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316-2024 天津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12/T 1316-2024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rice pests and diseases in Tianjin Xiaozha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起草人:
- 杨秀荣、孙淑琴、李月娇、李广胜、付立志、杨泽众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0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316—2024
天津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ianjin-Xiaozhanrice—Codeofpracticefor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ofdiseases
andpests
2024-04-09发布2024-05-10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13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秀荣、孙淑琴、李月娇、李广胜、付立志、杨泽众。
I
DB12/T1316—2024
天津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天津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控对象、防控原则及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小站稻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
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等环境友好型措
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4防控对象
主要防治对象有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绵腐病(Fusariumoxysporum、Pythiumoryzae)、
恶苗病(Fusariumfujikuroi)、干尖线虫病(Aphelenchoidesbesseyi)、稻瘟病(Pyriculariagrisea)、
纹枯病(Rhizoctoniasolani)、稻曲病(Ustilaginoideaoryzae)、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
稻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稻潜叶蝇(Hydrelliagriseola)、稻蓟马(Haplothripsaculeatus)、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稻象甲(Echinocnemussquameus)等。
5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统防统治。
6防控技术
6.1农业防治
6.1.1品种选择
1
DB12/T1316—2024
使用主管部门审定的,适合本地种植的抗(耐)病虫、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
的规定。
6.1.2合理密度
每亩种植1.0万穴~1.3万穴,每穴3株~5株秧苗。
6.1.3耕沤灭蛹
翻耕土壤20cm以上,并灌深水浸没稻桩7天~10天。
6.1.4打捞病残体
打浆上水后、插秧前,打捞水面、田埂边稻草等漂浮物。
6.1.5施肥
有机肥、化肥结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搭配,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
6.1.6水分管理
浅水分蘖,够苗适时适度晾田,10cm水层孕穗抽穗,灌浆后期干湿交替壮籽。
6.2物理防治
6.2.1杀虫灯诱杀
1hm2稻田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安装高度为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m~2.0m,蓝紫光(360nm~680nm)
诱杀二化螟、稻飞虱等水稻害虫。
6.2.2性引诱剂诱杀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成虫,每亩放置一个诱捕器,内置诱芯1个,成虫羽化前放置,放置高度
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
6.3生态调控
6.3.1生态工程技术
田埂、路边、沟边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
6.3.2稻蟹共养技术
水稻插秧后15d~20d放蟹苗,每亩放3.5kg~4.0kg(80只/kg~100只/kg)。
6.4生物防治
6.4.1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
利用田间的蜘蛛、蚜茧蜂、蜻蜓、黑肩绿盲蝽、青蛙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危害。
6.4.2释放赤眼蜂防治螟虫
越冬代二化螟(6月10日)和二代二化螟(7月30日),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释放2次~3次,每亩
每次挂赤眼蜂卡5个~8个,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cm~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cm~
10cm,高温季节在傍晚放蜂。
2
DB12/T1316—2024
6.4.3生物农药防治
选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农药品种见表A.1。
6.5化学防治
6.5.1总要求
重点抓住播种、移栽、破口三个阶段的预防,辅以分蘖期、穗期两个阶段应急性达标防治,所用化
学药剂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
6.5.2水稻播种期用药
针对立枯病、绵腐病、恶苗病、苗瘟、干尖线虫病、蚜虫、飞虱、蓟马等病虫害,进行种子处理,
用药方式分为浸种、包衣、拌种,常用药剂见表A.2。
6.5.3水稻移栽前用药
针对水稻潜叶蝇、稻飞虱、稻水象甲和稻象甲等害虫,常用药剂见表A.3。
6.5.4水稻分蘖期用药
针对纹枯病、二化螟,这个时期若纹枯病、二化螟危害轻可以选用生物农药见表A.1,若危害重,结
合统防统治,见表A.4。
6.5.5水稻破口期用药
水稻破口前5天~7天,针对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预防,结合统
防统治,见表A.5。
6.5.6水稻齐穗期用药
针对稻瘟病、稻曲病发病轻的地块可以优先选用生物农药见表A.1,发病重的地块也可以进行统防
统治,所用药剂见表A.6。
3
DB12/T1316—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小站稻病虫害防治常用药剂
A.1表A.1是防治水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农药。
表A.1防治水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农药
防治用量(制剂
药剂名称含量和剂型施药方法
对象/666.7m2)
10%水剂50mL~75mL
20%可溶粉剂25g~38g
于发病初期用药喷雾,间隔7d~10d
井冈霉素
用药1次,可连续施药2次-3次。
28%可溶粉剂14g~17g
13%水剂42mL~50mL
纹枯
于发病初期喷雾施药,对植物病害有
病低聚糖素6%水剂8mL~16mL
预防作用,无治疗作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10亿CFU/克,可湿性粉剂15g~20g于水稻分蘖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
井冈霉素6%,蜡质芽孢杆菌1亿
井冈·蜡芽菌85mL~100mL
CFU/克,水剂于发病初期使用,间隔7d~10d用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2379.5-2013 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贮存 2013-04-25
- YD/T 2479-2013 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2013-04-25
- TB/T 3315-2013 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 2013-02-20
- DL/T 1259-2013 水电厂水库运行管理规范 2013-11-28
- DL/T 1276-2013 1000kV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2013-11-28
- YD/T 2489-2013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测试方法 2013-04-25
- YD/T 2484-2013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 2013-04-25
- DL/T 540-2013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2013-11-28
- SL 597-2012 锚索测力计校验方法 2012-09-10
- YB/T 166-2012 汽车用低碳加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及钢带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