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74-2023 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DB5117/T 74-2023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ow-yield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7/T 74-2023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4-25
实施日期
2023-05-01
发布单位/组织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达州市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低效林改造技术的术语与定义、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 改造目标、改造措施、管护、检查验收、检测、档案管理等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辖区内油茶低效林的改造。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达州市达川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任金、罗建勋、王强林、辜云杰、刘芙蓉、唐宇、代学宇、殷国兰、武华卫、 宋鹏。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66

DB5117

四川省(达州市)地方标准

DB5117/T74-2023

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reconstructionoflow-yieldand

low-functionforestofCamelliaoleifera

2023-04-25发布2023-05-01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7/T7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达川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金、罗建勋、王强林、辜云杰、刘芙蓉、唐宇、代学宇、殷国兰、武华卫、

宋鹏。

I

DB5117/T74-2023

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低效林改造技术的术语与定义、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

改造目标、改造措施、管护、检查验收、检测、档案管理等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辖区内油茶低效林的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328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茶低效林camelliaoleiferalowfunctionforest

油茶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油茶植株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林产效益或应用功效显著低

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油茶林分的总称。

4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

4.1类型划分

4.1.1受品种选择不当、不合理利用(如经营措施不当、管理不善等)、非适生立地条件等因素影响,

或者受干扰破坏,油茶林地土壤侵蚀较严重,盖度及植被覆盖度低,林分结构不合理,年产油量在

150kg/hm2以下的油茶林。

4.1.2依据油茶林分低效原因划分为品种配置不合理性油茶低效林、林分结构不合理性油茶低效林、

林地荒芜性油茶低效林、林分衰老性油茶低效林、综合性油茶低效林。

4.1.3油茶低效林分调查表、记录表见附录A。

4.2评判标准

4.2.1品种配置不合理性油茶低效林

油茶品种(类型)单一、品种混杂、劣株比例40%以上。

4.2.2林分结构不合理性油茶低效林

1

DB5117/T74-2023

油茶林份稀密不均,林分密度差异较大,每hm2株数>1500株或<500株。

4.2.3林地荒芜性油茶低效林

多年撂荒,灌木杂草丛生,有高大乔木侵入。

4.2.4林分衰老性油茶低效林

树龄过大,林分衰败,或养分不足,造成林分早衰,代谢水平降低。

4.2.5综合性油茶低效林

品种配置不合理、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荒芜、林分衰老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造成的低效林。

5改造目标

通过改造后,林分盖度70%~80%,林分产油量达到260kg/hm2以上。

6改造措施

6.1品种配置不合理性油茶低效林

6.1.1接穗采集

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优良高产无性系品种3个以上,良种率100%。选择生长旺盛的母树,在树

冠中上部外围剪取发育充实,腋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采集时间以早晨为宜。

6.1.2砧木选择

每株选择2~3个分枝角度适合、干直光滑、无病虫害的主枝作砧木。

6.1.3接穗储藏

采好后分品种扎捆,挂上标签,用清水打湿后置于塑料袋中,倒干袋中积水,放入少许棉球后扎紧

袋口,密封存放于阴凉处,一般可存放3~5天,气温过高存放时间延长则应放入冰箱或冰柜中。

6.1.4嫁接时期

以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秋季9月~10月嫁接为宜。

6.1.5嫁接方法

采用插皮接法,分为断砧、削砧、切砧、切接穗、插入接穗、绑扎、保湿遮阴7个步骤。

6.1.5.1断砧

砧木在离地40cm~80cm处锯断,注意防止砧木皮层撕裂,每株保留2~3个主枝作为辅养枝和遮阴

用。保留的主枝可在次年进行补接。

6.1.5.2削砧

用嫁接刀削平锯口,削面里高外低略有斜度。

6.1.5.3切砧

根据接穗的大小和长度,用单面刀片在砧木断口处往下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将皮挑起。

2

DB5117/T74-2023

6.1.5.4切接穗

用单面刀片在穗条叶芽反面从芽基稍下方,平直往下斜拉一切面,长约2cm,切面稍见木质部,基

部可见髓心,在叶芽正下方斜切一短接口,切成20°~30°的斜面,呈马耳形,在芽尖上方平切一刀,

即成一芽一叶的接穗,叶片小的留一叶,叶片大的留1/2~1/3,接穗切好后放入清水中待用。

6.1.5.5插入接穗

接穗长切面朝内,对准形成层,紧靠一边插入砧木切口内,接穗切面稍高出砧木断口(俗称露白),

然后将砧木挑起的皮覆盖在接穗的短切面上。嫁接接穗数量根据砧木粗度调整,一般以2~4个为宜。

6.1.5.6绑扎

用弹性好、拉力较强,2cm左右宽的薄膜带自下而上绑扎接口,防止接穗移动。

6.1.5.7保湿遮阴

绑扎好后,随机罩上塑料袋密封保湿,用牛皮纸、竹笋壳等按东西方向扎在塑料袋外层作遮阴用,

注意使遮阴材料与塑料袋之间保留2cm左右的间隙作通风用。

6.1.6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及时抹除萌芽条。嫁接成活后,待新梢长出3~5片真叶或5cm以上时(一般接后2个月左右),

在傍晚除去保湿塑料袋,但保留遮阴罩。9月气温降低后,除去遮阴罩。为防风折,用枝干等支撑物绑

扶新梢。及时防治金龟子、蚜虫等危害新梢。当新梢生长健壮后,于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将塑料绑带解

除。

6.2林分结构不合理性油茶低效林

6.2.1疏密

对于密度大于960株/hm2,盖度大于80%的油茶林分,保存长势优良的油茶树,适当去掉长势劣质

的残、病、虫油茶树,保持林分内合理的透光度。

6.2.2补植

对于密度小于720株/hm2,盖度小于70%的油茶林分,在超过3m×3m的林间空地补植油茶优良品种,

尽快恢复林分内合理的透光度。

6.3林地荒芜性油茶低效林

6.3.1林地清理

3

DB5117/T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