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638-2022 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DB34/T 2638-2022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thin-shell pecan seedling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638-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29
实施日期
2022-04-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安徽省林木种苗总站、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舒城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638—2022

代替DB34/T2638-2016

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seedlingcultivationofCaryaillinoensis

2022-03-29发布2022-04-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263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4/T2638-2016《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与DB34/T2638-2016相比,除结

构性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指标变化如下:

a)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砧木放水的英文翻译(见3.1);

b)更改了第4章结构(见4.1、4.2,2016年版的4.1、4.2);

c)删除了4.2.2土壤改良(见2016年版的4.2.2);

d)更改了水肥管理内容,增加水肥管理表(见4.4.4,2016年版的4.4.3);

e)增加了穗条来源具体品种(见5.2.1);

f)增加了防风折内容(见5.5.4);

g)增加了容器大苗培育(见第6章);

h)更改了苗木分级苗龄、地径、苗高数据指标,增加容器大苗地径、苗高数据(见7.2,2016

年版的附录D);

i)删除了土壤处理常用药剂福尔马林、绿亨、乙草胺、果尔和金都尔,增加生石灰、多菌灵和

辛硫磷颗粒剂或者粉剂,修改相对应的使用方法(见附录A,2016年版的附录A);

j)删除了种子消毒常用药剂硫酸亚铁、福尔马林和敌克松(见2016年版的附录B);

k)增加了附录B中种子催芽方法(见附录B);

l)删除了常见病虫害防治中的病害种类叶斑病、白绢病和黑斑病,增加褐斑病、炭疽病;删除

虫害种类螨虫类、透翅蛾、霜天蛾和白蛾,增加木蠹蛾,增加相应防治措施和农药(见附录C,

2016年版的附录C);

m)删除了附录D,调整数据表到苗木分级(见7.2,2016年版的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安徽省林木种苗总站、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

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舒城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詹昌炳、曹志华、吴炜、戴帮潮、谢地、倪金明、沈朝华、潘凯、崔健、王永

友、李莉莉、詹文勇、潘忠建、方先红、詹秀芝、陆焕德、王维胜、詹志彬。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DB34/T2638-2016,2022年为第一次修订。

I

DB34/T2638—2022

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Koch.)的实生苗培育、嫁接苗培育、容器大苗

培育、苗木出圃和育苗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薄壳山核桃裸根苗和容器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砧木放水Makingacutonthebarkofrootstocktoletgoofsometreesap

枝接时切断砧木主根、芽接时在嫁接口下的两侧撕皮,使砧木伤流溢出。

4实生苗培育

4.1露地育苗准备

4.1.1圃地选择

圃地选择交通便捷、水源充足、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1.5m以下、

土壤疏松、pH6~7.5的壤土、沙壤土、轻壤土。

4.1.2整地

育苗前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秋末至冬初深翻,深度30cm以上;翌年早春浅耕细

耙,深度20cm以上。

4.1.3土壤处理

育苗前应根据圃地具体情况结合整地使用药剂进行土壤杀虫灭菌处理,常用药剂见附录A。

4.1.4施基肥

1

DB34/T2638—2022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饼肥2250kg/hm2~3000kg/hm2;结合整地均匀施入深土层中。

4.1.5作床

床面宽100cm~120cm,床高15cm~25cm,步道宽40cm~50cm。苗床要深耕细整,达到床

面平整、中部略高,土块打碎,施肥均匀,沟直如线。

4.2大棚育苗准备

4.2.1大棚设置

大棚应设在避风向阳、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交通和电力方便的地方。采用活动式单栋或联体钢架

拱圆形大棚,脊高2.5m~3.0m,跨度6m~8m,长度依据地形而定。

4.2.2棚内布置

棚内设置步道,苗床宽100cm~120cm;步道宽30cm~40cm。

4.2.3容器规格

容器采用塑料或无纺布制作,容器高22cm~26cm,上口直径14cm~16cm。

4.2.4营养土配制

耕植土5份、泥炭土3份、木屑或稻壳1份、腐熟农家肥1份或配方土加复合肥2kg/m3~3

kg/m3。

4.2.5营养土消毒

在营养土配置过程中,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80%代森锌粉剂以1:1比例混合备用。先用少

许细土(药剂1份;细土5份~10份)将农药配制成“药土”,再按60g/m3~100g/m3均匀拌入

营养土中,进行灭菌处理。

4.2.6营养土填装与摆放

营养袋装土松紧适当,营养土距袋上口2cm。每行4袋整齐排放在大棚内。

4.3播种

4.3.1种子选择

选择种籽饱满、无破损、无病虫害、品质良好的80粒/kg~120粒/kg的中、大粒种子。

4.3.2种子处理及贮藏

种子采集后应进行发芽试验或生活力测定,参照GB/T2772的规定执行。精选后消毒、贮藏,药

剂消毒方法见附录A,贮藏方法见附录B。

4.3.3播种期

播种分为秋(冬)播和春播,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秋(冬)播种应在土壤封冻前播完;春播要

适时早播,应在2月底至3月上旬进行。

4.3.4播种密度

2

DB34/T2638—2022

苗床播种(裸根苗培育)行距40cm,株距25cm。

4.3.5播种量

根据播种密度、每千克种子粒数、种子场圃发芽率计算播种量,参照GB/T6001的规定执行。

4.3.6播种方法

4.3.6.1秋(冬)播:采用条状点播,播种沟深5cm~6cm,将种子平放沟内,种尖朝向一致,播后

覆土3cm~4cm,浇透水,并在床面上架设50cm高的塑料小拱棚或覆盖地膜。

4.3.6.2春播:苗床播种采用催芽条状点播;容器播种采用催芽点播。当种子开裂露出胚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