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67-2007 佛手瓜栽培技术规范

DB35/T 767-2007 Fish-finge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5/T 767-2024 |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767-2007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0-29
实施日期
2007-11-10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佛手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佛手瓜的露地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连江县农业局。
起草人:
孙传春、吴卫东、徐磊、杨林健、陈石榕、朱鸿、林岳辉、卢文坚、黄佳佳、陈俊钦。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767-2007

佛手瓜栽培技术规范

2007–10-29发布2007-11-10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767-2007

前言

本标准于2007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连江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传春、吴卫东、徐磊、杨林健、陈石榕、朱鸿、林岳辉、卢文坚、黄佳佳、

陈俊钦。

I

DB35/T767-2007

佛手瓜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佛手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佛手瓜的露地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农业部199号公告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陈年蔸头

指佛手瓜安全越冬、翌年入春后能重新萌芽生长的地下根茎。

4产地环境

年平均气温14℃以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土壤pH值5.5~7.5,有机质含量20g/kg

以上,土壤质地沙壤、壤土、粘壤土等旱地及水田均可种植。但以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高,夏季阴凉,

海拔300m~800m。按照NY5010规定执行。

5生产管理技术

5.1种植季节

平原地区春季栽培,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可延续到初夏。

5.2品种

5.2.1绿皮佛手瓜

生长势较强,枝蔓粗壮而长,丰产性好。瓜形较长而大,瓜皮较浓绿。

5.2.2白皮佛手瓜

生长势较弱,枝蔓较细而短,结瓜少、产量较低。瓜形圆而小,皮色绿白。

5.3种苗培育

生产上主要采用种瓜繁殖。

5.3.1种瓜繁殖

5.3.1.1种瓜挑选

选留瓜重在200g以上,瓜龄在35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