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34-2009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11/T 634-2009 Electrical System Prot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634-2025 |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634-2009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2-06
实施日期
2009-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气象局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100

M04

备案号:24640-2009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634—2009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inspectioncodeforlightningprotection

systemofbuildingelectronicsystems

2009-02-06发布2009-08-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634—2009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2

5检测方法..........................................................................................................................................................8

6检测数据整理和判定......................................................................................................................................9

7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9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雷区LPZ................................................................................................................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接线形式和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的选择......................................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f..............................................................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电子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电力电缆的间距........................................................13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电子系统防雷检测常用仪器.....................................................................................15

附录F(规范性附录)检测数据记录表.........................................................................................................16

附录G(规范性附录)检测报告....................................................................................................................21

附录H(规范性附录)防雷整改意见............................................................................................................22

I

DB11/634—2009

前言

本标准的第4.2.1.2条、4.2.2.2条、第4.3.1.4条、第4.3.2.4条、第4.5.1.4条、第4.5.2.5条、第

4.6.1.1条、第4.6.1.4条、第4.6.1.9条、第4.6.1.10条、第4.6.2.1条、第4.6.2.4条、第4.6.2.9条、

第4.6.2.10条为强制性条文,其余条文为推荐性。

本标准包含7章,7个附录。其中附录A、B、C、D、F、G、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起草。

主要起草人:宋平健,宋海岩,李银生,钱慕晖,轩京平、王长龙、李如箭,李亚奇、刘桂芳、李

谡、刘仲凯、王媛媛、丁国强、刘砚军、张磊,李国伟。

本标准为2009年首次发布。

I

DB11/634—2009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整理和判定、

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性能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

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idtIEC60364-5-53:2001A1:2002)

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

测量(idtANSI/IEEE81:1983)

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idtIEC

61643-12:2002)

GB18802.331—2007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31部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规范(idt

IEC61643-331:2003)

GB/T19663—2005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

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4—2008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idtIEC62305-4:2006)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QX2—2000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电子系统electronicsystem

1

DB11/634—2009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电力电子装置等)

构成的系统。

3.2

电子系统防雷装置LPSofelectronicsystem

由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雷击电磁脉冲(LEMP)防护措施组合构成,用于保护电子系统的

防雷装置。

3.3

保护模式modeofprotection

SPD保护元件可以连接在相对线、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这些连接方式称作保护

模式。

[GB18802.1中3.7定义]

3.4

等电位连接带equipotentialbondingbar

EBB

其电位用来作为共同参考点的一个导电带,需要接地的金属装置、导电物体、电力和通信线路及其

他物体可与之连接。

[GB/T19663-2005中5.9定义]

3.5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水平ratedimpulsewithstandvoltagelevel

UW

由制造商对设备或其某一部件认定的冲击耐受电压,表征其规定的对过电压抗冲击能力。

注:本标准仅考虑带电导体和地之间的耐受电压(GB/T16935.1)。

[GB/T21714.4-2008中3.6定义]

3.6

直流参考电压direct-currentreferencevoltage

Ures(1mA)

限压型SPD通过1mA直流电流时的电压。

3.7

泄漏电流Ieakagecurrent

Iie

除放电间隙外,SPD在并联接入线路后所通过的微安级电流。在测试中常用0.75倍的直流参考电

压进行。

注:泄漏电流是限压型SPD劣化程度的重要参数指标。

3.8

修约间隔roundinginterval

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

注: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

例2: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数位。

[GB/T8170-2008中2.2定义]

4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

4.1建筑物

2

DB11/634—2009

4.1.1检测内容

4.1.1.1查阅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检查并确认报告的有效期。确认该建筑物的

防雷类别及所采取的防直击雷措施、防侧击措施及接地电阻值。

4.1.1.2检查与电子系统相关的金属线槽及水暖、消防等金属管道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隔离或等电位

连接措施,并测试其连接电阻值。

4.1.1.3记录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高度、总层数及电子系统机房所在的楼层数和机房面

积。

4.1.1.4绘制机房内电子设备、配套设备、金属线槽、金属管道、外窗、结构柱及外墙的平面示意图。

4.1.2技术要求

4.1.2.1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的有效期应符合GB/T21431-2008规定的检测周期

的要求。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防直击雷措施、防侧击措施、接地电阻值应符合GB50057-1994规定的

要求。

4.1.2.2与电子系统相关的金属线槽及水暖、消防等金属管道除在进入建筑物处实施总等电位连接外,

在进入或穿过机房时应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连接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

4.2接闪器

4.2.1检测内容

4.2.1.1检查保护室外电子设备、天线所采用接闪器的类型、安装方式、材料、规格。

4.2.1.2测量接闪器的高度、被保护设备的高度、被保护设备与接闪器之间的水平距离。

4.2.2技术要求

4.2.2.1保护电子设备、天线的接闪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应分别符合GB50057-1994中3.5.4及6.4.3,

GB50343-2004中5.3.2、5.4.2及5.4.3,GB50311-2007中7.0.1、7.0.2,GB50200-1994中2.9,

GA/T670-2006中5.1、5.2、5.3及7.1的要求;接闪器的材料及规格应符合GB50057-1994中的规定。

4.2.2.2按本标准第5.3条的方法,计算并确定保护电子系统室外设备、天线的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电子系统室外设备、天线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即位于LPZ0B区内,防雷区的划分见附录A。

4.3引下线及接地

4.3.1检测内容

4.3.1.1检查引下线的设置、材料、规格及与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4.3.1.2检查引下线、接地装置的施工工艺。

4.3.1.3对于采用共用接地的外部防雷装置,应测量引下线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

值。对于采用独立接地的外部防雷装置,应测量引下线的接地电阻值。

4.3.1.4对于采用自身外金属体作接闪器的电子设备,除应检查外金属体的规格外,还应检测金属体

的接地电阻值或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连接电阻值。

4.3.1.5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首次检测时,还应检测以下内容:

——垂直接地极的材料、规格、长度、布设间距;

——水平接地体的材料、规格、敷设长度、埋地深度;

——各连接点的焊(压)接工艺及防腐措施。

4.3.2技术要求

4.3.2.1引下线、接地装置的位置设置、材料、规格应符合GB50057-1994中的规定。安装在建筑物

上的避雷塔(针)应在两个不同方向设置引下线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连接。

4.3.2.2引下线、接地装置施工焊接要求为: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的搭接焊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

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扁钢的搭接焊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

4.3.2.3共用接地装置或独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的要求。引下线与接

地装置之间连接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1Ω。

3

DB11/634—2009

4.3.2.4对于采用自身外金属体作接闪器的电子设备,当其内部无易燃物时,外金属体的厚度不应小

于1mm;当内部有易燃物时,外金属体的厚度不应小于4mm或另设置接闪器。外金属体与防雷装置之间

的连接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

4.3.2.5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长度、间距、埋地深度、焊(压)接工艺及防腐措施应符合GB50057-1994

的要求。

4.4屏蔽与安全距离

4.4.1检测内容

4.4.1.1检查电子系统所处空间的屏蔽措施。

4.4.1.2测量电子设备距离建筑物外墙、外窗、结构柱的安全距离。

4.4.1.3按本标准5.4的方法,测量电子设备所处空间内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管(槽)、设备金

属外壳、外墙金属窗或外窗金属屏蔽体的等电位连接电阻值。

4.4.1.4检查室外电子设备线缆的屏蔽措施,测量屏蔽体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等电位连接电阻值。

4.4.1.5对屏蔽有特殊要求的机房,应查阅相关资料或检测机房六面金属屏蔽体的设置位置、材料、

规格、连接工艺等。

4.4.2技术要求

4.4.2.1电子设备所处空间的金属外窗或外窗金属屏蔽体应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二处。

4.4.2.2电子设备摆放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057-1994的要求。

4.4.2.3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管(槽)、设备金属外壳、外墙金属窗或外墙窗户金属屏蔽体与等

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

4.4.2.4处于建筑物顶部或建筑物附近区域的电子系统线缆应在金属槽或金属管内敷设,屏蔽体与建

筑物防雷装置之间的连接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

4.4.2.5对屏蔽有特殊要求的机房,金属屏蔽体的位置、材料、规格、连接工艺等应满足设计文件的

要求。

4.5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

4.5.1检测内容

4.5.1.1检查机房等电位端子板(或电子系统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外露结构钢筋)的设置。

4.5.1.2检查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型式、材料及规格、安装方式及安装工艺。

4.5.1.3检查等电位连接网络与等电位端子板(或电子系统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外露结构钢筋)

的连接状况。

4.5.1.4测量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建筑物防雷接地、机房电源保护接地(PE)、系统工作接地、

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之间的连接电阻值。查阅建筑物的建设资料及机房建设资料,确定相邻接地装置

之间电气连接关系。

4.5.1.5测量室外电子设备金属外壳与共用接地装置之间的过渡电阻。

4.5.1.6按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型式,检测以下部位与等电位连接带(或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连

接电阻值:

——等电位连接带(不少于二点);

——等电位连接网格(不少于四点);

——配电柜(盘)内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属导体;

——UPS及电池柜金属外壳;

——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

——设备机架、金属操作台;

——机房内消防设施、其他配套设施金属外壳;

——线缆的金属屏蔽层;

——光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

4

DB11/634—2009

——金属线槽;

——配线架;

——防静电地板支架(机房对角线抽测至少五点);

——金属门、窗、隔断;

——金属水管、暖气管、气体消防金属管道等。

4.5.1.7检查各设备与等电位连接网络(或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接地线的材料、规格、长度及安装

工艺。对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的机房还应检查不等长设备接地线的条数。

4.5.1.8测量埋地电缆金属屏蔽层或金属保护管接地电阻,测量埋地电缆金属屏蔽层或金属保护管与

防雷装置之间的过渡电阻。

4.5.1.9弱电竖井内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检测参照本标准4.5条执行。

4.5.2技术要求

4.5.2.1机房应设置等电位端子板(或电子系统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外露结构钢筋等),等电位端

子板的规格、材料应符合GB50343-2004的要求。

4.5.2.2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型式为M型或S型。工作频率在MHz级及以上的数字电路且网络

拓扑范围较大的电子系统,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结构;工作频率在数百kHz级及以下的模拟电路且

网络限定于较小范围的电子系统,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结构。

4.5.2.3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工艺要求应符合GB50343-2004中5.2、6.4的要

求。

4.5.2.4等电位连接网络与等电位端子板(或电子系统接地干线、接地预埋件、外露结构钢筋)的连

接电阻值不应大于0.01Ω。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