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956-2009 DB35/T 956-2009 Bamboo shoot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956-2009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7-31
实施日期
2009-08-20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虎杖生产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苗木培育技术、栽培技术、主要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虎杖的栽培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宁化县金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宁化县林 业局
起草人:
潘标志、章广兴、王邦富、林金木、吴仁龙、张 鹏、赖丽仙、张海龙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00.01

A1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2009-07-31发布2009-08-20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956—2009

前言

虎杖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是提取白黎芦醇等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用成份的重要草灌药用植物,

栽培范围广。为实现虎杖规范栽培和高效经营,提高虎杖产量、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化县金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宁化县林

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标志、章广兴、王邦富、林金木、吴仁龙、张鹏、赖丽仙、张海龙。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5/T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虎杖生产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苗木培育技术、栽培技术、主要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虎杖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5/127-200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1994《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1985《林木病虫害防治手册》;

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根繁殖

将虎杖种根直接埋入土壤中的繁殖方法。

3.2

分株繁殖

将丛生虎杖植株分掰成若干植株种植在土壤中的繁殖方法。

3.3

封垄

虎杖生长过程中全部或大部分覆盖了畦面的现象。

4产地环境条件

4.1适生条件

年均气温16℃~22℃,年均降水量1500mm~1900mm,无霜期210d~240d,海拔300m~600m,土

壤pH4.5~8.0。

4.2栽培地选择

4.2.1林地:当年新造林地或郁闭度0.3~0.5的现有林地;立地条件Ⅲ类以上的阴坡中下部。

4.2.2农地: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1m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农地。

4.3空气质量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见表1。

1

DB35/T956—2009

表1产地环境空气质量

浓度限值

项目

日平均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3)≤0.3—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0.150.5

二氧化氮(标准状态)/(mg/m3)≤0.080.12

氟化物(标准状态)/(μg/m3)≤720

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4.4灌溉水质量

产地灌溉水质量执行见表2。

表2产地灌溉水质量要求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