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173-2022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技术规范
T/CI 173-2022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I 173-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2-12-29
实施日期
2022-12-29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资料要求、划定方法以及成果形式等。
本文件适用于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工程建设和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堰塞湖或冰湖溃决洪水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主要技术内容:4.1目的任务 Purpose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交通廊道安全服务,评估成果用于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道路选线规划、运营中避开或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资料,以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和保护道路工程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原则。4.1.1根据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危害程度、诱发因素,分析地质灾害成灾模式。4.1.2开展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估相关图件。4.1.3建立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空间数据库。4.1.4提出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管控对策建议,为防灾减灾管理、交通廊道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4.2总体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4.2.1充分收集利用跨境交通廊道调查区及周边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已有成果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初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和成灾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地野外踏勘。4.2.2 根据不同阶段任务需求决定调查方式。遥感解译应编制地质环境条件解译图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地面调查。4.2.3 野外调查工作推荐采用数字化填图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推荐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无人机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激光雷达测量(LiDAR)、地球物理勘探等技术的综合应用。4.2.4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区域调查应以 1:1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对缺少 1:1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地区,可采用 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在控制孕灾地质条件的重点区域应进行补测。4.2.5 一般(线路)调查区应采用 1:10 000 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重点调查区应采用1:5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按斜坡单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调查范围重点关注山区时跨境交通廊道两侧分水岭以内,洪水、泥石流按流域,平地则按廊道两侧各500m范围计。斜坡单元采用汇水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
2023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起草人:
- 黄栋、田宏岭、李梦苑、崔建宏、宋章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142-2002 电加热设备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2-01-30
- DB11/T 141-2002 电动机拖动设备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2-01-30
- DB11/T 144-2002 照明设备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2-01-30
- DB46/T 23-2002 香蕉质量分级、包装、贮运及标志 2002-01-21
- DB46/T 20-2001 香蜜杨桃 嫁接苗 2001-11-09
- DB63/T 389-2001 豌豆 无须豌171 2001-12-25
- DB31/T 208-2002 小包装蔬菜 2002-01-24
- DB46/T 22-2001 香蜜杨桃 2001-11-09
- DB11/T 143-2002 压缩式制冷设备电能平衡测算方法 2002-01-30
- DB11/T 149-2002 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控制规范 200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