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071-2020 行政执法工作规范

DB3308/T 071-2020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work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8/T 071-2020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9-29
实施日期
2020-10-29
发布单位/组织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60

A90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071—2020

行政执法工作规范

2020-09-29发布2020-10-29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071—2020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总体目标.............................................................................................................................................................1

4基本要求.............................................................................................................................................................1

5文明执法.............................................................................................................................................................2

6柔性执法.............................................................................................................................................................2

7公正执法.............................................................................................................................................................3

8公开执法.............................................................................................................................................................3

9规范执法.............................................................................................................................................................3

10高效执法...........................................................................................................................................................7

11便民执法...........................................................................................................................................................7

12廉洁执法...........................................................................................................................................................7

13信用监管...........................................................................................................................................................7

14执法评议...........................................................................................................................................................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规范性用语示例............................................................................................................9

附录B(资料性附录)行政执法流程图..........................................................................................................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行政执法文书参考样式......................................................................................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行政执法考核指标指引..............................................................................................23

参考文献...............................................................................................................................................................26

I

DB3308/T071—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衢州市司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衢州市司法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方大标准信息有限公司、衢州

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胜斌、张德华、郑慧望、余子英、陈群、陈旭文、王丽英、刘明、占里忠、

梁素梅。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衢州市司法局负责解释。

II

DB3308/T071—2020

引  言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

府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和“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

市”目标,以高站位、强定力、实举措、大力度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全

市积极探索用“良法”推动“善治”,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综合运用法治思维、

礼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主动用法、依法维权的良好

法治文化和法治氛围。

III

DB3308/T071—2020

行政执法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行政执法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文明执法、柔性执法、公正执法、公开执法、

规范执法、高效执法、便民执法、廉洁执法、信用监管、执法评议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衢州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合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体目标

3.1创新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以“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作为落脚点和发力点,创新宣传教育、服务在

先、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等为支撑的行政执法模式,形成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径、新机制、新

方法。

3.2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素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督促执法人员精练业务技能,加强行政执法

人员的资格认证、资格管理,打造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过硬、高效规范的行政执法队伍。

3.3营造有礼执法社会氛围。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法治宣传教育传播体系,教育引导广大

群众形成自觉守法、主动用法、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法治氛围。

3.4打造有礼执法工作品牌。围绕服务、监管、维权、执法上的“有礼”举措和行为规范方面,总结

衢州经验和特色,打造“有礼执法”工作品牌。

4基本要求

4.1执法主体

4.1.1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单位应具有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并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需委托执法的,应具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被委托组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

的条件,以委托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应超越委托权限或转委托。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应委托。

4.1.2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培训、考核、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等制度。

4.1.3应建立普法常态化机制,根据“谁执法谁普法”原则,采取专题讲座、图板展示、微信公众号

专栏、法律咨询、执法微体验、发放普法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法普法工作。

4.2执法人员

4.2.1应通过执法证件资格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

4.2.2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熟悉法规、政策、标准,熟练掌握各项执法技能。

1

DB3308/T071—2020

4.2.3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保持公正、廉洁、文明的执法队伍形象。

4.2.4应依法配备执法人员,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应不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

证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4.3办案场所

4.3.1应科学规划办案场所,能满足调查询问、听证、调解等工作和服务需求。

4.3.2应设置对外接待场所、调查询问室、会议室、档案室等功能区域,安装可录音的视频监控,鼓

励打造指挥研判、案件管理、执法办案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中心。

4.3.3应在功能区、办公室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功能标示牌和统一的标识导向系统,将人员信息、工

作规范和流程、管理制度等内容上墙公开。

4.3.4应定人、定时、定责,做好行政执法场所公共区域卫生、功能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4.4设施设备

4.4.1应配备执法工作所需的执法车辆及执法装备,执法装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a)办公设备:电脑、扫描仪、投影仪、碎纸机等;

b)通讯装备:数字对讲机等;

c)调查取证设备:照相机、录音笔、执法记录仪等;

d)网上办案设备:移动执法终端等;

e)个人辅助性执法装备:安全帽、防护目镜、反光背心、警示牌等。

4.4.2应根据办案场所实际情况配置冷热饮水机、手机充电等便民设施。

4.4.3应对执法车辆和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制定借还管理制度。

5文明执法

5.1着装规范

5.1.1应保持仪容仪表整洁。男性不留长发、大鬓角、卷发、剃光头、蓄胡须、戴花式墨镜。女性不

化浓妆、留长指甲、染指甲、披散长发。

5.1.2应按规定着装,正确佩带执法标志标识、携带相关证件,并系好衣扣、领扣、袖扣,不应袒胸

露怀、卷裤腿,不佩戴与工作无关的标志、徽章、饰品。

5.2举止规范

5.2.1应保持站姿、走姿、坐姿规范,不交头接耳,不勾肩搭背,不翘腿、抖腿。

5.2.2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执法时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酗酒。

5.3用语规范

5.3.1应掌握文明用语,在执法时不应对当事人使用粗俗、歧视、侮辱及威胁等语言,规范性用语示

例见附录A。

5.3.2宜使用普通话,在执法时结合当事人实际情况可使用方言进行沟通。

6柔性执法

2

DB3308/T071—2020

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鼓励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度,对首次、轻微且未造成明显危

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实行柔性执法。

a)对有违法苗头的事件,采取提醒、建议、辅导、规劝等非强制手段让执法对象及时纠正;

b)对违法情形轻微的情况,给予执法对象法定范围内自我纠错的空间,通过说服教育和劝诫帮助

执法对象及时纠错改正;

c)不应采取“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钓鱼执法”和“选择执法”。

示例:交警部门推出外地车来衢违禁首次免罚、运输民生鲜活产品车辆轻微违法不罚等措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劝导,当事人如主动承认并改正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

7公正执法

7.1应制定部门统一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明确全市范围内同一违法行

为适用统一的裁量基准,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a)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b)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等内容。

7.2应加强对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力度和执法能力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正确使用自由裁量

权的能力。

8公开执法

8.1公开内容

应将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主动公开。包括执法主体及执法机构名称、执法人员、执法依据、执法程

序、执法结果、随机抽查清单、救济途径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8.2公开要求

8.2.1公开机制

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发布、撤销、更新等机制,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行政执法公开工作的监督检

查。

8.2.2公开途径

应建立执法信息公开渠道,遵循公正公平、真实准确、及时便民的原则,通过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

体、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手机短信、语音咨询等方式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8.3公开时限

8.3.1行政处罚决定应在作出或变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原行

政处罚决定被依法撤销、确认违法或要求重新作出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撤下在互联网上

公开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并作出说明。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满5年的,应从互联网撤下。

8.3.2其他公开信息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等要求,做好及时公开、撤销、更新。

9规范执法

9.1流程规范

3

DB3308/T071—2020

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流程图见附录B。

9.1.1行政检查

9.1.1.1检查登记

制作《行政检查登记表》,记录当事人基本情况、检查人员,简要情况、行政检查内容、承办人意

见和审批意见等。

9.1.1.2现场检查与处理

现场检查与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依法检查并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样式见附录C,记录现场检查起止时间、地点、

检查内容、被检查人基本情况等,并由检查人或见证人签名,被检查人不在场或拒绝签名的,

检查人员应在记录中注明;

b)进行检查后,应责令整改的,按规定出具《责令改正通知书》,样式见附录C;需采取扣押、

扣留、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出具相关文书进行;需进行行政

处罚的,按行政案件一般程序进行办理;

c)将检查过程、相关信息进行留痕。

9.1.1.3复查

对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的,检查单位组织复查并做好《整改复查意见书》记录,样式见附录C。

9.1.2行政处罚

9.1.2.1立案

接到投诉举报或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后,应及时立案,并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

9.1.2.2调查取证

调查取证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应由两名以上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进行,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

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并在执法文书上记载和确认;

b)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应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c)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应有法律依据,并按法定条件和程序实施;需要解除

的,应及时依法解除。

9.1.2.3审查、决定

审查、决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a)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b)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集体讨论决定;

c)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书面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

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等权利。符合听证条件且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按听证程序组织听证

做好听证记录;

d)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对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进行复核,并说明是否采

纳的理由,形成书面记录。

e)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

4

DB3308/T071—2020

注: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9.1.3行政强制

9.1.3.1行政强制措施

9.1.3.1.1审查批准

审查批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应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b)情况紧急,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根据情形应在24小时内或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

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立即

解除;

c)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应作出书面的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并送达当事

人。

9.1.3.1.2通知到场

应以书面或其他方式通知当事人到达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现场。当事人不到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现场

的,应邀请见证人到场。

9.1.3.1.3现场实施

现场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