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627-1999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
GB/T 8627-1999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of smoke from the burning or decomposi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8月
-
200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杜懋焉、薄宪明、丁敏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8627-1999
前言
本标准是GB/T8627-1988的修订版。在技术内容上参考美国ASTMD2843-1993和德国标准
DIN4102-1981第一部分。实施本标准的试验装置与ASTMD2843-1993的技术要求等效。
本标准与GB/T8627-1988相比较,增加了“试验装置的校正”一章。由于贯彻执行本标准的试验
装置的国产化和操作计算的自动化,因而对GB/T8627-1988条文中的“试验装置”、“试验操作”及“试
验的准确性”的技术内容作了修改,使之能适应对建材燃烧时静态产烟量的测试。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627-19880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山西化工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想焉、薄宪明、丁敏。
本标准于1988年2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8月第一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
GB/T8627一1999
烟密度试验方法
代替Ga/T8627-1988
Testmethodfordensityofsmokefromtheburning
ordecompositionofbuildingmaterial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的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计
算以及试验报告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时静态产烟量的测定,也可用于对其他固体材料静态产烟量
的X19定。
2试验装2
2.1烟箱
2.1.1烟箱由防锈蚀的合金板制成。烟箱主体内尺寸为长300mm、宽300mm、高790mm,如图1所
月可。
:)烟箱正面装镶有耐热玻璃的观察门;
b)烟箱固定在外形尺寸为350mmX400mmX57mm的底座上,底座正面设有试验用燃气压力调
节器;
c)烟箱内、外表面涂有防腐蚀的黑漆;
d)在烟箱内部左、右两侧距底座480mm高的居中位置处,各有一开口直径为70mm的不漏烟的
玻璃圆窗,作为测量光线的发射及接收人口;
e)烟箱内部的背面设有一块“安全标志”板,它位于距底座480mm烟箱背面板的居中处,高
90mm、宽150mm,它的背后面装有功率为15W的安全标志灯;当打开安全标志灯时,可以看见在白
底面上的红色安全标志“EXIT”字样;
助烟箱底部四边留有高25mm、宽230mm的开口,烟箱其余部分均应密封。
2.1.2烟箱左外侧顶部安装一个排风机,其排风量约为1700L/min。排风机的进风口通过风门开关与
烟箱内部联通;排风口与通风橱相通
2.1.3烟箱左外侧居中处装有“光源箱”,其箱外表面装有燃气压力表、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风机开
关、光源调节器
2.1.4烟箱右外侧居中处装有“光度计箱”,其箱外表面装有“LED显示窗”和六个“功能操作键”。显示
窗显示了工作状态和测量的时间值、烟密度值。
2.1.5试样支架固定在一根钢杆手柄的顶端,钢杆手柄位于烟箱右侧面距底座220mm居中处。支架
由上、下两个尺寸相同的正方形框槽组成,其边长均为“mm。上框槽内有一块置放试样的钢丝格网,
该格网由内尺寸5mm的正方形网格构成,下框槽由1mm厚的金属板围成。
2.2燃烧系统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1999一08一05批准2000一03一01实施
GB/T8627一1999
Z2.1试验用0气采用纯度不小于85%的丙烷气。燃气的工作压力由压力调节器调节,由压力表显
示。(在非仲裁试验时,试验用嫩气可采用液化石油气)。
2.2.2试验时,采用本生灯火焰。本生灯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生灯长度为260mm,本生灯的喷喉直
径为。.13mm。试验时,本生灯与烟箱成45,空问角。
2.2本生灯工作时所需的空气从燃烧器底座空间导人。
2.3光电系统
2.3.1光电系统如图3所示。光源安装在主体烟箱左侧的“光源箱内”。光源灯泡为灯丝密集型仪表灯
泡,
其功率为15w,工作电压为6v。灯泡发射的测量光束经滤光处理后成为视见函数光束(400-
700nm),由一个焦距为60-65mm的透镜漫聚焦在“光度计箱”内的光电池上。
2.3.2光电池应在15^-50℃范围内工作,其线性度和温度效应可由一个补偿电路来完成。
2.4计时系统
计时采用单板机的晶体振荡来完成,由“LED显示窗”显示试验的时间值。当本生灯转动到工作位
置时,计时自动开始,并且每隔15s由蜂鸣器鸣一次。
3试样制备
3.1试样的外形尺寸见表1,
表1
建材密度,kg/m,长,mm宽,mm厚度,mm
基本尺寸基本尺寸基本尺寸
>10006.0士0.1
100-100025.4士0.125.4士0.110.0士0.1
<10025.0土0.1
3.2小于规定厚度的建材,其试样厚度也可取该建材在使用时的实际厚度,但在试验报告中必须说明,
而且试验结果只能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
3.3试样的加工
试样数量为九个,把它们随机编成三组。试样的加工可采用机械切磨,要求取样部位具有该样品的
代表性,其表面平整、厚度均匀、无飞边和毛刺等缺陷。
3.4试样的状态调节
在试验前,需将试样置于((23士2)'C和相对湿度为(50士5)%的环境中40h以上。
4试验步辣
4.1试验前,必须按6.1和6.2条进行“试验装置的校正”。
4.2试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首先打开排风机和安全标志灯。
4.3关闭排风机。打开丙烷气阀并立即点燃本生灯,把丙烷气的工作压力调至210kPa,
4.4按下“电源开关”和“复位”键,燃烧预热3min,
4.5按下“校正”键。调节光源调节器,使数显“光通量”稳定在100士1的显示值上;然后用一块不透光
的板挡住测量光束,其数显“光通量”为。。
4.6将试样平放在试样支架的钢丝格网上,其位置应处于本生灯转人测试状态时、燃烧火焰能对准试
样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试样表面应向下放置。为了防止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移位,可用金属丝卡住试样。
4.7按下“测试”键、关闭烟箱门。此时本生灯自动转人工作位置,测试开始,显示窗立即显示测试的时
间值和此时刻对应的烟密度值。
4.8每次试验进行4min。每次试验结束后,本生灯自动复位。同一种试样共作三次平行试验
GB/T8627一1999
4.9每次试验结束后,应立即打开烟箱门,起动排风机排除烟箱内的残烟,同时用镜头纸清洁箱内的两
个玻璃圆窗。三次测试全部结束后,应清洁烟箱。
4.10每次试验必须记录试验时的状况,如燃烧、发泡、熔融、滴落、分层等现象。
5试验结果的计算
5门根据三次平行试验每隔15s所测得的烟密度值求得平均值,再将这些平均值在线性坐标纸上作
出烟密度与试验时间关系的积分曲线图。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烟密度值为最大烟密度值(MSD);曲
线下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了总的产烟量;纵、横坐标端点代表的长度值相乘的积再除曲线下所围成的面积
后,乘以100,定义为试样的烟密度等级((SDR),
烟密度等级(SDR)可用以下公式计算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SD*一剑a,+ai+as+’·…·+a,,+沙1X100
式中:a-a-aa.-...a,。为每隔巧s三次平行试验的平均烟密度值。
5.2试验结果的自动计算。当三次平行试验结束后,按下“打印1"键,即将16个试验值的清单和MSD
值、SDR值打印出来。
5.3按下“打印2"键,即打印试验的积分曲线和MSD值、SDR值。
5.4对试验结果值有争议或仲裁试验时,可按下“打印3"键,即打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1731-2017 电力信息系统非功能性需求规范 2017-08-02
- JC/T 2410-2017 复合型密封垫片材料 2017-07-07
- SC/T 3307-2014 冻干海参 2014-03-24
- JC/T 1004-2017 陶瓷砖填缝剂 2017-07-07
- SC/T 3215-2014 盐渍海参 2014-03-24
- DL/T 1733-2017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技术要求 2017-08-02
- DL/T 5530-2017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内容深度规定 2017-08-02
- DL/T 1732-2017 电力物联网传感器信息模型规范 2017-08-02
- DL/T 1730-2017 电力信息网络设备测试规范 2017-08-02
- SC/T 3308-2014 即食海参 20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