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782-2023 数字化协同工程 协同设计要求

GB/T 42782-2023 Digital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Collaborative design requirement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782-202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5-23
实施日期
2023-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6)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数字化协同工程中协同设计的分类、通用要求,以及对不同设计阶段、不同人员角色、不同专业、不同层级、不同域协同设计的详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机械产品数字化协同设计的应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思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点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工业工程(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广宇大成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厦门卡伦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辉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浙江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赛德力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易道信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
起草人:
邵晓东、王云锋、林郁、张鹏、马涛、陈运华、贺小鹏、刘海周、郑巨上、张红旗、程五四、赵博、袁磊、金涛、肖雷、杨传耀、孙乃杰、马春雷、赵富、蒋明霞、曹民智、王进皎、马志伟、陈志杨、刘俊龙、魏磊、左小飞、杨更新、仇云杰、赵玲刚、顾逸、钱鹏江、黄彩霞、李海兵、明志茂、孙谋、李峰西、邢振宏、江斌、王虎、赵迎芳、赵可沦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1.100.01

CCS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427822023

数字化协同工程协同设计要求

DiitalcollaborativeenineerinCollaborativedesinreuirements

ggggq

2023-05-23发布2023-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427822023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1

5协同设计分类……………2

5.1概述…………………2

5.2设计阶段的协同……………………2

5.3人员角色的协同……………………2

5.4专业的协同…………………………2

5.5层级的协同…………………………2

5.6域的协同……………2

6通用要求…………………2

6.1协同环境要求………………………2

6.2数据协同要求………………………3

6.3流程协同要求………………………3

7不同设计阶段的协同要求………………3

7.1协同设计的主要阶段………………3

7.2各阶段协同设计流程………………5

7.3各阶段设计任务与协同要求………………………8

7.4设计阶段间基于成熟度的协同……………………11

7.5不同设计阶段之间的协同要求……………………11

8不同人员角色的协同要求………………12

8.1协同设计的角色定义………………12

8.2人员角色的工作职责………………12

9不同专业的协同要求……………………13

9.1通则…………………13

9.2三维几何模型与仿真模型之间的协同……………13

9.3仿真模型与仿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