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916-2012 废胎橡胶沥青路用技术要求
DB11/T 916-2012 DB11/T 916-2012 Rubber Asphalt Road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for Waste Tire Rubber Asphal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160.20
E31
备案号:36088-2013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916—2012
废胎橡胶沥青路用技术要求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asphaltrubber
2012-12-12发布2013-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916—201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废胎橡胶沥青技术要求...............................................................2
5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热撒布式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路用废胎硫化橡胶粉试验方法及检测...............................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Brookfield旋转黏度测定方法...................................24
附录D(规范性附录)便携式黏度计黏度测定方法.......................................27
附录E(规范性附录)橡胶沥青的膨胀量试验...........................................29
附录F(规范性附录)橡胶沥青的洒布量试验...........................................30
I
DB11/T91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丽宾、王旭东、柳浩、张蕾、肖倩、李美江、周兴业、曾峰、刘立勇、俞宏
熙、李华明、杨丽英、丁建平、李永生、陈国立、林珂
II
DB11/T916—2012
废胎橡胶沥青路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工程的废胎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热洒布式橡胶沥青防水黏结层的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道路工程的结构层和路面功能层(包括防水黏结层、应力吸收层、黏层等),
机场道面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16橡胶溶剂抽出物的测定(ISO247:1990,MOD)
GB/T4998橡胶灰分的测定(eqvISO247:1990)
GB/T5330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
GB/T11147石油沥青取样法
GB/T14837橡胶及橡胶制品组分含量的测定热重分析法
GB/T1518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GB/T19208硫化橡胶粉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废胎橡胶沥青asphaltrubber
路用废胎胶粉与沥青(为主要成分)按一定掺配比例,并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求的混合物,其中废
胎胶粉的掺量不小于17.6%(外掺),简称橡胶沥青。
3.2废胎硫化橡胶粉groundvulcanizedrubberofscraptires
汽车废轮胎经粉碎得到的具有一定细度规格的硫化橡胶粉,简称废胎胶粉。
3.3路用废胎硫化胶粉crumbrubbermodifiersforroad
满足道路路用技术指标要求的废胎硫化橡胶粉,简称路用废胎胶粉。
3.4子午线胎废胎胶粉radicaltirecrumbrubbermodifiers
1
DB11/T916—2012
汽车废子午胎经粉碎得到的废胎硫化橡胶粉。
3.5斜交胎废胎胶粉biastirecrumbrubbermodifiers
汽车废斜交胎经粉碎得到的废胎硫化橡胶粉。
3.6干拌工艺dryprocess
将废胎胶粉与沥青、矿料一起投放到拌和楼里拌和,生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工艺方法。
3.7湿拌工艺wetprocess
先将废胎胶粉和沥青加工成橡胶沥青后,再与矿料拌和生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工艺方法。
3.8热洒布式橡胶沥青防水黏结层
waterproof-and-bindinglayerusingasphaltrubberbythermalbitumen-spraying
热洒布式橡胶沥青防水黏结层是一种在喷洒橡胶沥青类结合料后,立即撒布一定粒径的碎石,经碾
压而形成的有一定的应力吸收作用薄层。
4废胎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4.1原材料要求
4.1.1基质沥青
橡胶沥青的基质沥青可选用GB/T15180或JTGF40规定的50#、70#、90#和110#道路石油沥青。
4.1.2废胎胶粉
4.1.2.1分类和规格
4.1.2.1.1根据轮胎的来源,废胎胶粉分为:
——子午线胎废胎胶粉:A1;
——斜交胎废胎胶粉:A2。
4.1.2.1.2根据粉碎工艺,废胎胶粉分为低温冷冻法粉碎废胎胶粉和常温法粉碎废胎胶粉。
4.1.2.1.3废胎胶粉按细度通常分为三种规格:
——Ⅰ类胶粉:粒度在30目以下,包括30目(0.6mm以上);
——Ⅱ类胶粉:粒度在30目~80目之间,包括80目[0.6mm~0.18mm(含)];
——Ⅲ类胶粉:粒度在80目~200目之间,包括200目[0.18mm~0.075mm(含)]。
4.1.2.2工艺要求
废胎胶粉生产的最后一道工艺宜采用常温法研磨粉碎。
4.1.2.3外观
废胎胶粉应质地均匀,不应含有目测可见的木屑、金属、砂砾、玻璃和污物等杂质。废胎胶粉中的
纤维不应结团、不应有柱状的纤维颗粒。
4.1.2.4物理性能
2
DB11/T916—2012
废胎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废胎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
项目筛余物(%)相对密度水分(%)金属含量(%)纤维含量(%)
技术指标<101.10~1.30<1<0.03<1
注:表中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4.1.2.5化学性能
废胎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废胎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
单位为百分数
项目灰分丙酮抽出物碳黑含量橡胶烃含量
技术指标≤8≤22≥28≥42
注:表中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4.1.2.6试验方法及检验
废胎胶粉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见附录B。
4.1.2.7包装和标志
产品的包装和标记应符合如下要求:
a)废胎胶粉采用袋装,其内包装材料应为密封防潮结构。
b)每批产品都应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包括:产品代号及粉碎工艺、商标、型号、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和产品的物理技术指标和化学技术指标。
c)在产品包装上应包括如下信息:生产厂的厂名和商标、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
日期、目数、橡胶粉的类型代号及粉碎工艺、生产工艺。
4.1.2.8运输和贮存
a)废胎胶粉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有遮盖物,严禁与酸、碱、油和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物质一起
运输和贮存,运输和贮存环境温度应低于50℃,距热源1m以上,并离地面、墙壁一定距离,
避免与明火接触。
b)废胎胶粉应存储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并采取有效的防淋、防潮措施以及消防措施。
c)废胎胶粉现场存储时间不宜超过180天。如果超过该存储时间再次使用之前,应检测废胎胶粉
的全套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4.1.3废胎胶粉掺量
橡胶沥青中废胎胶粉的外掺比例的计算公式按式(1):
m
A=f´100%.............................................(1)
m1
式中:
3
DB11/T916—2012
mf——废胎胶粉质量,单位为克(g);
m1——基质沥青质量,单位为克(g);
A——外掺比例。
4.1.4外掺剂
在加工橡胶沥青过程中,可掺加一定的外掺剂,提供技术性能。
4.2橡胶沥青加工
4.2.1橡胶沥青的加工流程及设备
4.2.1.1橡胶沥青加工的基本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
a)基质沥青、废胎胶粉等原材料的添加;
b)基质沥青、废胎胶粉等原材料的预混;
c)橡胶沥青的反应过程;
d)橡胶沥青质量监控。
基质沥青
废胎胶外掺剂
粉
预混罐
不
合
格
使
反应罐用
合格
图1橡胶沥青的加工流程示意图
4.2.1.2橡胶沥青加工的基本设备主要有:
a)基质沥青存储罐;
b)废胎胶粉的添加设备;
c)其它添加剂的添加设备;
d)基质沥青与废胎胶粉等原材料的预混罐,应具有快速升温功能;
e)橡胶沥青的反应罐(应具备搅拌功能);
f)橡胶沥青加工设备的加温和控温系统;
4
DB11/T916—2012
g)橡胶沥青质量的监控设备。
4.2.2橡胶沥青加工前的准备
4.2.2.1橡胶沥青生产前,应进行橡胶沥青的配方设计,以确定橡胶沥青生产的基质沥青品种、胶粉
品种及掺量,外掺剂等。
4.2.2.2加工橡胶沥青前,橡胶沥青加工设备中的计量装置应进行专门标定,并贴有计量标签。对于
固定式的加工设备,按计量有效期年限的频率进行标定,对于移动式设备,每个工程开工前均需要标定。
计量标定的主要仪器或传感器有:所有的称重设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搅拌器的转速。
4.2.2.3在正式生产前,橡胶沥青设备应进行试生产,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
4.2.3橡胶沥青的加工
4.2.3.1橡胶沥青生产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宜采用间歇式生产橡胶沥青。
4.2.3.2基质沥青与废胎胶粉共混后正式反应的温度宜控制在180℃~190℃。当废胎胶粉掺量较大
时,反应加工温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应高于210℃。加工设备应有自动温控系统,控温精度为±3℃。
4.2.3.3橡胶沥青加工正式反应的时间不宜小于45min。
4.2.3.4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每批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
4.3橡胶沥青技术指标
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橡胶沥青的技术性能测试应在使用前进行。
表3橡胶沥青技术指标
项目技术要求
交通等级特重交通重交通中等交通轻交通
推荐基质沥青50#,70#70#,90#70#,90#90#,110#
180℃旋转黏度,Pa·s3.0~5.03.0~4.02.0~3.01.0~3.0
25℃针入度,0.1mm30~6040~7050~8060~90
软化点,℃>65>58>55>52
弹性恢复,%>60>60>55>55
5℃延度,cm>10>10>15>15
注:旋转黏度标准试验方法采用Brookfield旋转黏度试验,并按照50%扭矩内插获得。
4.4橡胶沥青试验方法
4.4.1抽样
橡胶沥青的抽样按GB/T11147进行。
4.4.2黏度试验方法
4.4.2.1橡胶沥青生产检测应采用Brookfield黏度计进行,如采用连续式生产,每隔1h从存储罐中
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如采用间歇式生产,每罐抽检一次,每次检测平行试验应不少于三个样本。对现场
5
DB11/T916—2012
的存储罐应每隔4h抽取一个样本;当橡胶沥青的生产和混合料生产同步进行时,可只进行橡胶沥青的
生产检测。
4.4.2.2现场黏度检测宜采用便携式黏度计进行,并在室内建立便携式黏度计和Brookfield黏度计的
相关关系。在橡胶粉的品种、橡胶粉的掺量和基质沥青发生改变后,需要重新进行校正。在校正试验时,
便携式黏度计应配备保温装置,保温精度为1℃,并在设定温度下保温30min。在现场黏度的检测温度
应控制在180±2℃,从取样到试验结束应在20min内。
4.4.2.3Brookfield旋转黏度测定方法
Brookfield旋转黏度测定方法见附录C。
4.4.2.4便携式黏度计黏度测定方法
便携式黏度计黏度测定方法见附录C。
4.4.3针入度试验方法
针入度试验方法按JTGE20的方法执行。
4.4.4软化点试验方法
软化点试验方法按JTGE20的方法执行。
4.4.5弹性恢复试验方法
弹性恢复试验方法按JTGE20的方法执行。
4.4.6延度试验方法
延度试验方法按JTGE20的方法执行。
4.5橡胶沥青检验规则
4.5.1出厂检验
如采用连续式生产,每隔1h从成品罐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如采用间歇式生产,每罐抽检一次。
每次检测平行试验应不少于三个样本。
4.5.2型式检验
4.5.2.1对于混合料生产检测,应在生产混合料前和生产过程中从储油罐中提取样品进行检测。每隔
4h抽取一个样本。
4.5.2.2应按本文件4.3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
4.6橡胶沥青运输与贮存
4.6.1橡胶沥青应采用具有搅拌装置和保温装置的沥青罐进行运输和贮存。沥青罐上应明确标明生产
时间,出厂黏度等关键参数。
橡胶沥青应在一天内使用完毕。当由于不可抗力,如需临时贮存时,宜将橡胶沥青的温度降到
145℃~155℃,并缓慢搅拌,并应在三天内使用完毕,只允许有一次升温过程;使用前应必须重新检测
橡胶沥青的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应重新加工或掺加一定剂量(掺量应小于10%)
的废胎胶粉重新预混、反应直至满足技术要求。
6
DB11/T916—2012
5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5.1原材料
5.1.1废胎胶粉橡胶沥青
废胎胶粉橡胶沥青应符合第4部分的规定。
5.1.2集料
5.1.2.1粗集料
5.1.2.1.1粗集料除应符合JTGF40中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橡胶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应达到5级;
——当用于表面层时,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粉尘含量不应大于0.8%。
5.1.2.1.2当使用10型混合料时,碎石粒径在4.75mm~9.5mm之间,需增设7.2mm的控制筛孔。使用
S12档石料,其中7.2mm~9.5mm石料与4.75mm~7.2mm石料的重量比例应在1:1~2:1之间。
5.1.2.2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机制砂,并应符合JTGF40中的规定。在表面层使用3mm以下细集料时,应采用石灰
岩石料。
5.1.3填料
5.1.3.1橡胶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填料包括矿粉、水泥或消石灰。
5.1.3.2矿粉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JTGF40中的规定。当混合料中粗集料为中性或酸性石料
时,应采用水泥或消石灰代替矿粉;消石灰的掺量为矿料总质量的1%~3%,水泥可全部替代矿粉。
5.2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
5.2.1湿拌工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可采用密级配或开级配。密级配的设计孔隙率宜小于6%,开
级配的设计孔隙率宜大于18%。
5.2.2湿拌工艺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HM(W))级配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其参考范围符合表4
的规定。
7
DB11/T916—2012
表4湿拌工艺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HM(W))级配类型及其参考范围
单位为百分率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代号
26.5191613.29.57.24.75
ARHM20(W)10090~10077~8864~7647~59-25~35
ARHM16(W)10095~10077~8554~64-25~35
ARHM13(W)10095~10062~71-25~35
ARHM10(W)10095~10056~6625~35
ARHM7(W)10095~10058~68
ARHM5(W)10095~100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代号
2.361.180.60.30.150.075
ARHM20(W)18~2714~2110~177~135~104~8
ARHM16(W)19~2815~2211~189~147~115~9
ARHM13(W)20~2815~2312~1910~158~126~10
ARHM10(W)20~2815~2312~1910~158~126~10
ARHM7(W)25~3519~2815~2212~189~147~11
ARHM5(W)25~3520~2816~2313~1810~158~12
5.2.3湿拌工艺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HM(W)-O)级配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其参考范围符合
表5的规定。
表5湿拌工艺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HM(W)-O)级配类型及其参考范围
单位为百分率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代号
191613.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850-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生菜 2002-11-12
- DB62/T 839-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西葫芦 2002-11-12
- DB50/ 60-2002 重庆市生猪屠宰检疫技术规范 2002-12-01
- DB21/T 1220-2001 虹鳟鱼养殖技术规程 2001-10-24
- DB62/T 853-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莴笋 2002-11-12
- DB62/T 837-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辣椒 2002-11-12
- DB62/T 846-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菜豆 2002-11-12
- DB62/T 854-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草莓 2002-11-12
- DB50/ 59-2002 重庆市动物产地检疫技术规范 2002-12-01
- DB62/T 848-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油菜 20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