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170-2023 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技术指南

DB53/T 1170-2023 Guidelines for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egacy Metallurgical Slag Piles In-Situ History suggests providing original source guideline translation. However, this post will only provide English translation: Metallurgical Slag Pile In-Situ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in History is used as an example, it would provide relevant details that have to be consulted when dealing with a particular project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ypically, guidelines in history suggest following different processes to reduce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n-situ hazardous waste storag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T 1170-2023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4-25
实施日期
2023-07-25
发布单位/组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40

CCSZ05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170—2023

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技术指南

2023-04-25发布2023-07-25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170—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2

基本原则.......................................................................2

工作程序.......................................................................2

5调查评估要求.......................................................................3

调查要求.......................................................................3

场址适宜性评估.................................................................3

6工程设计要求.......................................................................3

一般规定.......................................................................3

渣堆稳定性处理.................................................................4

地表径流控制...................................................................4

热量与气体导排.................................................................4

渗滤液收集处理.................................................................5

表面阻隔.......................................................................5

垂直阻隔.......................................................................7

生态恢复.......................................................................8

其他要求.......................................................................8

7工程施工要求.......................................................................8

8竣工验收要求.......................................................................8

工程验收.......................................................................8

环境绩效评估...................................................................9

环境监测.......................................................................9

9运营维护要求.......................................................................9

附录A(资料性)《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实施方案》参考大纲....................11

附录B(资料性)典型设计示意图......................................................13

I

DB53/T117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

汉)、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正浩控股(云南)集团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学勇、牛学奎、王舒婷、王宏、罗培、陈植华、齐长青、郭智、田森林、张

秋林、孙科源、黄凯、周涛、王薇、丁仕文、潘凯。

III

DB53/T1170—2023

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调查评估要求、工程设计要

求、工程施工要求、竣工验收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历史遗留冶炼渣堆的原位风险管控,其他类型渣堆的风险管控经充分论证后可参考

本指南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17643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

GB5122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

GB/T514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JG/T193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冶炼废渣SmeltingSlag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历史遗留冶炼渣堆HistoricalReservedSmeltingSlagPile

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规范堆存的冶炼废渣堆体。

原位风险管控In-situRiskManagement&Control

在原址直接对渣堆采取的截断污染物迁移、暴露途径,控制环境风险的管控措施。

1

DB53/T1170—2023

原位风险管控区域AreaofIn-situRiskManagement&Control

废渣堆存的占地边界内区域。

4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基本原则

4.1.1因地制宜原则:应充分考虑历史遗留渣堆的现状特征,结合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等因素,选择技术方案。

4.1.2可行性原则: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4.1.3风险可控原则:综合考虑渣堆雨水淋溶、扬尘扩散、地下水渗流等主要风险因素,截断污染源

-途径-受体风险链。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包括调查评估、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五个阶段。

图1工作程序

2

DB53/T1170—2023

5调查评估要求

调查要求

5.1.1渣堆性质调查应查明废渣属性、成分含量,渣堆稳定性、占地面积、堆高、渣量、放射性等基

础信息。

5.1.2污染状况调查应查明渣堆所在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程度、范围及环境风险,构建场地概念模

型。

5.1.3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范围应以渣堆为中心,包括管控工程有关的主要构筑物以及邻近相关地段;

查明渣堆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单元情况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掌握渣堆所在区域岩土构造和水文地

质特征等。

场址适宜性评估

5.2.1评估要求

5.2.1.1应对照场址适宜性评估条件逐一进行评估。

5.2.1.2不满足适宜性评估条件,但确需实施原位风险管控的,应开展相应专题论证。

5.2.2适宜性评估条件

5.2.2.1不应位于江河源头水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

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等)保护区。

5.2.2.2不应位于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以及国家和地方长远规划中

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内。

5.2.2.3不应位于活动性断裂区域,以及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区。

5.2.2.4不应位于天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5.2.2.5不应位于跨省(直辖市、自治区)界,以及其它易引起跨界污染纠纷的地带。

5.2.2.6不应有下伏采空区。

5.2.2.7距离重要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不应小于100m。

5.2.2.8渣堆底部距地下水位不应低于1.5m。

6工程设计要求

一般规定

6.1.1原位风险管控工程一般应包括:

a)渣堆稳定性处理;

b)地表径流控制;

c)渗滤液收集处理;

d)表面阻隔;

e)生态恢复。

6.1.2如在调查评估阶段发现渣堆内存在气体或者热量逸出的情况,风险管控工程中应有热量与气体

导排措施。

6.1.3如在调查评估阶段发现渣堆有明显侧向补给的或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且可能存在扩散风险隐患

的,风险管控工程中应有垂直阻隔措施。

3

DB53/T1170—2023

6.1.4原位风险管控工程应根据本指南相关要求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可参考附录A。

渣堆稳定性处理

6.2.1应对渣堆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结合渣堆形状、用地红线以及未来土地利用方式确定渣堆稳定性

处理方案。

6.2.2稳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