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939-2015 内蒙古地区沙漠公路勘测设计规范
DB15/T 939-2015 DB15/T 939-2015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desert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 Inner Mongolia reg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5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P66
备案号:48460-2016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939—2015
内蒙古地区沙漠公路勘测设计规范
CodeforsurveyanddesignofdeserthighwayinInnerMongoliaarea
2015-12-25发布2016-03-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3
5勘测..............................................................................3
5.1气象调查......................................................................3
5.2地形地貌勘察..................................................................4
5.3工程地质勘察..................................................................4
6路线设计..........................................................................4
6.1选线..........................................................................4
6.2选线方法......................................................................4
6.3平面设计......................................................................5
6.4纵面线形设计..................................................................5
6.5横断面设计....................................................................5
6.6标志标线和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5
7路基..............................................................................5
7.1沙漠地区公路路基推荐断面型式见表1。...........................................5
7.2路基高度......................................................................8
7.3路基压实......................................................................9
8路面..............................................................................9
8.1一般要求......................................................................9
8.2路面材料......................................................................9
8.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2
8.4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28
8.5路肩设计.....................................................................31
9路基和路侧工程防沙设计...........................................................32
9.1概述.........................................................................32
9.2防沙工程体系的配置原则.......................................................32
9.3防沙工程设计.................................................................33
9.4工程与植物综合防沙技术.......................................................41
9.5防火隔离带...................................................................4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我国的沙漠及内蒙古沙漠的分布....................................4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沙漠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组合........................................46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培训中心、新疆交建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姜海涛、王宇辉、苏建、刘博、李香玲、马峥、李卫涛、郑育宏、张碧瑜、
张建栋、秦梦菊、伊力扎提.伊力哈木、苟宪娟、徐龙、杨彬、宋新军、尹苗森。
II
DB15/T939—2015
内蒙古地区沙漠公路勘测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地区沙漠公路的勘测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公路勘测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
设计和路基路侧工程防沙设计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沙漠公路的勘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沙漠sandydesert
荒漠(desert)是指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多变、土地贫瘠的自然地带。沙漠是荒漠的一部分,指
沙质荒漠,其地表覆盖着大片的风成沙与沙丘。
3.2
风积沙winddepositedsand,aeroliansand
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物质。从工程角度来看,风积沙一般为细沙或粉沙,颗粒集中,级配不良,粉
黏粒含量少,基本上为松散状。
1
DB15/T939—2015
3.3
沙地sandyland
在荒漠地带以外,地表有沙丘覆盖的地带。
3.4
固定沙丘fixedsanddune
沙丘表面稳定固结,基本上不存在风蚀。国内外一般以植被覆盖度作为判定指标,认为植被覆盖度
在50%以上者即为固定沙丘。
3.5
半固定沙丘semi-fixedsanddune
也可称半流动沙丘,沙丘整体基本固定或移动量不大,但局部仍处于活动状态,并在风力较大时
能产生较强的风沙流活动。以植被覆盖度为判定指标时,覆盖度为10%~50%。
3.6
流动沙丘mobilesanddune
沙丘完全裸露或只有稀少植被,在起沙风作用下,不仅有较强的风沙流活动,且沙丘整体也会顺风
前移。以植被覆盖度为判定指标时,覆盖度小于10%。
3.7
沙漠化土地sandydesertifiedland
沙漠化(sandydesertification)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内,在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等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其中包括风力作用下的土地
风蚀、风沙流、流沙堆积、沙丘活化与前移等一系列过程,受这些过程影响而引起退化的土地,称之为
沙漠化土地。
3.8
起动风速和起沙风thresholdwindvelocityandeffectivewindformobilizingsand
使地表沙粒脱离原静止状态而进人到运动状态的临界风速称为起动风速。等于或超过起动风速的风
称之为起沙风。
3.9
风沙流windblownsandflow
含有沙粒的运动气流称为风沙流,是气流及其搬运的固体颗粒(沙粒)的混合物。
3.10
过境风沙流non-depositedwindblownsandflow
2
DB15/T939—2015
在戈壁、光板地、盐碱地等地区,无沙质地表或地表沙已被盐碱等固结。这些地区的风沙流,其沙
源多来自于附近的沙丘或沙地,则称此为过境风沙流或风沙流过境。
3.11
粗糙度roughnesslength
下垫面之上平均风速减小到零的某一几何高度(以cm为单位),用以表示下垫面粗糙程度。
3.12
下垫面underlyingsurface
针对风沙运动而言,能与大气发生热量和水分交换,产生相互影响的表面,如地面、草面、树冠、
水面等。粗糙度大的下垫面能大大影响空气的流动。
3.13
工程防沙措施controlofwindblownsandwithphysicaltreatment
利用柴草、树枝、砂砾、黏土等塑性材料设置障碍或覆盖沙面,分别对沙体或风沙流产生固沙、阻
沙、输沙作用的各种措施及其综合运用。
3.14
植物治沙措施controlofwindblownsandbyvegetationplanting
以人工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覆盖度,从而控制或固定流沙,减轻或消除沙害的措施。
3.15
土工格室geotextilegrid
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制成宽约15cm、厚1.2mm板材,再用焊接方式将多个板材按一定距离连接,
展开后呈多个菱形格状的立体土工材料用风积沙填充这些空格后即形成15cm厚的加固层。由于格室从侧
向约束了风积沙,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强度,其抗压回弹模量提高很多。
4符号
——道路走向与主导风向的夹角(α≤90°)。
——阻沙沙障(栅栏)露于地表以上的高度。
5勘测
5.1气象调查
a)收集沿线附近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资料,包括气温、地温、降水、蒸发、湿度、风向、风速、
动力风向玫瑰图、起沙风矢量图等,重点收集风向、风速、风频率、起沙风的多年观测资料;
b)测定起沙风速、沙丘移动特征(移动方向方式、速度和输沙量),特别要掌握大风和高频率起
沙风的方向和季节分布。
3
DB15/T939—2015
5.2地形地貌勘察
a)风蚀谷地、洼地、残丘地貌的形态特征及沙漠类型和分布范围;
b)风沙沙源的分布情况、风沙地貌的形成条件、沙丘、沙垄、沙堆、沙山的平面形态和及横断面
各部的数据;
c)主风向与沙丘、沙垄移动方向及沿线走向的关系,路线沿线沙害类型及严重程度。
5.3工程地质勘察
a)工程地质调查内容
1)地表组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颗粒级配、矿物成分、结构特征、胶结物和含水状况、
成层性。对流沙调查其干沙层厚度、干容重、内摩阻角;
2)沙漠的固定程度、沙丘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与线路走向关系及线路沙害情况;
3)测定沙粒起动风速,各地貌部位的输沙量和风沙流结构,起沙风的方向、频率及季节分布;
4)地表水的分布、潜水埋藏深度及成分;
5)潜水位以上地层的含盐量和盐分种类及分布;
6)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其覆盖度;
7)调查沿线及整个地域筑路和防沙的材料。
b)不良地质调查
风沙危害程度的判定及划分:
轻度沙害:密度<10%,高度<1m的平地、波状粗砂地;
中度沙害:密度10%~50%,高度2m~10m的沙丘;
严重沙害:密度>50%,高度>10m的沙丘。
c)钻探、取样的规定
取样分析沙土层的颗粒组成,盐类和盐分含量,干沙层厚度和沙层含水量等;
d)资料
1)沙漠地区风沙工程地质说明;
2)地质调查、勘探、试验资料;
3)线路沙害情况调查及不良工程地质评价资料。
6路线设计
6.1选线
a)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兼顾防沙和行车两方面安全,力求在沙漠公路建设中即改善
生态环境又得到防沙效益,保持公路畅通。在生态敏感区做到环保选线;
b)应对路线所经区域、走廊带及其沿线沙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深入调查,查清其对公路
的影响程度。对于风沙堆积严重地段及工程、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应慎重对待,灾害严重地区应
绕避;
c)路线方向与主导风向平行或锐角相交,使沙害程度减至最小。
6.2选线方法
6.2.1高大沙山选线
a)垭口的选定
4
DB15/T939—2015
在依附路线基本走向的情况下,应结合风沙地貌地形状况,在垭口选择标高较低、横断面比较开阔
坦缓的垭口宜直线穿越。
b)高大沙山区段选线
1)路线通过沙山路段时应选择在上风侧,纵断面顺应自然地形可堤堑交替,高路堤采用流线
型缓边坡,路堑横断面边坡采用敞开式;
2)在地形受限地段可采用隧道或明洞穿越。
6.2.2高大复合型沙垅和复合型沙丘链地段的选线
a)线位宜布设在谷地中心附近,谷地宽度较小时,宜设在高大沙丘的迎风坡脚前;
b)必须穿越高大山丘背风坡时,应以最短路线长度通过。
6.2.3低矮沙丘地段的选线
路线选线要尽量考虑路中线两侧20m以内小沙丘为填挖平衡范围。
6.2.4固定或半固定沙地选线
a)路线应选择固定沙丘较少且开阔地段通过,避免扰动沙丘;
b)路线尽量绕避植被区,必须通过时,应选择较稀疏的段落通过。
6.3平面设计
a)为减轻平曲线段的公路沙害,应尽量选用较大半径的平曲线;
b)沙丘(沙垅)路段相对高差小于20m时,宜采用长直线的形式通过。
6.4纵面线形设计
a)低矮沙丘地段纵断面线应设在小沙丘平均高度的1/2处至沙丘顶部之间;
b)低矮植被及短生植物路段,纵断面设计应尽量降低路基高度(小于等于50cm),纵坡坡度一般以
平缓为宜,竖曲线尽量采用大半径。
6.5横断面设计
a)路基边坡不宜过陡,一般以1:3以上的缓坡为宜;
b)挖方及半填半挖断面:路线走向与主导风向平行或锐角相交时,应设不小于2m的积沙台;
c)高速和一级公路宜设分离式断面,中间间距宜不小于25m;
d)路肩应与路面平齐,凹形竖曲线段应设集中排水设施。
6.6标志标线和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
a)标志、标线除满足交通安全需要,应做防风沙及风蚀设计;
b)护栏宜设为柔性护栏。
7路基
7.1沙漠地区公路路基推荐断面型式见表1。
5
DB15/T939—2015
表1沙漠地区公路路基推荐断面型式
风向与路基路基高度积沙带宽度
沙漠类型道路等级路基型式边坡度
夹角α°m
路堤高度路堑深度
h≤0.501:04.5
≤300.5<h≤201:03.5
H>201:02.5
路堤
h≤0.501:05.0
>300.5<h≤201:04.0
h>201:03.0
二级以下公
h≤2缓于1:5.01.5~2.5
路
1:3.0~1:3.5~4.5
≤302.0<h≤5
5.0
h>5陡于1:3.02.5~3.5
路堑
h≤2缓于1:5.52.0~3.0
1:3.0~1:
>302.0<h≤54.0~5.0
5.5
h>5陡于1:3.03.0~4.0
流动
h≤0.501:05.5
≤300.5<h≤201:04.0
h>201:03.0
路堤
h≤0.501:06.0
>300.5<h≤201:04.5
h>201:03.5
一级、高速
h≤2缓于1:7.02.0~3.0
路
1:2.5~1:4.0~6.0
≤302.0<h≤5
7.0
h>5陡于1:2.53.0~4.0
路堑
h≤2缓于1:8.02.5~3.5
1:3.0~1:
>302.0<h≤54.5~6.5
8.0
h>5陡于1:3.03.5~4.5
6
DB15/T939—2015
表1(续)
道路风向与路基夹角路基高度积沙带宽度
道路等级路基形式边坡度
等级α°m
路堤高度路堑深度
h≤0.501:04.0
≤300.5<h≤201:03.0
h>201:02.0
路堤
h≤0.501:04.5
>300.5<h≤201:03.5
二级以下h>201:03.0
公路h≤2缓于1:4.51.0~2.0
≤302.0<h≤51:3.0~1:4.53.0~4.0
h>5陡于1:3.02.0~3.0
路堑
h≤2缓于1:5.01.5~2.5
>302.0<h≤51:2.5~1:5.03.5~4.5
半固h>5陡于1:2.52.5~3.5
定h≤0.501:04.5
≤300.5<h≤201:03.5
h>201:02.5
路堤
h≤0.501:05.5
>300.5<h≤201:04.0
一级、高h>201:03.0
速路h≤2缓于1:6.01.5~2.5
≤302.0<h≤51:2.5~1:6.03.5~5.5
h>5陡于1:2.52.5~3.5
路堑
h≤2缓于1:7.02.0~3.0
>302.0<h≤51:3.0~1:7.04.0~6.0
h>5陡于1:3.03.0~4.0
7
DB15/T939—2015
表1(续)
道路等风向与路基夹路基高度积沙带宽度
道路等级路基形式边坡度
级角α°路堤高度路堑深度m
h≤0.501:03.5
≤300.5<h≤201:02.5
h>201:02.0
路堤
h≤0.501:04.0
>300.5<h≤201:03.0
二级以下h>201:02.5
公路h≤2缓于1:4.00.5~1.5
≤302.0<h≤51:2.5~1:4.02.5~3.5
h>5陡于1:2.51.5~2.5
路堑
h≤2缓于1:4.51.0~2.0
>302.0<h≤51:2.5~1:4.53.0~4.0
h>5陡于1:2.52.0~3.0
固定
h≤0.501:04.0
≤300.5<h≤201:03.5
h>201:03.0
路堤
h≤0.501:05.0
>300.5<h≤201:04.0
一级、高速h>201:03.0
路h≤2缓于1:5.51.0~2.0
≤302.0<h≤51:2.5~1:5.53.0~5.0
h>5陡于1:2.52.0~3.0
路堑
h≤2缓于1:6.01.5~2.5
>302.0<h≤51:3.0~1:6.03.5~5.5
h>5陡于1:3.02.5~3.5
7.2路基高度
路基的合理填土高度推荐值见表2
表2沙漠公路路基合理高度范围
路堤合理高度范围路堑合理深度范围
路基型式
mm
边坡度≤1:3>1:3≤1:3>1:3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2≤2.5≤3
一级、高速公路≤2≤2
8
DB15/T939—2015
7.3路基压实
7.3.1路基压实度
填方路基压实度在干旱缺水地区压实度可降低1%-2%。
8路面
8.1一般要求
沙漠地区沥青路面设计要充分考虑地表温度和紫外线的影响因素;风积沙路基路槽顶面应做封层
设计,厚度15cm~20cm;风积沙路基回弹模量值见表3。
表3不同沙漠分区沙基回弹模量推荐值
区号I、IIIIIIVVIV、VII
推荐值
70~9085~10090~120100100
E0MPa
注1:沙基回弹模量的取值方法:根据区划指标确定分区;
注2:同一分区内含水量小、风积沙级配好且施工质量高的地区可取高值,反之应取低值。
8.2路面材料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应选择工程拟用材料试验确定配合比基础上,结合当地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按有
关规程的规定实测,然后根据实测资料并考虑一定保证率和已有经验论证地确定各层材料抗压回弹模
量、抗拉强度与抗弯拉回弹模量等参数值。
a)以路表弯沉值为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553.5-2008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第5部分: 接口规范 2008-05-28
- DB31/ 329.9-2008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9部分: 零售商业 2008-05-19
- DB31/ 405-2008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卫生要求 2008-05-28
- DB14/T 185-2008 山西省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 2008-06-01
- DB15/T 440-2008 混糖月饼 2008-05-28
- DB31/T 399-2008 糖尿病人膳食用食品通则 2008-05-28
- DB31/T 272-200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测评通用技术规范 2008-05-05
- DB14/T 182-2008 山西省低产商品林改造技术规程 2008-06-01
- DB14/T 184-2008 山西省商品林抚育采伐技术规程 2008-06-01
- DB11/ 552-2008 车用尿素溶液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