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272-2014 包装 能量回收率 计算规则和方法

GB/T 31272-2014 Packaging—Rate of energy recovery—Definition and method of calcul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1272-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0-10
实施日期
2015-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燃包装废弃物能量回收率计算的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可燃包装组分或辅助物的能量回收率计算,如纸、纸板、塑料、铝(厚度小于50 μm)和木材等。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江苏彩华包装集团公司、上海东王子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市华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泸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青岛永昌塑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远德、石学强、吴海娇、孙宏、杨伟、高学文、朱亮、刘向、赵金松、周洋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E臼55.020

A80

道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272-2014

包装能量回收率计算规则和方法

Packaging-Rateofenergyrecovery-Definitionandmethodofcalculation

2015-05-01实施

2014-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也士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Q(.~

GB/T3127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z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

究所、江苏彩华包装集团公司、上海东王子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市华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泸州市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所、青岛永昌塑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远德、石学强、吴海娇、孙宏、杨伟、高学文、朱亮、刘向、赵金松、周洋。

I

GB/T31272-2014

91

本标准技术内容支持GB/T16716.62012《包装与包装废弃物第6部分:能量回收利用》。

包装废弃物的能量回收是包装全生命周期之内回收利用方法之一。本标准提出了基于测量点的包

装废弃物能量回收率计算的规则和方法。按区域统计和计算的包装废弃物能量回收率是该区域设计建

造垃圾焚烧设施的重要依据。本标准推荐的可燃包装废弃物修正系数的抽样和测定方法可用于垃圾焚

烧企业的“进厂原料”检验。

II

GB/T31272-2014

包装能量回收率计算规则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燃包装废弃物能量回收率计算的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可燃包装组分或辅助物的能量回收率计算,如纸、纸板、塑料、铝(厚度小于

50µm)和木材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156一2010包装包装与环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3156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3156-201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能量回收率rateofenergyr配ove叮

在限定的区域和时间段内,经过分类收集的可燃包装废弃物与其同类的、投放市场的一次性包装和

替换重复使用包装中失效的包装〈减去少量丢失的包装〉的质量比。

3.2

垃圾燃料refusederivedfuel;RDF

经过预先处理,使其更适合于做燃料的废弃物。

[GB/T23156一2010,定义5.2.5]

3.3

包装燃料packagingderivedfuel;PDF

对分散的、主要由包装废弃物组成的物品进行分类收集之后获得的可燃物品。

[GB/T23156-2010,定义5.2.6]

3.4

初级原材料primaryrawmaterial

从未加工成为任何形式的最终产品的材料。

3.5

二级原材料secondaryrawmaterial

来源于废弃产品和剩余料可做为原料的再生材料,不包括初级生产过程产生的剩余料。

4计算规则

4.1能量回收率计算应按常用主要包装材料分类。采集数据的测量点依据第6章给出的包装材料总

GB/T31272-2014

流程图的标示。

4.2能量回收率应按测量区域计算。销售到测量区域以外的包装应按本区域的回收率计算。除非另

有规定,测量区域的回收率不应包括从其他地区输入的包装。

4.3能量回收率应按时间段(月、季度或年)计算,每个计算数据应在该时间段内从测量点采集。

4.4长期储存或销售到测量区域以外可能经历较长时间的包装,用焚烧厂提供的同类产品的数据

计算。

5计算方法

5.1能量回收率

计算方法依据图1。能量回收率是全过程流量比率。其分子是分类收集的可燃包装废弃物总量,

分母是投放市场的一次性包装和正常替换重复使用包装中失效的包装(例如破损的木托盘或塑料周转

箱)。

能量回收率re按式(1)计算:

r.-f;….(1)

eα+卢-Y

式中:

re-一能量回收率;

f;-一一用于能量回收的包装废弃物总量F

α←一投放市场的一次性包装z

卢←一投放市场并且用过一次的可重复使用包装;

γ一一少量丢失的包装。

注zY是不能收集的包装废弃物,在总流程图1中将其定义为少量丢失的包装。一般情况Y的数量很少,在计算中

可以简化。当Y数值较大,尤其是出现逐步增加的趋势时,应进一步评估和完善该测量区域的管理体系,除非

其中的某些废弃物另有用途.

5.2包装废弃物总量

当包装废弃物是测量区域中垃圾燃料CRDF)的一部分时,总输入量ε应包含这些量。因此,E是能

量回收过程的总输入量。ε按式(2)计算z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