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779-2012 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

DB34/T 1779-2012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Zones of Green Food Raw Materials (Common Corn)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779-201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12-24
实施日期
2013-01-2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地环境、栽培管理、收获、运输、储藏、组织管理、技术培训服务、产业化经营。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管理。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阜阳市农业委员会
起草人:
汪月锋、黄梦来、牛峰、樊俊洪、马慧慧、尹正环、段玉校、叶从容。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779—2012

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

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

2012-12-24发布2013-01-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77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阜阳市农业委员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月锋、黄梦来、牛峰、樊俊洪、马慧慧、尹正环、段玉校、叶从容。

I

DB34/T1779—2012

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

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地环境、栽培管理、

收获、运输、储藏、组织管理、技术培训服务、产业化经营。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18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制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

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

3.2

普通玉米

用作粮食和饲料的玉米。

4基地环境管理

4.1环境条件

1

DB34/T1779—2012

4.1.1大气环境

生产基地空气清洁,质量达到或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4.1.2灌溉水

无污染,排灌方便,灌溉水质量符合NY/T391的规定。

4.1.3土壤

基地土壤肥沃,无污染,耕层有机质含量1%以上。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土壤环境质量

达到或超过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

4.2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基地集中连片,规划合理,规模种植。基地路、桥、涵、站、闸设置合理,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田

间路面整洁平坦,有绿化,生态环境优良。

4.3边界和保护

4.3.1基地与外界设立明显的边际界限

界限可以是林带、河流、围墙等有形的物理障碍物形成的隔离带。

4.3.2基地及各生产单元设立标识牌

在基地及各生产单元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识牌美观、规范、牢固,标识内容齐全(至少应

包括基地名称、范围、面积、创建单位、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等)。

4.3.3基地地块编号

对基地地块进行统一编号,基地分布图、地块分布图详细明了。

5栽培管理

5.1品种

5.1.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热量资源选择生育期长短适宜的品种;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审定品

种;选择纯度高、质量好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且生育期适宜的品种。良种普及率95%以上。

5.1.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

5.1.3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5.2整地准备

单作春玉米地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耕耙保墒。夏玉米趁墒浅耕或按行距冲沟,耧平沟底

播种,也可采用免耕播种。

5.3肥料运筹

2

DB34/T1779—2012

每公顷施纯氮N240kg~280kg,P2O590kg~135kg,K2O120kg~180kg,有机肥15000kg~

22500kg;全部磷、钾、锌肥和氮肥总量的50%~60%基施或在玉米拔节期施肥,其余的氮肥在大喇

叭口期追施。

5.4适时播种

选纯度高、大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事先应做发芽率试验。

5.4.1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晒种:将种子在晴天中午晒种2~3天;

——浸种:在水温55℃左右下浸种6~12h,浸过的种子当天播种完成,土壤干旱无灌溉条件的

不宜浸种;

——药剂拌种:用2.5%咯菌腈(国际通用名Fludionil)悬浮种衣剂10ml~20ml拌种3Kg~5

Kg,或70%吡虫啉制剂拌种,包衣种子无需浸种和拌种。

5.4.2播期

春玉米播期5cm~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12℃,避开5月份播种,防止玉米粗缩病发

生。夏直播玉米麦收后抢茬适期播种,一般6月10日~6月15日为宜。

5.4.3足墒播种

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

5.4.4播种量

一般条播每公顷60kg~75kg,人工点播每公顷30kg~45kg。

5.4.5播种深度

一般播种深度4cm~5cm,土壤黏重、墒情好时3cm~4cm,土壤疏松,砂质土壤5cm~6cm。

5.5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密度,高产田选密度上限,中低产田选密度下限。

——平展型杂交种,每公顷50000株~52500株;

——紧凑型中熟杂交种,每公顷60000株~67500株;

——紧凑型中早熟杂交种,每公顷67500株~70000株。

种植方式等行距一般60cm~65cm,株距随密度界定。

5.6苗期管理

5.6.1查苗补苗

对缺苗田块,可于3片叶时带土移栽补苗,缺苗不重地块,可在缺苗四周留双株补齐。

5.6.2间苗定苗

3片~4片叶间苗,5片~6片叶定苗,去弱留壮,去杂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

5.6.3中耕除草

3

DB34/T1779—2012

苗期中耕2~3次,深耕5cm~10cm。夏直播玉米宜浅锄5cm,防止芽涝,待植株茎部放扁后,

深中耕10cm左右。

5.7穗期管理

5.7.1中耕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