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277-2014 皖南花猪种猪选育技术规范

DB34/T 2277-2014 DB34/T 2277-2014 An instru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breeding of fine sows for Wannan flower pig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277-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29
实施日期
2015-01-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皖南花猪的猪场建设、基础猪群的组建和管理、选育和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皖南花猪品种选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黄山市乌金园养殖有限公司、黄山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黟县皖南花猪繁育 中心、休宁县蓝田镇老五皖南花猪养殖场、黄山市质量技术协会。
起草人:
程小发、李永胜、吴承武、蒋震华、李桂荣、吴双才、查琳。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277—2014

皖南花猪种猪选育技术规范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29发布2015-01-2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27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黄山市乌金园养殖有限公司、黄山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黟县皖南花猪繁育

中心、休宁县蓝田镇老五皖南花猪养殖场、黄山市质量技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小发、李永胜、吴承武、蒋震华、李桂荣、吴双才、查琳。

I

DB34/T2277—2014

皖南花猪种猪选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皖南花猪的猪场建设、基础猪群的组建和管理、选育和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皖南花猪品种选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DB34/T777安徽省种猪场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继代选育

从品种或系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猪群组成零世代基础群,通过闭锁群内基因随机配合,群内血统中等

程度的近交,使其后代与这一优秀个体保持较高程度的亲缘关系,提高群体基因的纯合度,得到较优的

基因组合并保持或积累其系祖的优秀品质,使群体具有共同祖先的优良特性。

4猪场建设

应符合DB34/T777的要求。

5基础群的组建和管理

5.1在安徽省南部的休宁县、歙县和黟县等原产地,对动物防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皖南花猪现存种猪群

的血缘进行分析,筛选出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优良的血缘。

5.2从2~5胎原种群中筛选出体型外貌明显具有皖南花猪品种特征特性、无遗传疾患、繁殖性能好、

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的个体组建基础群。引种应避开严寒和酷暑,选在春秋两季进行。引种前检疫

应符合GB16567的要求。

5.3基础猪群中个体健壮、血统清楚,血缘数不少于6个,群内公母猪比例宜维持1:5。

5.4采用闭锁-开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群体继代选育,一年一世代,允许世代交替,对核心群中性能表

现特别好的种猪,允许再留至下一世代,与后代一起共同组成新的核心群,更叠比例不宜超过20%。

1

DB34/T2277—2014

5.5种用公猪实行单栏饲养,种母猪怀孕后期应单栏饲养。种猪应配置饲料定时、定质、定量饲喂,

保证猪只采食正常、皮毛光滑、膘情适中、对外界反应敏感。种公猪性配种、种母猪哺乳时应适当增加

饲喂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