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890-2009 桑螟测报调查规范
DB51/T 890-2009 DB51/T 890-2009 Caterpillar moth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65.020.20
B16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890—2009
桑螟测报调查规范
Rulesforthe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Diaphaniapyloalis(Walker)
2009-03-05发布2009-03-10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890—200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越冬调查............................................................................1
4化蛹羽化进度调查....................................................................1
5发育进度调查........................................................................1
6成虫诱测............................................................................2
7螟害率调查..........................................................................2
8预测预报方法........................................................................2
9防治适期与指标......................................................................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桑螟幼虫、蛹分级特征.............................................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各代桑螟各虫态发生期及发育历期...................................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桑螟调查资料表册.................................................6
I
DB51/T890—2009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丽、封传红、马利、伍亚琼、罗晓莲、肖连康、王世刚。
II
DB51/T890—2009
桑螟测报调查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桑螟越冬调查、化蛹羽化进度、发育进度、成虫消长和螟害率的调查时间、调查方法
和调查数据记载的要求,提出了预测预报方法、防治适期与指标。
本规范适用于桑螟测报调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世代
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能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2.2发育进度
是指经历由卵发育至幼虫、蛹、成虫各个虫态的发育过程。
2.3发生期
是指各个世代(或各个虫态)所经历的时期。
3越冬调查
3.1调查时间
冬前越冬调查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冬后越冬调查在翌年桑螟化蛹前进行。调查每10d进行1
次。
3.2调查方法
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桑园类型各1块,每块桑园要求可查面积在667m2以上。用随机取样方法每类
型田标记桑树不少于20株,记载越冬虫量。若虫口少于50头,则调查株数在50株以上,并做好标记,将
树隙、蛀孔、株际表土、枯枝等处的活虫记数。待越冬后,对有标记的桑树进行冬后虫量调查。冬前以
每次调查中,查到老熟幼虫的最高虫量定越冬基数;冬后以查到的最高虫量定越冬存活头数。调查结果
记录于附录C表C1中。
4化蛹羽化进度调查
4.1调查时间
越冬结束后(一般自3月下旬起),每2d调查1次。
4.2调查方法
越冬代的调查可结合越冬调查进行。冬前、冬后分别分批从调查桑园中采回桑螟越冬老熟幼虫各200
头,分数个培养皿安放,置于养虫室内常温下进行观察。自翌年3月下旬起,每2d调查1次,将化蛹数、
羽化数、寄生虫数和分级蛹量分别记载于附录C表C2中。发生代调查从每代桑螟幼虫为害高峰日开始,
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桑园类型,分批采回桑螟老熟幼虫各200头,调查办法、记载方法同越冬代调查的
室内观察。
5发育进度调查
5.1调查时间
自越冬代产卵开始,每5d调查一次,直至10月底。
1
DB51/T890—2009
5.2调查方法
选择桑螟为害严重和当地有代表性的桑园类型,越冬代从4月初桑螟化蛹前,一般世代从幼虫孵化
盛期到成虫羽化盛末期结束,每5d调查一次。调查桑树不少于10株,如虫量少于60头,则增加调查株数。
分株调查各龄幼虫数量,并记录各龄幼虫数。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C表C3中。桑螟各龄幼虫分级特征及
蛹分级特征见附录A。
6成虫诱测
6.1诱测时间
自室内越冬代蛹羽化后开始。
6.2诱测工具
采用黑光灯或200W白炽灯,每天黄昏时开始全夜点灯诱蛾,次日早晨按雌、雄分别记载诱得蛾数,
同时记载当晚的气候状况。结果记入附录C表C4中。
7螟害率调查
7.1调查时间
在每代次危害高峰期后进行。
7.2调查方法
桑园类型按照防治、未防治两种情况,各选择一个面积667m2左右的桑园,作为被害情况调查园。
在每个被害情况调查园中,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取样数量不少于20株。检查桑树被害梢数和被害叶数,
调查结果记录到附录C表C5中。
8预测预报方法
8.1发生期预测
8.1.1发蛾高峰期预测。根据室内观察和诱蛾记载确定发蛾高峰期。当室内调查到桑螟羽化虫数达
60%,且灯光诱蛾量有较快增长时,此时可定为发蛾高峰日,加上常年桑螟同期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即
可推算出以后各世代的发生期。
8.1.2分龄分级预测。根据田间幼虫发育进度和室内化蛹进度调查结果,参考气象预报,加上相应的
虫态历期,即可预测发蛾期或防治适期。方法是根据记载各龄幼虫、各级蛹占其总数的百分率,然后从
最高发育级向下依次逐级(龄)累加,计算百分率。调查日期加上累加百分率达15%~20%、45%~50%、
80%~85%的蛹级(或虫龄)至羽化尚需的发育天数,即为发蛾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推算得到发
蛾高峰日再加上至下代二龄幼虫历期即为防治适期。
8.2发生量预测
根据田间幼虫发育进度调查,计算化蛹高峰日的田间虫口基数;根据室内化蛹进度观察,统计蛹的
存活率和成虫羽化率,预测当代发生蛾量;根据灯光诱蛾,调查蛾的性比,参考各代蛾产卵量,根据当
时气候条件下的卵孵化率、天敌数量和桑树生长状况预测下代幼虫的发生数量。
8.3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各代灯下蛾量和幼虫虫量,结合当时气象条件、桑树生长状况、天敌数量以及历年桑螟发生消
长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桑螟在当地的未来发生趋势。
9防治适期与指标
9.1防治适期
二龄幼虫高峰期即为防治适期。
9.2防治指标
大田随机调查20株桑树,当折合每667m2虫量达800~1000头的桑园定为防治对象田。
2
DB51/T890—2009
3
DB51/T890—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桑螟幼虫、蛹分级特征
A.1桑螟各龄幼虫特征
一龄:体长2-3mm,各胸腹节无黑色毛片。
二龄:体长5mm,各胸节和第1腹节气门上线各出现一对毛片。
三龄:体长8mm,胸腹节气门上线各一对称明显毛片外。原毛片上下,又出现一点对称毛片。
四龄:体长13mm,各胸腹节均出现毛片。
五龄:体长24mm,各节毛片与四龄相同,但体长明显增长。
A.2桑螟蛹分级特征
1级:初蜕皮化蛹,整个蛹体青绿色。
2级:复眼混浊透明状,腹面观,胸和附肢部分青绿色。
3级:复眼棕色,腹面观,除附肢外,其他青绿色。
4级:复眼深褐色,附肢间沟纹色加深,附肢部分呈棕褐色,腹节间棕褐色。
5级:复眼黑色,翅点(翅纹)明显。
4
DB51/T890—200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各代桑螟各虫态发生期及发育历期
B.1各代桑螟各虫态发生期
(单位:天)
世代/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全代
一代4下~5上5上~5下5下~6上6上~6上4下~6上
二代6上~6中6中~6下6下~7上7上~7上6上~7上
三代7上~7中7中~7下7下~7下7下~8上7上~8上
四代7下~8上8上~8中8中~8下8下~8下7下~8下
五代8下~8下8下~9中9中~9下9下~9下8下~9下
六代9下~9下9下~10中(越冬)4上~4下(翌年)4下~4下9下~4下
注:四川,资中
B.2各代桑螟各虫态发育历期
(单位: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0629.5-1995 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文件管理制度设计文件的管理 1995-04-22
- QB/T 2593-2003 心电图纸 2003-09-13
- HB 6909-1994 数控铣床用六齿莫氏锥柄粗加工立铣刀 1994-06-01
- JB/T 3411.115-1999 7:24锥柄带纵键端铣刀杆 尺寸 1999-05-20
- QJ 2456-1993 制导雷达抗干扰技术要求 1993-03-20
- JB/T 5365.1-1991 铸造机械清洁度测定方法 重量法 1991-06-22
- GA 398.17-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7部分:报案、发案、受害单位行业分类代码 2002-11-22
- QB/T 2745-2005 烹饪黄酒 2005-07-26
- HB 2439-1979 加工模具用锥柄两齿锥形立铣刀 D=20~44mm 1980-01-14
- YS/T 555.9-2006 钼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铋量的测定 200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