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186-2024 消防救援业务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标准

DB42/T 2186-2024 Fire rescue training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T 2186-2024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2-01
实施日期
2024-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20

CCSC8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2186—2024

消防救援业务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标准

Firerescueoperationstrainingsitefacilitiesconstruction

standards

2024-02-01发布2024-03-01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2186—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建设原则...........................................................................2

5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项目...........................................................2

6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3

7改进与提升.........................................................................5

附录A(规范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6

附录B(规范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专业训练模块建设要求................................17

附录C(规范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专项控制模块建设要求................................21

附录D(规范性)消防救援站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23

参考文献.............................................................................31

I

DB42/T218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队、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全德、陶其刚、朱以涛、李志刚、程力、陈心慰、李志杰。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电话:027-87269999-9133,邮箱:

258118697@,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电话:027-87269999-

9133,邮箱:258118697@。

III

DB42/T2186—2024

消防救援业务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救援训练基地、消防救援站业务训练场地设施的建设原则、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以及改进与提升。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救援训练基地、特勤站和普通消防救援站。战勤保障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站)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9079.10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0部分:潜水场所

GB/T22517.2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

GB/T22517.6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

GB/T29177消防应急救援训练设施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054-2014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

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JTG337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土建工程

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XF/T623-2006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

XF942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技术要求

建标15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建标190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基础训练区设施basictrainingareafacilities

用于开展基础理论、体能和技能训练的场地和设施的组合。

实战训练区设施Practicaltrainingareafacilities

根据灾害事故类别,按照灭火救援任务需要和行动程序,运用仿真模拟技术,组合专业训练模块和

专项控制模块而形成的临时性或永久性训练场地和设施的组合。

1

DB42/T2186—2024

专项控制模块specialcontrolmodule

用于模拟火焰、烟雾、温度、水域环境、建构筑物坍塌等训练环境的仿真系统和对训练过程监测、

训练安全管控的控制设备。

专业训练模块professionaltrainingmodule

以标准化的场地器材、设施设备和灭火药剂等为组件,整合形成满足专业技术训练和编成协同训练

需要的聚合体。根据专业训练需要,可以单模块独立应用,也可以多模块组合叠加应用。

4建设原则

服务实战,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5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基本构成

分为基础训练区、实战训练区和运维保障区3类项目分别建设。应根据辖区主要灾情、环境条件,

区分应建项目和选建项目,并进行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便于组训。各建设项目技术要求,按照附录A、

附录B和附录C执行。

基础训练区

5.2.1基础理论学习教室

分为阶梯教室、普通教室、数字化教室和建筑固定消防设施演示室,用于满足不同人员规模的教学

需求。

5.2.2基础体能训练场馆

分为室外训练场和室内训练馆,用于开展基础体能训练与教学。

5.2.3基础技能训练设施

分为综合训练楼、水带训练场、射水训练场、装备训练场和破拆训练场,用于开展基础技能训练与

教学。

实战训练区

5.3.1专业训练模块

分为设施应用、举高作业、破拆排烟、内攻作战、冷却抑爆、工艺处置、防化洗消、生命搜索、转

运营救、水域救助、机械操作、远程供水和战斗保障等13类专业训练模块,用于开展专业技术训练与教

学。

2

DB42/T2186—2024

5.3.2专项控制模块

分为火焰、烟雾、温度、水域、位移、训练监测和安全管控等7类专项控制模块,通过集成控制模

拟实战环境。可设控制柜或集成控制室。单独设置集成控制室的,应满足功能需求,其建筑面积不宜小

于60m²。

5.3.3实战训练场所类别

分为常规、类型和特种灾害事故3类实战训练场所。应根据辖区灾害事故类别,选择性建设民房、

门店、作坊、道路交通、高空救援等常规灾害事故实战训练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城

市综合体、厂房仓库等类型灾害事故实战训练场所;水域救援、地震救援、空难事故、轨道交通、公路

隧道等特种灾害事故实战训练场所。

运维保障区

由车辆保障库、装备保障库、维修保障库和物资保障库等库室组成,用于训练和教学保障。

6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

基本构成

分为理论研训场所、体能训练场所、技能训练场所和专业训练模块4类项目分别建设。应根据消防

救援站的类别、辖区主要灾情和环境条件,区分应建项目和选建项目。各建设项目技术要求,按照附录

D执行。

理论研训场所

用于日常理论学习研究、战术研讨、战评总结、战例复盘、桌面推演、想定作业和预案熟悉等。应

设置电脑、投影仪、沙盘模型、人员车辆模型、黑(白)板、道路水源分布图和重点单位示意图等硬件

设施,以及业务学习、理论考评、情景模拟和数字化预案管理等软件系统,配置业务教材和教学教案等

辅助工具。受环境条件限制的,可与其他业务用房合并设置。

体能训练场所

6.3.1室内体能训练室

按照建标152的体能训练室相关建设要求执行。地面宜采用PVC多层复合运动地板敷设,厚度不小于

5mm;墙面宜采用耐用的饰面,至少在一个墙面设置整面全身镜;宜安装具有动作示教和音乐放松功能

的音视频多媒体设备;应选择性配备多功能训练机、跑步机、椭圆机、划船机、攀爬机、史密斯机、握

力器、力量组合器、哑铃组、哑铃凳、壶铃、弹力绳、战绳、360°全身拉伸架等训练器械和泡沫轴、

拉伸器、筋膜枪、BMI测试仪、体重(脂)秤等辅助器材,宜选择性配备体能评估系统、智能手环、坐

位体前屈测试仪、仰卧起坐测试仪、俯卧撑测试仪、往返跑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和握力测试仪等智能

监测体能训练系统。

6.3.2室外体能训练场

分为应用体能训练区、跑道区和单双杠训练区。

3

DB42/T2186—2024

应用体能训练区设置在训练塔,用于开展绳索攀爬、重物提升和人员救助等应用体能科目训练。配

备假人、担架、泡沫桶、液化气罐、壶铃、攀爬绳索和训练水带等器材装具。训练塔进出口方向应无遮

挡,无其他构筑物。

跑道区设置在营区道路,可设置成环形或直道。配备独木桥、障碍板、壶铃、重物箱、假人、弹力

带、蹬摆训练带和拖拽带等训练器材。跑道宜采用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的材质,符合国家环保标

准。

单双杠训练区设置在安全、开阔区域。

技能训练场

6.4.1个人技能训练场

设置在室外空旷场所,宜为环形或直道,用于开展单人技能训练。

注:可单独建设,也可合并建设。

6.4.2合成训练场

可与个人技能训练场合并设置,用于开展专业技能合成训练。

专业训练模块

6.5.1灭火专业训练类

训练塔

结合辖区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对训练塔进行建设或改造,应满足多(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训练及高

空训练的需求。其层高、窗口数量及尺寸,按照GB51054的规定执行,各楼层训练设施的设置,可根据

实际训练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烟热训练室

其训练设施、设备和系统按照XF942的规定执行。

燃烧训练室

可依托训练塔或独立集装箱设置,用于受训人员开展真火真烟实战训练。应具备一定的密封性能,

其设施、设备和系统按照XF/T623-2006的第7.3条执行。

有限空间训练设施

用于受训人员在狭小空间开展训练。狭小空间设置受限通道和障碍物,障碍物应选择金属、木质和

混凝土等材质。

危化装置训练设施

由堵漏装置和危化品运输车辆组成,用于泄漏事故和交通事故处置训练。

6.5.2抢险救援专业训练类

绳索技术训练设施

可利用训练塔、高空专业训练平台和绳索技术专用训练架设置。

4

DB42/T2186—2024

综合破拆训练设施

应设置组合式破拆架,安装门、窗和卷帘等破拆物,满足可装卸更换功能。

深井事故救援训练设施

按照GB51054-2014的第5.1.16条执行。

道路交通事故救援训练设施

可在营区适当位置,设置交通事故车辆至少1辆,模拟碰撞、倾覆、燃烧和人员被困等事故场景,

用于开展破拆、灭火和救人等训练。

建筑坍塌救援训练设施

可在营区适当位置,设置不同类型的建筑残垣和构筑物,用于开展支撑、支护、破拆和搜救等训练。

7改进与提升

应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灾害变化,进行训练场地设施的技术改进和更新。

5

DB42/T2186—2024

附录A

(规范性)

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

表A.1规定了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

表A.1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

训练场地设施类别训练场地设施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建设要求

用于开展理

配备投影仪、音响、电子屏幕、

论授课、职业

无线麦克风等多媒体设备,建

技能考评、案

阶梯教室筑面积应不小于300㎡,容量应建项目

例教学和战

应满足培训要求。性能符合

例研讨等活

XF/T623的规定。

动。

用于开展理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筑面

普通教室论教学和战积应不小于60㎡。性能符合应建项目

例研讨。XF/T623的规定。

用于消防员

基础理论学职业鉴定考

习教室试、战术战例配备VR设备、LED屏、中控、展

研讨、桌面推台、幕布、电子白板、投影仪、

基础训练区

数字化教室演、案例复盘电脑、音响等设施设备,建筑应建项目

电化教学以面积应不小于40㎡。性能符合

及音像资料XF/T623的规定。

编辑和演播

等活动。

用于开展建配备配备火灾报警控制器,集

筑固定消防成各类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系

建筑固定消防设施演示室应建项目

设施实操教统,建筑面积不应不小于200

学。㎡。性能符合XF/T623的规定。

用于跑步、越

基础体能训障、负重等基性能符合GB/T22517.6的规

室外训练场应建项目

练场馆础体能训练定。

和教学。

6

DB42/T2186—2024

表A.1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续)

训练场地设施类别训练场地设施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建设要求

用于开展游

游泳馆性能符合GB/T22517.2的规定。选建项目

泳训练。

配备单杠、双杠、多功能训练机、

跑步机、椭圆机、划船机、攀爬

机、史密斯机、握力器、力量组

基础体能训合器、哑铃组、哑铃凳、壶铃、

室内训练馆

练场馆用于开展器弹力绳、战绳、360全身拉伸架等

器械训练馆应建项目

械训练。训练器械,以及泡沫轴、拉伸器、

筋膜枪、BMI测试仪、体重(脂)

秤等辅助器材,可选配用于恢复

性训练的理疗设备。性能符合

XF/T623的规定。

高度不低于35m,层数不低于10

层,层高应为3.5m(首层层高应

从地面算起),内楼梯净宽不小

于0.7m;其正面的窗口每层不应

基础训练区少于2个,窗口距离楼边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0.65m,窗间墙宽度

不应小于1m,窗口尺寸应为1.2

m×1.8m,窗台板距该层地面的

用于负重登

高度(含窗台板高度)应为0.8m,

楼、徒手攀

窗台上应设有可更换的木质窗

基础技能训登、绳索攀

综合训练楼台板,窗台板宽度应为0.4m,窗应建项目

练设施爬、梯类登

台板应突出前楼壁0.05m;综合

高、紧急避

训练楼正面应设置不小于50m×

险等训练。

8m的训练跑道;每层应设置绳索

训练的固定锚点和备用锚点,楼

顶部应设置绳索救援训练安全

保护滑轮、安全钩、缓降器固定

装置和绳索;外部应设置落水

管、攀登墙角、攀岩等登高训练

设施。性能符合GB51054的规

定。

7

DB42/T2186—2024

表A.1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续)

训练场地设施类别训练场地设施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建设要求

长100m、宽4m的直线跑道,分别

在距离起点线前1m处设器材线,

1.5m处设分水器拖止线,18m、

用于水带铺

水带训练场28m、58m、98m处设终点线,场应建项目

设训练。

地应平整、开阔、安全,可单独

设置,也可与室外体能训练场合

并建设。

设长80m、宽2m的直线跑道,分

别在距离起点线前20m处设射水

线,35m处设水枪射水标靶线,

用于水枪、水

射水训练场80m处设水炮射水标靶线;场地应建项目

炮射水训练。

应平整、开阔、安全,可单独设

置,也可与室外体能训练场合并

基础技能训

基础训练区建设。

练设施

设置长2.5m、宽2m的训练区,分

用于各类装别在距离起点线0.5m处设人员

备器材的操准备区,1.5m处设器材放置区,

装备训练场应建项目

作训练及教2.5m处设器材操作区;可单独设

学。置,也可与室外体能训练场合并

建设。

设置长40m、宽5m的训练区,在

起点处设停车线,分别在停车线

用于车辆、建

前18m处设射水保护线,35m处设

构筑物、金属

破拆训练场破拆区,40m处设废物放置区;应建项目

和木制障碍

场地应平整、开阔、安全,可单

物破拆训练。

独设置,也可与室外体能训练场

合并建设。

8

DB42/T2186—2024

表A.1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求(续)

训练场地设施类别训练场地设施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建设要求

可依托综合训练楼设置,也可单

独建设模拟单层或多层民房住

宅,建筑面积不小于80㎡,层高

模拟民房火

3m,内部设客厅、卧室、厨房、

灾,用于开展

阳台等区域,墙壁、地面、顶棚

灭火、救援、

民房应具有足够的耐高温性能。应设应建项目

排烟等技战

置举高作业、破拆排烟、内攻作

术训练和实

战、生命搜索等专业训练模块。

战演练。

应配备火焰控制、烟雾控制、温

度控制、位移控制、训练监测、

安全管控等专项控制模块。

可依托综合训练楼设置,也可单

模拟经营门

独建设模拟“下店上宅”或“前

店火灾,用于

店后宅”式经营门店,建筑面积

常规灾害事开展侦察搜

不小于100㎡,层数不低于2层,

实战训练区故实战训练救、卷帘门破

层高3m。应设置设施应用、破拆

场所门店拆、内攻灭应建项目

排烟、内攻作战、生命搜索等专

火,危险源排

业训练模块。应配备火焰控制、

除等技战术

烟雾控制、温度控制、位移控制、

训练和实战

训练监测、安全管控等专项控制

演练。

系统。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