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638-2012 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范

DB13/T 1638-2012 Potato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indoor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1638-2012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10-29
实施日期
2012-11-1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638—2012

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范

2012-10-29发布2012-11-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63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杰华、杨志辉、陶晡、张维宏、杨毅清、张宏磊。

I

DB13/T1638—2012

马铃薯抗晚疫病室内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品种(系)和种质资源对晚疫病抗性的室内鉴定技术规程,包括马铃薯抗性室

内鉴定方法、马铃薯品种(系)和种质资源对晚疫病的抗病性分级标准及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品种(系)和种质资源对晚疫病抗性室内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22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接种体Inoculum

指用于人工接种而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体,在本标准中指用于接种的游动孢子悬浮液。

3.2

室内抗性鉴定Resistanceidentificationinlab

利用接种体对被鉴定材料叶片进行人工接种,创造病原菌侵染和发病所需的最佳温、湿度以及光照

条件,通过对接种叶片的发病程度的科学界定来对其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进行分级和评价。

3.3

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

用于室内鉴定试验中的马铃薯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

3.4

脱毒马铃薯种薯Virus-freeseedpotato

除去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

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主要病毒的马铃薯种薯。

3.5

病斑特征Lesionfecture

指接种叶片发病后病斑的特征,具有下列五种特征状态:(1)有坏死斑、无褪绿晕圈、无霉层;

(2)病斑边缘无褪绿晕圈,病斑上无霉层或边缘产生极少霉层;(3)病斑水浸状,边缘有褪绿晕圈,

1

DB13/T1638—2012

病斑上产生均匀霉层,但霉层稀疏;(4)病斑水浸状,边缘有褪绿晕圈,病斑上产生均匀霉层,但霉

层较厚;(5)病斑水浸状,边缘有褪绿晕圈,病斑上产生均匀浓密的霉层。

4室内抗性鉴定方法

4.1对照品种的选择

选择适合在河北省栽培、抗性程度不同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作为马铃薯品种(系)、种质资源室内抗

性鉴定的对照品种。

4.2栽培及管理

被测马铃薯品种(系)、种质资源按NY/T5222要求进行种植;施肥按照NY/T496要求进行。

4.3叶片采集时间及要求

待马铃薯植株长到7~10个复叶时,每株采摘中部第4~6个复叶的1~2个小叶,进行抗性鉴定。所

采集小叶必须保持大小一致,其宽度不小于3cm,且不带虫眼,也无病斑。

4.4接种前器皿及叶片的准备

在无色透明的灭菌塑料盒(50cm×30cm×5cm)内平铺2层灭菌滤纸,加水使其完全湿润,将被测叶

片背面向上整齐排放在滤纸上,以备接种。

4.5菌株的选择原则

选择3年内从单病斑上分离的毒力程度不同10株菌株;菌株采集地要与被测品种适合栽培区域一致。

4.6接种体的制备

按照4.5所述的原则选取接种菌株,将选定的菌株活化后接种到黑麦培养基上,18℃黑暗培养10d~

14d后,用10mL灭菌水将孢子囊冲洗,用滤网除去菌丝及杂质,收集孢子囊悬浮液,置于4℃冰箱放置2h,

促使游动孢子释放,以制备游动孢子悬浮液。用无菌水稀释游动孢子悬浮液,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

下计数游动孢子个数,将10个不同菌株的游动孢子悬浮液浓度均调至5×104个/mL,分别取等体积的游动

孢子悬浮液均匀混合,制备成混合游动孢子悬浮液以备接种。悬浮液应现配现用。

4.7接种方法

采用微量移液器或分液器准确量取4.6所制备的混合菌株游动孢子悬浮液25μL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