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CPA 009-202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线路规划指南

T/HCPA 009-2025 Heritag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route planning guideline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HCPA 009-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7-16
实施日期
2025-07-23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华夏文化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遗研学路线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路线设计流程、教育活动安排、安全管理、反馈评估及实施与推广的要求和操作指引。标准强调明确化与细则化,通过实践性、可操作性的指引,为组织方和执行方提供可落地的执行路径。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以非遗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与实施,包括中小学、大学及社会团体组织的非遗研学活动,也可为非遗主题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或社会机构开展的相关活动提供参考;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系统框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以非遗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包括中小学、大学及社会团体的校外实践,以及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标准强调文化尊重、教育性、参与性、安全性和创新性,融入新技术应用(如VR/AR),并引用GB/T 10001.1—2023、GB/T 15971—2023等规范,确保可操作性和标准化执行。1. 范围与规范性引用- 范围:涵盖术语定义、设计原则、路线设计流程、教育活动安排、安全管理、反馈评估及实施推广的全链条要求,提供可落地指引。- 规范性引用:包括GB/T 10001.1—202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5971—2023(导游服务规范)、GB/T 31385—2015(旅行社服务通则)、GB/T 31710.1—2015(休闲露营地规范)、LB/T 004—2013(旅行社国内旅游规范)和LB/T 054—2025(研学旅游服务要求)。2. 术语与定义定义核心概念,包括:-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实践及传统手工艺。- 研学旅行(Study Tour):研究性学习与旅行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非遗研学(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our):以非遗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活动。- 其他:路线设计、传承人、关键节点、新技术应用、安全预案、评估指标等,确保术语统一。3. 设计原则强调五项原则:- 文化尊重:忠实呈现非遗,避免商业化;签订知识产权协议;融入社区生态。- 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制定可衡量目标;采用游戏化、沉浸式教学。- 参与性与互动性:设置动手实践、传承人交流、小组合作。- 安全性与可行性:风险评估、应急预案;考虑年龄、体能、资源。- 创新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同济大学文创元宇宙(上海)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青海省黄南州文化旅游协会、青海省同仁市热贡唐卡艺术博物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北京颂雅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十二律(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中数链(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瞳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列思特艺术品修复与保护(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吉祥百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文保(海南)文物修复保护有限公司、青海省同仁金谷热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凯瑞伟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吉祥大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宋联可点茶工作室、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青海省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有限公司、金钉耙设计(广州)有限公司、星多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成都盘破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室、北京观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长沙子木风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起草人:
常月红、安夙、周晓英、秦丽莉、余艳梅、张秀梅、陈月兰、钟锦立、董明飞、宋联可、张睿、乔旭、李荣坤、臧志彭、陈凯、黄河、吴彦子、高岩、蔡晨光、刘睿喆、桂立新、王雪瑞、连劲鹤、沈倩如、王吟、李杨、黄嫄、黄晓茵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