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431.2-1998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GB/T 17431.2-1998 Lightweight aggregates and its test methods—Part 2:Test methods for lightweight aggregat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8年07月
-
2010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材料及制品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
- 起草人:
- 龚洛书、刘巽伯、董金道、沈玄、宋淑敏、杨斌、关淑君、陈烈芳、周运灿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八、混凝土骨料又巧
附加说明: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研究所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建四局科研设计所
上海市建筑S程材料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研所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冶金部建筑科学研究总院
河南建材研究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田桂茹陆建雯张招周运灿
李素兰熊宗铭沈益何希锉
耿家义白云汉吴瑞锦
3.《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
轻集料试验方法》GB/T17431.2-1998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用的无机轻集料(主要包括粘土陶粒、页岩陶粒、粉
煤灰陶粒、浮石、火山渣、膨胀矿渣珠、煤渣和自燃煤研石轻集料等)的质量检验。其他品种
和用途的轻集料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6763-86建筑材料用的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GB9196-88掺工业废渣建筑材料产品放射性物质控制标准
3一般规定
3.1试验用的轻集料试样,都应在恒温温度为105一110℃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当试样
干燥至恒量时,相邻两次称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h。当相邻两次称量值之差不大于该项
试验要求的精度时,则称为恒量值。
3.2本标准中三氧化硫含量、有机物含量等试验所用的试剂应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3.3每项试验应填写相应的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材料名称、品种和产地;
b)试验项目;
736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数据的记录;
d)试验结果的计算及取值;
。)结果评定及执行标准编号;
f)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等。
4抽样
4.1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4.2初次抽取的试样应不少于10份,其总料量应多于试验用料量(按表1)的1倍。
4.3初取试样应在下列场合抽取:
u)生产企业中进行常规检验时,应在通往料仓或料堆的运输机的整个宽度上,在一定
的时间间隔内抽取;
b)对均匀料堆进行取样时,以200,.3为一批,不足一批者亦以一批论。试样可从料堆
锥体从上到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任选10个点抽取。但要注意避免抽取离析的及面层的
材料;
。)从袋装料和散装料(车、船)抽取试样时,应从10个不同位置和高度(或料袋)中抽
取。
4.4初次抽取的试样拌合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减到试验所需的用料量(按表1)0
轻集料各项试验用料f表1
用料量(l.)
序号试验项目粗集料
细集料
D_簇20mmD>20mm
1颗粒级配(筛分析)21020
2堆积密度53040
3表观密度44
4筒压强度55
5强度标号2020
6吸水率44
7软化系数1010
R含泥量及粘土块含量5-75-7
y粒型系数22
10煮沸质量损失24
11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11
12烧失量111
13有机物含量63-84-10
5筛分析
5.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轻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5.2仪器设备
八、混凝土骨料737
a)干燥箱。
的台称:称量粗集料用1Okg台秤(分度值为5g);称量细集料用5kg的托盘天平(分度
值为5g)o
。)套筛:筛分粗集料用的筛子规格如下:圆孔筛,筛孔直径为:40.0,31.5,20.0,16.0,
10.0和5.Omm共计6种,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分细集料的筛子规格为:10.0,5.00,2.50,
1.25,0.630,0.315,0.160、共计7种,其中1.25,0.630,0.315,0.160mm为方孔筛,其他
为圆孔筛。
d)摇筛机:电动振动筛,振幅为(5士0.1)mm,频率为(50士3)Hzo
。)搪瓷盘、毛刷。
5.3试验步骤
5.3.1取粗集料10L(集料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时)或20L(集料最大粒径大于
20mm时),细集料2L,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然后,分成二等份,分别称取试样质量。
5.3.2筛子按孔径从小到大顺序叠置,孔径最小者置于最下层,附上筛底,将一份试样倒人
最上层筛里,上加筛盖,顺序过筛。
5.3.3筛分粗集料,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该试样的最大粒径时,应分两次筛,直至
各筛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0
5.3.4细集料的筛分可先将套筛用振动摇筛机过筛1Omin后,取下,再逐个用手筛,也可直
接用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即可。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
均不得超过0.4L;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
该号筛的筛余量。
5.3.5称取每号筛的筛余量。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
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0
5.4结果计算与评定
5.4.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精确
至0.1%0
5.4.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以上各号筛上
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计算精确至1%0
5.4.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本标准第1部分表1评定轻集料的颗粒级配。
5.4.4轻细集料的细度模数按式(1)计算:
(A2+A3+A4+A5+A6)一5A
M、=(1)
100一AI
式中M,—细度模数,计算精确至0.卜
AI.AZA6—分别为5.00,2.500.160rnm孔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4.5结果评定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5试验报告
按本标准3.3}
738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6堆积密度
6.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6.2仪器设备
a)地秤:最大称量50kg(分度值为50g);
b)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kg(分度值为5g);
。)容量筒:金属制,其内部尺寸可根据容积大小取直径与高度相等。容积为1OL,5L,
1L。粗集料最大粒径大于20mm时,用1OL的容量筒;粗集料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
时,用5工的容量筒。细集料用1L的容量筒;
d)干燥箱;
。)直尺、取样勺或料铲等。
6.3试验步骤
取粗集料30--401或细集料5L,放人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量。分成两份,备用。
用取样勺或小料铲将试样从离容器口上方50。处(或采用标准漏斗)均匀倒人,让试
样自然落下,不得碰撞容量筒。装满后使容量筒口上部试样成锥体,然后用直尺沿容量筒边
缘从中心向两边刮平,表面凹陷处用粒径较小的集料填平后,称量。
6.4结果计算与评定
堆积密度按式(2)计算:
(m一m)1又1000
一
V(2)
式中P—堆积密度,kg/m3,计算精确至10晚/m3;
。—试样和容量筒的质量(kg);
m,—容量筒的质量(kg);
V-.容量筒的容积(L)o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5试验报告
按本标准3.30
7表观密度
7.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轻粗集料颗粒单位体积的质量。
7.2仪器设备
a)干燥箱;
b)托盘天平:最大称量lkg(分度值为1g);
。)量筒:容积1000mL或500mL;
d)瓷盘:尺寸为40cmx30cm左右;
。)取样勺、毛巾和5.OOmm筛子。
7.3试验步骤
八、泥凝土骨料739
取试样41-,用筛孔为5.00mm的筛子过筛,取筛余物干燥至恒重,备用。
:一:一;
把干燥后的试样拌匀后,称取300-50饭,(超轻集料取100-150g)放人量筒中浸水
1h(如有颗粒漂浮于水上,必须用带柄的圆形金属板将其压人水中)后取出,倒人5.00mm
的筛子上,滤水1-2min〕然后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手握住毛巾两端,使其成为槽形,让
集料在毛tj「上来回滚动8-10次后,倒人瓷盘里。
7.3.3将试样倒人1000mL的量筒中,再注人500m1清水。如有试样漂浮于水上,可用已
知体积(V,)的圆形金属板压入水中,读出量筒的水位(V)o
7.4结果计算与评定
粗集料的颗粒表观密度按式(3)计算:
M只100
P.P-V一V,一500(3)
式中。-P—粗集料颗粒表观密度,吨/m3,计算精确至10kg/m3;
M-烘干试样质量(g);
V,—圆形金属板的体积(mL);
V—倒人试样和放人压板后量筒中水的体积(mL)o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平均值的2%时,应
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空隙率
8.1在测定粗集料堆积密度和颗粒表观密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
状态下颗粒间的空隙率。
8.2粗集料空隙率按式((4)计算:
_/,P\、,,八。
0一、1一三一)n1VV(4)
PaP
式中。—空隙率,%,计算精确至1%;
P—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
Pv—粗集料的颗粒表观密度(kg/M3)o
,筒压强度
9.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用承压筒法测定轻粗集料颗粒的平均相对强度指标。
9.2仪器设备
a)承压筒:由圆柱形筒体(另带筒底)、冲压模和导向筒三部分组成(见图1);筒体可用
无缝钢管制作,有足够刚度,筒体内表面和冲压模底面须经渗碳处理。筒体可拆,并装有把
手。冲压模外表面有刻度线,以控制装料高度和压人深度。导向筒用以导向和防止偏心;
b)压力机:根据筒压强度的大小选择合适吨位的压力机,测定值的大小宜位于所选压
力机表盘最大读数的20%-80%范围内;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kg(分度值59);
d)千燥箱
740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技术要求:
t棱角倒圆
z衷面渗碳
其余z}1
_,0903113
4
图1测定轻集料筒压强度的承压筒
1一冲压模;2-导向筒;3-筒体;4-筒底;5一把手
9.3试验步骤
9.3.1筛取10--20mm粒级(粉煤灰陶粒允许按10-1500的粒级;超轻陶粒按5一lOmm
或5--20mm粒级)的试样5L,其中10--1500粒级的体积含量应占50%-70%.
9.3.2按本标准6.3要求用带筒底的承压强度筒装试样至筒口平齐,分别测定3次松散料
质量,取其算术平均值。将测得的平均松散料重乘以填充系数作为试样量,不同轻集料的填
充系数分别为:天然轻集料和煤渣:1.15;粉煤灰陶粒和超轻陶粒:1.05;其他轻集料:1.100
9.3.3按上述试样量称取试样,装人承压筒内,先用木锤沿筒壁四周轻敲数次,然后装上导
向筒和冲压模。检查冲压模的下刻度线是否与导向筒的上缘重合,如不重合,再轻敲筒壁四
周直至完全重合为止。
把承压筒放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以每秒300-50ON的速度匀速加荷。当冲压模压人
深度为20二时,记下压力值。
9.4结果计算与评定
粗集料的筒压强度按式(5)计算:
(5)
式中f—粗集料的筒压强度(MPa),计算精确至0.1MPa;
p—压人深度为20rncn时的压力值(N);
F—承压面积(即冲压模面积F=10000mmz)o
粗集料的筒压强度以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3次试验结果中最大
值和最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5%时,须重做。
9.5试验报告
按本标准3.30
10强度标号
10.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高强陶粒的强度标号。
八、混凝土骨料741
强度标号是指该陶粒按本试验方法制成的混凝土的合理强度值。
10.2仪器设备及材料
u)压力试验机;
b)振动台;
C)100mmxl00mmx100二的试模;
d)拌合铲和球形钵;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2kg(分度值为1g);
j)台秤:最大称量5kg(分度值为5g);
g)材料:普通中砂(细度模数M,=2.3-3.0)和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10.3试验步骤
10.3.1筛取5-20mm粒级的陶粒20L作试样,将试样浸水一昼夜后取出,按7.3.2的试
验步骤制备成饱和面干试样,然后盖上湿布,备用。称取试样300g,按7.3.3的试验步骤测
定并计算其饱水状态下的颗粒表观密度值。
10.3.2砂浆的制备
砂浆量按15L计算。砂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461-2004 绿色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04-12-23
- DB51/T 456-200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黄连 2004-12-23
- DB51/T 465-2004 炒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2004-12-23
- DB11/T 249-2004 白灵菇 2004-11-15
- DB33/ 503-2004 消防摩托车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2004-09-28
- DB53/ 118-2004 瓶(桶)装饮用山泉水 2004-11-18
- DB51/T 464-2004 川绿茶感官审评技术规程 2004-12-23
- DB51/T 463-2004 绿色食品 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2004-12-23
- DB51/T 450-200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干姜 2004-12-23
- DB51/T 453-200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菜豆 200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