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06-2006 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技术规范

GB/T 20206-200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banking seal verification system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206-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5-24
实施日期
2006-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8)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鑫万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环挥翔、刘金良、林琼等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206—2006

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bankingsealverificationsystem

2005-05-24发布2006-10-01实施

GB/T20206—2006

目次

刖T

引言n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3

4.1核验印鉴类型3

4.2标准印鉴制备3

4.3电子标准印鉴数据库形成3

4.4待测印鉴制备3

4.5设备3

4.6系统软件性能4

4.7印鉴网络7

5等级评定原则8

5.1录入设备8

5.2系统软件8

6系统测试9

6.1测试准备9

6.2测试方法9

7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格式11

7.1测试基本情况11

7.2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录入设备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11

7.3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系统软件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参见附录C)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摄像录入设备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扫描录入设备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系统软件测试报告及等级评定14

图1印鉴网络结构(中心机一广域网一核验终端)7

图2印鉴网络结构(中心机一广域网一节点机一局域网一核验终端)7

表1摄像录入设备件能指标3

表2扫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4

表3假印鉴识别性能指标5

表4抗干扰识别性能指标5

表5系统软件性能指标6

表6印鉴网络性能指标8

表A.1摄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评级12

表B.1扫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评级13

表C.1系统软件性能指标评级14

表C.2印鉴网络性能指标评级15

GB/T20206—2006

■1/■■1

刖a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归口0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鑫万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环挥翔、刘金良、林琼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T

GB/T20206—2006

引言

0.11995年5月1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一章中第一条和第七条明确规定:“为了规

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

法。”和“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因此,在国内的经济和流通领域中,盖章和签名

是使用票据结算资金时客户唯一合法的支付命令。由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内使用票据结算

资金时以盖章的方式为主。

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量迅速增长,处理的票据量越来越大。在判别票据待测印鉴真伪

方面,银行传统的印鉴核验方法是由银行柜员对票据待测印鉴折角,在折角线上与预留印鉴的相应位置

进行手工定位,然后以目测的方式完成比对。这种方法带来核验标准不统一,核验精度低,难以保证核

验质量等弊病,一旦发生错判,会给银行和客户带来经济、信誉上的极大损失。在妥善使用、保管客户预

留印鉴卡方面,缺乏安全、便捷、规范的管理手段。同时,核验速度慢,预留印鉴卡难以传递,异地间票据

印鉴的真伪判别非常困难,对公业务通存通兑无法开展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印鉴核验的计算机自动比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印鉴核验的安

全性,有力地控制了犯罪案件的发生;大幅度提高了T作效率;提供了预留印鉴卡电子档案化管理的方

法;实现了票据待测印鉴的网络异地核验,使对公业务通存通兑成为可能。

0.4本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规范印鉴核验技术市场,统一企业的设计标

准、生产规范和系统性能指标,提高和保证印鉴核验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方便保险公司确定印鉴核验系

统产品责任险的投保费率,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n

GB/T20206—2006

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的专用术语、系统功能、技术性能、软硬件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

汇总及等级评定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银行业印鉴核验系统的设计、硬件生产、软件编制、技术指标测试、等级评价和应用;

亦可适用于银行业在用印鉴核验系统的技术指标测试及等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276—1994信息处理系统系统间信息交换DTE/DCE接口处同步传输的信号质量

(idtISO9543:1989)

GB/T17142—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系统管理综述(idtISO/IEC10040:199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印鉴seal

用原始图章盖在白纸上的图形。

3.2

标准印鉴standardseal

标准印鉴指盖在白色纸质卡片上的,进行预留的印鉴,银行称之为印鉴卡,是核验待测印鉴的标准

和依据。

3.3

电子标准印鉴digitalstandardsealimage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提取标准印鉴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处理后,转化为电子图像信息进行保存,这一

电子图像被称作电子标准印鉴,电子标准印鉴与标准印鉴在核验待测印鉴上具有同样的使用意义。以

上操作过程称作“建模”。

3.4

待测印鉴testingseal

票据上等待确认是否与标准印鉴相符的印鉴。

3.5

印鉴图像分离sealimagedetection

采用专用算法将待测印鉴图像与背景干扰图像分离的技术方法。

3.6

复杂背景下印鉴图像分离sealimagedetectionfromcomplexbackground

采用专用算法将待测印鉴图像与背景严重干扰图像分离的技术方法。

GB/T20206—2006

3.7

配准match

将待测印鉴图像与电子标准印鉴进行重合匹配。

3.8

录入设备copyingequipment

采集印鉴图像的设备,包括:摄像机、扫描仪和图像清分机等。

3.9

识另IJ率correctrecognitionrate

在核验一批待测印鉴时,能够给出正确判定结果在该批待测印鉴中所占的百分比例数值。

3.10

真印鉴通过率(真印鉴识别率)realsealrecognitionrate

在核验一批待测印鉴中的真印鉴时,能够给出正确判定结果为“正确”的数量在该批真印鉴中所占

的百分比例数值。

3.11

假印鉴识别率fakesealrecognitionrate

在核验一批待测印鉴中的假印鉴时,能够给出正确判定结果为“有误”的数量在该批假印鉴中所占

的百分比例数值。

3.12

待测印鉴图像定位testingsealimagepositionlocating

在票据图像中查找与指定电子标准印鉴最相似的待测印鉴图像的技术方法。

3.13

设备一致性equipmentconsistency

多台同类录入设备采集同一标准印鉴图像的相似程度。

3.14

无损压缩compresslossless

采用解压缩算法打开的压缩文件与压缩前的信息数据保持一致。

3.15

无损压缩率compressionlosslessrate

文件无损压缩前后的百分比例数值,也可以倍数为单位进行定量描述。

3.16

电子标准印鉴数据库digitalstandardsealimagedatabase

无损压缩后的电子标准印鉴数据集合。

3.17

电子标准印鉴网络传输管理中心机(简称中心机)servercomputerfordigitalstandardsealtrans­

mission(centersite)

对电子标准印鉴数据进行网络传输管理的计算机,完成不同地点建立的电子标准印鉴信息汇总及

分发传输。

3.18

电子标准印鉴网络传输管理节点机(简称节点机)clientcomputerfordigitalstandardsealtrans­

mission(nodesite)

按中心机管理程序的控制命令,上传本地或接受异地电子标准印鉴信息的计算机。

2

GB/T20206—2006

4要求

4.1核验印鉴类型

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图章盖的印鉴。

4.2标准印鉴制备

4.2.1纸质印鉴卡白颜色的范围值为:R$240、G》240』》240纸质厚度在120g~15Og之间,卡片

表面光滑、平整、不反光,盖章后印油不向笔划周围渗出。

4.2.2标准印鉴红颜色的范围值为:102WRW255、0MG£204、0M3M204,K—G》5O心一£20。

4.2.3标准印鉴制备:用沾有红色印油或印泥的图章均匀地盖在印鉴卡上,保证标准印鉴完整、清晰、

没有背景干扰。

注:“R”红色分量强度,“G”绿色分量强度,“B”蓝色分量强度。

4.3电子标准印鉴数据库形成

按照4.5.2中分辨率的规定,利用摄像机、扫描仪和图像清分机等各类录入设备,清晰、准确地获取

标准印鉴图像,通过计算机处理后,转为彩色图像bmp格式的电子标准印鉴,采用无损压缩算法压缩,

形成电子标准印鉴数据库。

4.4待测印鉴制备

4.4.1票据要求:票据作为待测印鉴的载体,存在各种复杂的背景干扰,包括票据底色、手写体、印刷

体、边框线、条纹和图案等。

4.4.2待测印鉴要求:按银行业客户盖章的恃点,印鉴深浅程度存在差异,盖章搓动或用力不均。随温

度变化,图章产生等比例变形;图章长期使用后产生的磨损变形;图章上沾有脏物后产生的印鉴缺损。

待测印鉴的制备具备上述特点。

4.4.3待测印鉴制备:认真考查银行实物票据的具体情况,采用存在各种背景干扰的票据,模拟各种盖

章手法,模拟各种盖章的温度环境,模拟各种图章变形情况,制作票据待测印鉴。

4.5设备

4.5.1计算机设备

本标准涉及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核验终端、节点机和中心机,选用的PC机或服务器的运算能力应满

足系统软件性能指标(4.6.7)要求,并考虑用户的使用成本等经济性指标。

4.5.2录入设备

4.5.2.1录入设备完成标准印鉴和待测印鉴的图像采集,可使用摄像录入设备(模拟或数码)或扫描录

入设备(扫描仪或图像清分机),采用彩色图像模式,并保证图像精度。

4.5.2.2录入设备应达到良好的设备一致性指标。统计多台同类录入设备的真印鉴通过率,保证录入

设备采集印鉴图像的变形程度及设备一致性指标在规定的范围内。

4.5.2.3扫描设备的抗机械疲劳和抗机械磨损性能指标必须保证在扫描6万张票据后,采集的印鉴图

像变形程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4.5.2.4摄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见表1。

表1摄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

指标

序号性能

一级二级三级

1摄像精度线(彩色)>600$450>450

2摄像设备的类型数码模拟(S端子连接)模拟(信号线连接)

310台录入设备真印鉴通过率的最大误差%<2<4<6

3

GB/T20206—2006

表1(续)

指标

序号性能

一级二级二级

核验设备序列号

录入设备一致性

412345678910

真印鉴通过率%10台录入设备真印鉴通过率的最大误差指真印鉴通过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百分比例数值

4.5.2.4.1一级指标中规定的使用CCD摄像设备的精度为>600线时,安装的物距必须保证有效摄

取的图像精度为M300DPI。

4.5.2.4.2CCD摄像设备的精度为$450线时,安装的物距必须保证有效摄取的图像精度为

M250DPI。

4.5.2.5扫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见表2。

表2扫描录入设备性能指标

指标

序号性能

一级二级三级

1扫描精度I)PI(彩色)>300>250>250

2单张支票扫描速度SC5<7<9

310台录入设备真印鉴通过率的最大误差%<3<6<9

单台扫描设备不同使用时期真印鉴通过率的

4<5<10<1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