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124-2023 国土空间规划 要素分类与编码规则
DB63/T 2124-2023 The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encoding of elements in national spatial plann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5
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124—2023
国土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规则
(报批稿)
2023-06-01发布2023-08-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1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青海省地理空
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青海省地理信息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
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来强、欧尔格力、晁剑、祝茂良、陈海生、王苑、田力、王岩、赵万梅、张
朝坤、周宏伟、肖凯、李彬、穆文龙、阿裕林、孙怀远、李玉忠。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
I
DB63/T2124—2023
国土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土空间规划信息要素的内容、分类与编码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档案管理、成果查询以及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进行电子数据的整理、交换等作
业处理,其他国土空间规划业务平台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1011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6820地图学术语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
GB21139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TD/T1057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要素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来源:GB/T17798,定义3.4]
3.2
类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来源:TD/T1057,定义3.3]
3.3
要素属性
要素的性质。
[来源:GB/T17798,定义3.5]
1
DB63/T2124—2023
3.4
线分类法
将分类对象(即被划分的事物或概念)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
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方法。
[来源:GB/T10113,术语2.1.5]
3.5
面分类法
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即被划分的事物或概念)的若干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
中又可分成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的分类方法。
[来源:GB/T10113,术语2.1.6]
3.6
国土空间规划
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
3.7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对行政区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全局性安排。
3.8
详细规划
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
3.9
相关专项规划
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
3.10
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来源:GB/T13923,定义3.1]
3.11
矢量数据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来源:GB/T16820,定义5.13]
3.12
栅格数据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来源:GB/T16820,定义5.14]
2
DB63/T2124—2023
3.13
水系数据
由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海洋要素、其他水系要素和水利及附属设施的位置及属性构成的空间
数据集。
3.14
地貌数据
由等高线、高程点注记、数字高程模型、水域等值线、水下注记点、自然地貌和人工地貌的位置及
属性构成的空间数据集。
3.15
中心城区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关注的重点地区,根据实际和本地规划管理需求等确定,一般包括城市建成
区及规划扩展区域,如核心区、组团、县级以上重要产业园区等;一般不包括外围独立发展、零星镇的
建成区。
4要素内容
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应按照行政等级、工作程度和数据库内容三种方式进行区分,每种区分方式需要
符合下列规则。
——按规划行政等级区分,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分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市州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按规划工作程度区分,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分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综合性的规划,由市州、县分层面进行编制,部分乡镇可结合实际编制。
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包括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
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由市州和县及以下组织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是涉及空间
利用的专项规划,可由省、市州、县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国土空
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
划衔接。具体规划成果行政层级和类别逻辑图如图1所示。
3
DB63/T2124—2023
图1规划成果行政层级图
——按数据库内容区分,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分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信息要素和空间规
划信息要素。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境界与行政区、水系、地貌、其他自然资源监测数据。
分析评价信息要素是指“双评价”结果要素,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
宜性评价。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包括基期年现状要素、目标年规划空间要素、规划文档资料要
素、规划表格要素和规划栅格图要素。具体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国土空间规划要素逻辑结构图
5要素分类与编码
5.1要素分类
将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分类编码时,按照数据库方式依次划分为大类和小类。其中:大类采用GB/T7027
的面分类法,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信息要素和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小类以下采用GB/T7027
的线分类法,包括各大类所包含的子项。
4
DB63/T2124—2023
对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分类编码时采用GB/T7027中的层次码编码规则,由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要素
代码,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要素分类编码结构
注1:大类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并代表专业类型。其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编码为10;分析评价信息要素和空
间规划信息要素编码为20;扩展大类要素时,其他扩展要素可从30至90依次扩展编码。
注2:小类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并代表业务类型。其中:分析评价信息要素代表分析评价业务,
编码为80;空间规划信息要素代表空间规划业务,编码为90。
注3:一至四级层次码为具体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层次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层次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层
次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层次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其中,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层次码、二级层次
码、三级层次码和四级层次码引用GB/T13923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
则该层次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5.2要素编码
5.2.1省级规划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包含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信息要素和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其中空间规划
信息要素包括目标年规划空间要素、规划文档资料要素、规划表格要素和规划栅格图要素。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要素代码见附录A。
5.2.2市州级规划
市州级国土空间规划按区域分为全域要素和中心城区要素,分别包含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
信息要素和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其中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包括基期年现状空间要素、目标年规划空间要素、
规划文档资料要素、规划表格要素和规划栅格图要素。
市州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要素代码见附录B的表B.1,中心城区要素代码见附录B的表B.2。
5.2.3县级规划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按区域分为全域要素和中心城区要素,分别包含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信
息要素和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其中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包括基期年现状空间要素、目标年规划空间要素、
规划文档资料要素、规划表格要素和规划栅格图要素。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要素代码见附录C的表C.1,中心城区要素代码见附录C的表C.2。
5.2.4乡镇级规划
5
DB63/T2124—2023
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按区域分为乡镇域要素和乡镇政府驻地要素,分别包含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
析评价信息要素和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其中空间规划信息要素包括基期年现状空间要素、目标年规划空
间要素、规划文档资料要素、规划表格要素和规划栅格图要素。
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域要素代码见附录D的表D.1,乡镇政府驻地要素代码见附录D的表D.2。
6
DB63/T2124—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编码
表A.1给出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编码表。
表A.1省级空间规划要素编码表
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说明
1000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含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1000200000水系
1000600000境界与行政区
1000630100省级行政区
1000640100市州级行政区
1000650100县级行政区
1000700000地貌
1000840000其他自然资源监测数据
2080000000分析评价信息要素
2080010000双评价结果要素
2080010100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2080010101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
2080010102城镇建设承载规模评价
2080010200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080010201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2080010202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2080010203畜牧生产适宜性评价
2080020000生态重要性评价
2090000000空间规划信息要素
2090010000基期年现状要素
2090010100基期现状用地包含矢量数据
2090020000目标年规划要素
2090020100三条控制线包含矢量数据
2090020110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2090020120城镇开发边界
2090020130生态保护红线
2090020300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包含矢量数据
2090020310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
2090020311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点)
2090020312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面)
2090020320产业空间布局
7
DB63/T2124—2023
表A.1省级空间规划要素编码表(续)
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说明
2090020321产业空间布局(点)
2090020322产业空间布局(面)
2090020330主体功能分区
2090020500布局支撑体系和重大工程包含矢量数据
2090020530综合交通设施体系
2090020531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点)
2090020532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线)
2090020533综合交通设施体系(面)
2090020540防灾减灾体系
2090020541防灾减灾体系(点)
2090020542防灾减灾体系(线)
2090020543防灾减灾体系(面)
2090020550能源体系
2090020551能源体系(点)
2090020552能源体系(线)
2090020553能源体系(面)
2090020700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包含矢量数据
2090020720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2090020721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点)
2090020722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线)
2090020723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面)
2090020730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
2090020731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点)
2090020732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线)
2090020733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面)
2090020740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
2090020741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点)
2090020742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线)
2090020743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面)
2090020750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
2090020751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点)
2090020752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线)
2090020753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面)
2090020760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
2090020761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点)
2090020762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线)
2090020763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面)
2090020790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
2090020791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点)
8
DB63/T2124—2023
表A.1省级空间规划要素编码表(续)
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说明
2090020792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线)
2090020793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面)
2090030000规划文档资料要素
2090030100规划文本
2090030200规划说明
2090030300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2090030400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报告
2090030500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2090030600国土空间规划风险识别评估报告
2090030700专题研究报告
2090030800其他文档
2090040000规划表格要素
2090040100规划指标表
2090040200重大工程安排表
2090050000规划栅格图要素
2090050100规划成果图
209005010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
2090050102主体功能分区图
2090050103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图
2090050104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2090050105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
2090050106城镇体系规划图
2090050107重要产业集群布局规划图
2090050108重点基础设施规划图
2090050109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图
2090050110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2090050111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图
2090050112重点区域(流域)规划图
2090050200基础分析图
2090050201区位图
2090050202地形地貌图
2090050203行政区划图
2090050204土地利用现状图
2090050205矿产资源分布图
2090050206自然保护地现状图
2090050207城镇体系现状图
2090050208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图
2090050209综合交通现状图
2090050210地质、水文、矿山、地灾等其他现状图
9
DB63/T2124—2023
表A.1省级空间规划要素编码表(续)
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说明
2090050300评价分析图
2090050301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评价图
2090050302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评价图
2090050303城镇建设适宜性等级评价图
注1:包含矢量数据指在该类要素中应存在附带坐标信息的可用于空间化的矢量数据成果。
注2:包含栅格数据指在该类要素中应存在附带坐标信息的可用于空间化的栅格数据成果。
10
DB63/T2124—2023
B
B
附录B
(资料性)
市州级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编码
表B.1给出了市州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要素编码表。
表B.1市州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要素编码表
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说明
1000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含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1000200000水系
1000600000境界与行政区
1000640100市级行政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T 408-2004 瓜蒌皮 2004-02-19
- DB34/T 401-2004 无公害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2004-02-19
- DB34/T 399-2004 无公害黄心乌生产技术规程 2004-02-19
- DB34/T 396-2004 无公害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2004-02-19
- DB34/T 423-2004 无公害斑点叉尾鲴苗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2004-03-18
- DB34/T 124.2-2003 沿江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规程 2003-12-24
- DB34/T 397-2004 无公害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2004-02-19
- DB34/T 402-2004 常用饲料产品营养成分含量变幅推荐值 2004-02-19
- DB34/T 417-2004 安徽省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2004-03-18
- DB34/T 405-2004 饲料产品企业标准编制规范 200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