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AM 008-2020 睡眠呼吸障碍的筛查、诊断、随访监测解决方案

T/CPAM 008-2020 Sleep apnea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follow-up monitoring solu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PAM 008-2020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3-12
实施日期
2021-03-1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方案阐述基于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集成的睡眠呼吸障碍的筛查、诊断、随访、监测解决方案。重点为睡眠医学中心的技术设施配置。医疗质量控制、人员配置培训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等建议按照临床指南及相关国家规定执行,不在本方案的讨论范围内。 本方案适用于采用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或设备设施的睡眠医学中心。 (1)远程采集、传输数据的低负荷穿戴式睡眠呼吸监测设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脑电检测、心电检测、下颌肌电检测、眼电检测、口鼻分气流检测、口鼻气流、口鼻热感应检测、血氧饱和度检测、鼾声检测、胸腹呼吸运动检测、体位检测、腿动检测、二氧化碳检测等功能模块。 (2)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云平台诊疗模式,以物联网云平台,应用数据的标准化、互联互通、共享互认,实现远程医疗、分级诊疗、导诊转诊。 (3)单中心或依托于云平台的睡眠呼吸监测辅助分析诊断系统。主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睡眠分期、微觉醒标注、呼吸事件检测、心电检测等功能模块; 主要技术内容:本方案阐述了基于低负荷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云平台技术、数据安全传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集成的睡眠呼吸疾病的随访、筛查、监测、诊断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一)睡眠健康维护需求和对应医疗服务功能的分类,定义了睡眠健康教育及自我监督(一类服务需求)、睡眠呼吸障碍筛查及随访(二类服务需求)、常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三类服务需求)、病情复杂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诊断或治疗(四类服务需求)等共计四类服务需求。(二)总体技术架构,描述了能够支撑不同类别的医疗服务机构的总体技术架构和功能要求。(三)对应不同需求类别的睡眠医学中心的设备设施部署,定义了不同类别服务需求的服务范围、人员要求及培训、仪器设备要求、场地设置、数据资料收集及管理、质量控制及安全性等要求。(四)医疗或健康服务机构对可实现的服务类型的定位,定义了服务范围、类别、场地和设备设施配置方案。(五)可扩展性和同层类功能单位间的网络构建,规定了需要参照的国家标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东莞见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起草人:
李彦如、韩德民、王兴军、赵亮、 徐文、 赵国强、易红良、黄炜俊、李伟松、张文忠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