通出入口.................................................................12

非机动车道.....................................................................12

非机动车停放区.................................................................13

I

DB2301/T177—2024

9活动空间............................................................................14

一般规定........................................................................14

建筑前区........................................................................14

微型公共空间....................................................................14

10绿化空间...........................................................................14

一般规定.......................................................................14

道路绿地率.....................................................................15

分车绿带.......................................................................15

行道树绿带.....................................................................15

路侧绿带.......................................................................15

交通岛绿地.....................................................................15

街角绿地与口袋公园.............................................................15

11街道设施空间.......................................................................16

一般规定.......................................................................16

隔离栏类.......................................................................17

箱柜类.........................................................................18

杆体类.........................................................................18

标牌类.........................................................................19

站亭类.........................................................................19

公共艺术小品...................................................................19

其他类.........................................................................19

12工程施工...........................................................................20

一般规定.......................................................................20

施工准备.......................................................................20

旧路拆除(包含局部挖除、铣刨).................................................21

路基施工.......................................................................21

基层施工.......................................................................21

沥青面层施工...................................................................2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25

既有道路病害维修...............................................................26

路缘石施工.....................................................................26

检查井加固施工................................................................26

雨水井及联络管施工............................................................27

砌块路面施工..................................................................28

沟槽回填......................................................................28

绿化工程施工..................................................................28

照明设施施工..................................................................29

交通设施施工..................................................................30

13工程验收...........................................................................31

一般规定.......................................................................31

路基施工验收...................................................................32

道路基层施工验收...............................................................32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验收.........................................................32

II

DB2301/T177—2024

水泥混凝土路面验收............................................................33

路缘石验收....................................................................34

检查井验收....................................................................34

雨水井及联络管验收............................................................35

砌块路面验收..................................................................35

沟槽回填.....................................................................35

绿化工程.....................................................................38

照明工程.....................................................................39

交通设施.....................................................................40

附录A(资料性)道路横断面.....................................................43

A.1一般规定.......................................................................43

A.2交通型道路横断面...............................................................43

A.3生活型道路横断面...............................................................44

A.4景观型道路横断面...............................................................45

A.5工业型道路横断面...............................................................45

A.6特定型道路横断面...............................................................46

A.7其他型道路横断面...............................................................47

附录B(资料性)历史文化保护道路设计...........................................48

B.1一般规定.......................................................................48

B.2设计要求.......................................................................48

III

DB2301/T1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第一市政

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龙捷市政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伊哈公路工程

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哈尔滨市上和时代市政工程

材料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城乡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建源市政工程规划

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孔滨、徐默、黄龙超、陈彦君、李传琦、李新新、张德平、滕鲁、严冬、杨威、

李亚辉、张希宏、李玉琪、董晨、王志龙、刘日迁、罗煦夕、赵希奇、迟占伟、周英勇、徐丽丽、韩继

成、李金杰、王晓龙、池君惠、胡家风、许飞飞、郭凯、贺佳、付羽、黄晓曦、马宏图、刘佳雨、王鑫、

朱广、梁星辉、韩玉超、景艳秋、王若尘、吕佳、汪贝、张清晨、刘文凯、许明冬、罗春鹏、高祥涛、

张旭、刘卫东、张阿宁、郎丹妮、范美玲、王雪、段有全、郭浩、周桐旭、马畅、汤俊雄、周洪猛、乔

羽。

IV

DB2301/T177—2024

城镇道路更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道路更新活动中道路空间、使用品质、景观环境等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哈尔滨市建成区城镇道路更新改造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T23858检查井盖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54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

GB50642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

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T50743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3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T43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

CJJ69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T7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CJJ12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JT/T280路面标线涂料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T36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

DB2301/T177—2024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道路更新

对城市建成区内由道路、附属设施、公共空间、建筑退让空间和沿线建筑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完

整道路空间形态和使用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

车行空间

城市道路中机动车通行的空间。

交叉口空间

两条及以上道路的交汇空间,是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区域。

慢行空间

城市道路中步行和骑行的空间,其中步行空间包含人行道、设施带、建筑前区,骑行空间主要为非

机动车道。

建筑前区

城市道路红线与两侧建筑物之间的开放性公共空间。

活动空间

道路红线之外,建筑前区退让空间,或道路两侧的闲置地、边角小微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

往、休憩、娱乐的街边场所。

绿化空间

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包含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等。

街道设施空间

城市道路范围内,包含建筑前区退让区域,承载各类公共设施集中设置的空间。

微型公共空间

尺度较小、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承载城市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规模通常在300m2~5000m2之间。

包括街边小公园、小广场,社区游园、体育场等。

道路绿地率

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面积之和占道路用地面积的比例。

道路绿化覆盖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乔木、灌木、草木等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占道路用地面积的比例。

口袋公园

2

DB2301/T177—2024

依城市道路、商业街区或居住区等建设的,具有景观赏识、游憩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并能彰显

城市风貌特色的小型开放绿地。

城市家具

在城市道路中(含道路两侧广场、邻接的开放绿地等公共场所),为公众户外活动和城市管理服务

的各类公共设施的总称(特指地面以上的设施)。

综合杆

搭载照明、交通标识、信号灯、监控、通信等多类设备的杆体。

低影响开发

通过模拟自然条件,在源头利用一些微型分散式生态处理技术使得区域开发后的水文特性与开发

前基本一致,进而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基本规定

城镇道路更新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道路功能分类、出行者活动特征,对

道路各空间协同设计。

城镇道路更新应统一协调交通、绿化、照明设施等与既有地上、地下构筑物位置关系,在保证道

路使用功能前提下,避免大拆大建。

依据道路沿线的业态功能、交通性质、沿街活动和街道景观等因素,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交通型、

生活型、商业型、景观型、工业型、特定型和综合型7类。

表1道路特征及其主要功能分类

功能分类特征及主要功能道路等级

以优先保证机动车通行为主的街道,车流量大、车速快,关注通行效率,以日常

交通型快速路、主干路

通勤活动为主。

沿线以服务本地居民和中小规模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类商业设施以及公共服务

生活型次干路、支路

设施为主的街道,以通勤性慢行、交流活动为主。

沿线以商业用地为主导,具有一定服务能级或业态特色的街道,以消费性商业活

商业型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动为主,兼有游逛、休息、观赏、表演等活动。

沿线分布有公园绿地、滨水绿地等城市开放用地,历史风貌突出、规模化休闲活

景观型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动设施的街道,以休闲活动、慢速通过性和进出性交通为主。

位于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较为集中的区域,适应批发、建筑、加工和物流服务企

工业型业的装载和配送需求,考虑大型车辆通行及卸货,行人较少的街道,以通过性交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通为主。

特定型主要包括步行街、绿道等。——

沿线土地类型与界面混合程度较高,支持多样混合居民、办公等街道服务,通过

综合型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和进出性交通均强。

城镇道路更新应按照空间一体化、界面一体化、设施一体化的原则实施道路更新改造。道路空间

按照不同功能区划分为慢行空间、车行空间、交叉口空间、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以及街道设施空间6大

类。各类空间及其对应设计要素应符合表2的规定。

3

DB2301/T177—2024

表2道路各类空间及其对应设计要素

功能分区设计要素

车道宽度、地块出入口、公交停靠站、路内停车、路基路面、路缘石、

车行空间

雨水口、检查井

路缘石转弯半径、交叉口渠化、进出口车道宽度、导流岛、人行过街、

交叉口空间

非机动车过街、交叉口竖向

人行道、无障碍设施、人行过街设施、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

慢行空间

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停放区

活动空间建筑前区、微型公共空间

道路绿地率、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

绿化空间

交通岛绿地、街角绿地与口袋公园

街道设施空间隔离栏类、箱柜类、杆体类、标牌类、站亭类、公共艺术小品类、其他类

5道路环境调查

一般规定

5.1.1城镇道路更新设计前应对业态环境、文化环境、交通环境、景观环境进行调查,调查范围除城

市道路自身外,还应扩大范围至项目影响区域。

5.1.2城市道路更新设计应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下列内容:

a)道路类型、功能需求、更新改造目标及范围;

b)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及更新设计标准;

c)道路更新设计包含的内容。

业态环境及文化环境调查

5.2.1城镇道路更新设计前应对区域发展定位、周边用地性质、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等级、红线宽度

等进行调查及数据收集,合理确定道路功能类型,指导道路空间尺度划分及改造设计方案。

5.2.2文化特色区域的道路更新改造设计应开展文化环境调查,在保证对历史文脉进行延续和发展的

基础上进行道路更新设计,保持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多元化,突出地域特色,调查资料包含但不限于

下列内容:

a)地区规划发展历程;

b)地域文化、民俗风情;

c)道路历史沿革;

d)沿线建筑风貌;

e)片区文化景观。

交通环境调查

5.3.1城镇道路更新交通环境调查包含交通运行状况调查、道路病害调查、道路设施状况调查等。

5.3.2交通运行状况调查对象包含行人、非机动车、公共交通、机动车、静态交通等,调查资料包含

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道路空间尺度划分是否与各出行方式的使用需求相匹配;

b)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是否连续、通畅;

4

DB2301/T177—2024

c)公共交通通行方式、停靠方式、通行效率;

d)机动车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通行效率;

e)静态交通布置方式是否合理。

5.3.3道路病害的调查、评价及更新改造对策应符合CJJ36的规定。

5.3.4城镇道路更新设计前应对街道设施进行调查,确认各类道路设施是否缺失和损坏、是否满足相

应道路类型设计要求。

景观环境调查

5.4.1城镇道路更新设计前应对城市绿地规划情况、现状景观设施状况、名木古树等进行调查。

5.4.2城镇道路更新设计前应对现状景观环境进行综合评判,评判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植物景观层次性及丰富性;

b)绿化设施布局合理性;

c)绿化景观与建筑风貌协调性;

d)休憩交往设施与庇荫设施协调性;

e)碎片化空间利用合理性。

6车行空间

一般规定

6.1.1车行空间设计要素包含车道宽度、地块出入口、公交停靠站、路内停车、路基路面、路缘石。

6.1.2车行空间应按道路功能分类、道路等级、交通特性,结合既有控制条件合理布设。

车道宽度

6.2.1扩建和改建机动车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快速路路段一条小型机动车专用车道宽度应为3.25~3.50米;

b)快速路路段一条大型机动车占有率大于30%的大小车合用车道宽度应为3.50~3.75米;

c)干路路段一条小型机动车专用车道宽度应为3.00~3.25米;

d)干路路段一条大型机动车占有率大于30%的大小车合用车道宽度应为3.25~3.50米;

e)支路路段一条有公交车机动车道宽度应为3.00~3.25米;

f)支路路段一条无公交车机动车道宽度应为3.00米。

6.2.2交通型、工业型、综合型道路,机动车道更新改造宽度宜取上限,生活型、商业型、景观型道

路,机动车道更新改造宽度宜取下限。

6.2.3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幅路及三幅路采用中间分隔物或双

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还应包括分隔物或双黄线的宽度。

6.2.4双黄实线内设置中央隔离栏时,双黄实线内侧边缘至隔离栏底座边缘净距不宜小于0.1m。

地块出入口

6.3.1地块机动车出入口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不应设置在交叉口范围内;

b)不应设置在快速路主路上;

c)不宜设在主干路上,宜经支路或专为集散车辆用的地块内部道路与次干路相通。

6.3.2更新改造交叉口附近地块或建筑物出入口符合下列规定:

5

DB2301/T177—2024

a)主干路上,距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100m,且应右进右出;

b)次干路上,距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80m,且应右进右出;

c)支路上,距离与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停止线应不小于50m,距离同支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不

宜小于30m;

d)距周边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出入口最近边缘不应小于20m;

e)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行车视距范围内不应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

6.3.3通行消防车的地块开口,道路净宽度和净高度应满足消防车安全、快速通行的要求。

6.3.4地块机动车出入口处的人行道应保持平整连续,并设置阻车桩。

6.3.5地块机动车出入口宜采用全宽式坡道或抬升式坡道,坡道坡口与车行道之间不宜存在高差。

公交停靠站

6.4.1公交停靠站应结合公交规划、沿线交通需求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因素设置。城区停靠站间距宜为

400m~800m,郊区停靠站间距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4.2公交停靠站可为直接式或港湾式,城市主、次干路和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上的车站,宜采用港湾

式。

6.4.3站台长度最短应按同时停靠2辆车布置,最长不应超过同时停靠4辆车的长度,否则应分开设

置。

6.4.4站台高度宜为0.15m~0.20m,站台宽度宜不小于2.0m;当条件受限时,站台宽度应不小于1.5m。

6.4.5道路交叉口附近车站宜安排在交叉口出口道一侧,距交叉口出口缘石转弯半径终点宜大于50m。

6.4.6公交停靠站不应打断非机动车道的连续性,停靠站位置的非机动车道应经停靠站后方绕行。

路内停车

6.5.1路内停车的设置应综合考虑道路、交通运行条件,并兼顾停车需求。

6.5.2在城市救灾和应急疏散功能的道路上不应设置路内停车位,设置路内停车位时,应保障道路通

行功能,并应根据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及时动态调整。

6.5.3下列路段和区域不应设置路内停车位:

a)快速路主路;

b)人行横道;

c)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渐变段的起点开始路段,未展宽交叉口距离停止线50m以内的路段;

d)支路距离交叉口停止线20m以内的路段;

e)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m的窄路、桥梁、陡坡及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m范围的路

段;

f)公交停靠站、急救站、加油站及消防队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m范围的路段。

6.5.4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位后,单向通行道路路面剩余宽度应不小于4m,双向通行道路路面剩余

宽度应不小于6m,占用有机非分隔带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设置停车位后非机动车专用道剩余宽度应不

小于2.5m,占用部分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停车位后,人行道剩余宽度应不小于2m。

6.5.5在人行道上设置停车位时应有供车辆进出的出入口,且停车位设置后应保证行人通行空间的连

续性、安全性,人行道剩余宽度应不小于4m。

路基路面

6.6.1城镇道路更新改造项目应依据旧路调查结果制定路基路面设计方案。

6.6.2既有道路路基强度、稳定性满足技术要求的,应加以利用;当路基产生翻浆、沉陷、空洞、塌

陷、滑移等病害,应对路基病害进行治理,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后,再进行路面结构的恢复。

6

DB2301/T177—2024

6.6.3路面更新改造结构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交通等级、资源再利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6.6.4沥青路面铣刨、挖除的旧料应再生利用,其标准应符合CJJ/T43的规定。

6.6.5沥青路面裂缝、拥包、沉陷、翻浆、坑槽、剥落等病害的处治方式应符合CJJ36的规定。

6.6.6沥青路面补强结构层应与原路面结构联结牢固,补强材料应根据道路的技术状况和更新标准选

用。

6.6.7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再生技术。

6.6.8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板角断裂、坑洞、错台、拱胀等病害的维修方式应符合CJJ36的规定。

6.6.9水泥混凝土路面更新改造应因地制宜,可加铺水泥或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前应对病害进行处

置,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后方可加铺。

6.6.10路面加铺后应满足原道路最小净高设计标准。

路缘石

6.7.1路缘石改造应以集约环保为原则,充分考虑旧路缘石的再利用。

6.7.2部分更换的路缘石规格、材质宜与原路缘石一致,全部更换的路缘石材质宜选用花岗岩、高性

能混凝土或其他高强度、防冻融、耐腐蚀材料。

6.7.3混凝土路缘石经D50次冻融试验的质量损失率不应大于3.0%,除冰盐环境下经ND28次抗盐冻

性试验的平均质量损失不应大于1.0kg/m2。

6.7.4路缘石应保持稳固、直顺,发生挤压、拱胀变形应调整并及时勾缝,花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