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198-2022 中小学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技术规范
DB32/T 4198-20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norovirus clusters and outbreak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中小学等场所开展调查处置工作。托幼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的诺如疫情防控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
2022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 起草人:
- 陆兵、焦建栋、施超、沈元、陆明艳、石平、陈晓峰、鲍倡俊、艾静、张华君、蔡群、陈玉均、冯玮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50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198—2022
中小学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
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norovirusclustersandoutbreaksinprimaryand
secondaryschools
2022-01-28发布2022-02-2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419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调查处置.............................................................................2
5预防控制措施.........................................................................5
附录A(资料性)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各类登记表..................................7
附录B(资料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9
附录C(规范性)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及环境消毒方法.......................................11
I
DB32/T419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兵、焦建栋、施超、沈元、陆明艳、石平、陈晓峰、鲍倡俊、艾静、张华君、
蔡群、陈玉均、冯玮。
II
DB32/T4198-2022
中小学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调查和控制处置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
性和暴发疫情的中小学等场所开展调查处置工作。托幼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
或场所的诺如疫情防控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699人群聚集场所手卫生规范
WS/T772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疑似病例suspectedcases
24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者。
3.2
诺如病毒感染临床诊断病例clinicallydiagnosedcasesofnorovirusinfection
在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符合3.1且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3.3
诺如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病例laboratorydiagnosedcasesofnorovirusinfection
符合3.1或3.2且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阳性,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抗原检测阳性的病例。
3.4
诺如病毒携带者noroviruscarriers
依据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携带定义,诺如病毒病原携带者为粪便或肛拭子标本经诺如病毒核酸
检测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体征者。
3.5
1
DB32/T4198-2022
重点病例keycases
在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的首发病例/指示病例、重症病例、住院病例、发病厨工和教
师职工等。
3.6
对照control
在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与病例同学校、同班级(宿舍、工种)、同性别的健康个体。
3.7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norovirusclusters
3天内,同一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5例及以上20例以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
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3.8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norovirusoutbreaks
7天内,同一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2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
实验室诊断病例。
4调查处置
4.1疫情发现、核实和报告
4.1.1中小学等场所发生呕吐和/或腹泻且达到WS/T772规定的传染病症状预警指标时,应2小时内以
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4.1.2属地疾控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开展调查,根据疫情流行病学(三间分布情况)、病例的临
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对疫情进行核实。
4.1.3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或出现1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
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4.2流行病学调查
4.2.1基本信息与相关因素调查
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人口信息等基
本情况,建筑分布、环境状况(通风、清洁状况、宿舍情况)、卫生条件、水或食物供应、教学活动等
相关情况。
4.2.2病例搜索
调查人员根据病例定义(3.1或3.2或3.3)通过查阅晨(午)检记录、缺课登记表、医务室门诊日
志、医疗机构就诊记录、学生主动上报、电话等方式进行病例搜索,必要时可逐个入班级主动搜索病例。
4.2.3病例调查
4.2.3.1每起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均应填写《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登记一览表》,参见附录A。
2
DB32/T4198-2022
4.2.3.2每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要至少进行10例病例和10例对照的个案调查,填写《诺如病毒感
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参见附录B。
4.2.2.3重点病例均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3卫生学调查
4.3.1食源性卫生学调查
食源性卫生学调查应包括:
a)疫情发生机构内供食堂日常运作管理模式、食堂数量和布局、供应餐次和食谱、供应范围、食
品从业人员岗位、资质和数量等;
b)凉菜、贝类等高风险食品的备餐流程,包括原材料、配方、加工用水、加工过程、保存条件、
运输和销售等。
4.3.2水源性卫生学调查
水源性卫生学调查应包含以下内容。
a)生活饮用水的来源(包括市政自来水、小型集中供水、河水、井水、桶装水、直饮水等)、供
应范围和频次等。如为二次供水,调查二次供水的方法、频次等。
b)水管网近期水管网破损、维修情况,和厕所管道有无交叉污染。
4.3.3人传人卫生学调查
人传人卫生学调查内容应包括:
a)调查场所被病例粪便、呕吐物污染情况,直接接触排泄物的人员、或在排泄物附近活动人员的
发病情况;
b)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及周边环境通风和清洁卫生现况,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设施等
配备及使用情况;
c)污染场所清洁消毒情况;病例的手卫生习惯;
d)病例发病后隔离治疗情况;
e)清洁人员在处理排泄物过程中是否有防护(戴口罩、手套等),清洁用品是否经常进行消毒等。
4.4标本采集和检测
4.4.1采样要求
采样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a)宜采集病例发病3天内样本;
b)若病例在10例以下,应全部采集,病例在10例以上,至少采集10例;
c)采集对象为病例(优先选择重点病例)、对照和食品从业人员,同时填写附录A中表A.2;
d)根据疫情调查需要,可采集可疑水、食品和环境等标本,同时填写附录A中表A.3。
4.4.2病人、对照和食品从业人员标本的采集
4.4.2.1粪便标本
每份标本5g或5ml以上,应直接放置于清洁、无菌、干燥的密闭容器内。
4.4.2.2肛拭子标本
3
DB32/T4198-2022
采样拭子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后插入肛门内2cm~3cm处,再轻轻旋转拔出,立即放入含有3ml~
5ml病毒保存液的外螺旋盖采样管中,弃去尾部,旋紧管盖。合格的肛拭子上应有肉眼可见的粪便残渣
或粪便的颜色。
4.4.2.3呕吐物标本
每份标本采集5g或5ml以上,应直接放置于清洁、无菌、干燥的密闭容器内。
4.4.3食品和环境标本的采集
4.4.3.1食品样
食品采样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集可疑剩余食品,同时尽量采集可疑食品的同批次未开封的食品。如无剩余食品可用灭菌生
理盐水洗涤盛装过可疑食品的容器,取其洗液送检。
b)整个采样过程需严格无菌,样本放入无菌容器中,避免交叉污染。食品样品采集量一般在200g
或200ml以上,不足的应全部采集。各类食物采集方法为:
1)固体食品一般用无菌刀具或其他器具切取,但生鲜食品采样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形态完
整;
2)冷冻食品应保持冷冻状态运送至实验室;
3)液体食品采样前应进行搅动或振动,用无菌器具进行转移。
4.4.3.2水样
采集1L以上,桶装水、瓶装水等直接采集原包装,自来水应以无菌容器采集。
4.4.3.3环境涂抹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5960-1986 尼龙嵌件六角凸缘锁紧螺母 1986-04-14
- HB/Z 227.11-1992 机载设备制造工艺工作导则 工艺纪律 1993-02-22
- SJ/T 11038-1996 电子玻璃软化点的测试方法 1996-11-20
- HG/T 20703.1-2000 材料专业职责范围与设计各阶段的任务 2000-11-22
- HB 5038-1992 镍镀层质量检验 1992-10-04
- SJ/T 9508.7-1993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天线放大器质量分等标准 1993-03-29
- HB 2838-1976 快换夹头 d=18~60 1978-05-24
- JB/T 7531-1994 旋压件设计规范 1994-12-09
- HG 21537.1-1992 碳钢填料箱(PN0.6)(附编制说明) 1993-06-14
- SHS 04551-2004 1433-Z06丝束冷却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