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399-1993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与X.25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GB/T 14399-1993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Data communication—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Description of the X.25 LAPB-compatible DTE data link procedur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3年05月
-
200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电电子部第十五研究所
- 起草人:
- 张保栋、常振启、黄家英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5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UDC681-325
L了己
I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T14399一93
iso7776一1986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LAPB
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Data
communication-High-leveldatalink
controlprocedures-Descriptionofthe
X.25LAPB-compatibleDTEdatalink
procedures
1993一05一11发布1994一01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M发布
目次
。引言·····················”···”·”·······”·····················”·········”···················……(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引用标准.·(2)
3帧结构······“····“·”····...············..”·········,················”·······“··“·········“······……(2)
3.1标志序列···”·“·································,······“·······”·············“··················……(3)
3.2地址字段······“···”···..·”········”························”..···········“·········……(3)
3.3控制字段···“·”·”·········,···········,·······““················…….,·”··········“·”·”······”·…(3)
3.4信息字段·····“·“·······.,·········“·····,”············“,··········”·····“···”·”·········……(3)
3.5透明性”·······“·”··········“·························一·.,·”·········”·”·········“·”······……(3)
3.6帧检验序列(FCS)字段“·············,,···························“·········,····”····,··,·…·…(4)
3.7比特传输顺序············”············…·…众·..”··”·,·..“.·····”...·..·..··..·……(4)
3.8无效帧(4)
3.9帧放弃······”··························”············“·················”·············”··········“·…(4)
3.1。帧间时间填充········”·············”·············“··············”·”·········“·”·”·······“·…(4)
3.11数据链路信道状态····,.,·“············“···················,·····“·······一,”.……(4)
4规程要素“·“·············“············.·,”··········“··”············“”·”·······“·”·········”一(5)
4.1控制字段格式和状态变量····“··········””············”··········”·”·····.,·“·”一(5)
4.2探询/终结位的功能···,‘·············,········,·,···················,········,····,·“·········一(6)
4.3命令和响应“·”····”······················“·····”············”·”··..··“···.·.·..·.“·..·..·……(6)
4.4异常状态的报告和恢复···”·”·”·····“···“·····””·····”···”·”··,·“·“·····””··““·”·”·……(10)
5LAPB规程的描述.·”一(11)
5.1寻址规程“·············“·····”······“·”···········“·“”··”············”·”·············”····….…(11)
5.2P/F位的使用规程”·····,·······”,·······,,.,“·“····”·········”·”····,···”·”·······一·(12)
5.3链路建立和断开规程·······“········.·,·“··,··························”·”·····.,·”·“一(12)
5.4信息传送规程·“···“···“,”·”...·“·”··········“···“·”·····”·····“··””·········”·”····“一(14)
5.5链路复位或链路重新初始化(链路建立)的条件.·(16)
5.6链路复位规程···”·”·”·“···················“········”····················”·”·……(16)
5.7系统参数表”·····”·······,···”·······””·“······························“··············”·”一(17)
6多链路规程(MLP)选件“(‘18)
6.1适用范围······“·····································“····”·········……”··……““·”········….…(18)
6.2多链路帧结构·····,·············。····················,······”············,·,,”······,!,·“·“·,·,···……(19)
6.3多链路控制字段格式和参数·“··“·”·········”·”·”·“······”···”·”··””·”·”·”·······一(19)
6.4多链路规程(MLP)描述”·”········“”·“·········“·”·······“·”·····“·“·”·”··…(22)
6.5多链路系统参数表“··“”··········“···”·”··········“·”·”··········“”····“··“·“·”,”··一·(25)
附录A重复其他标准的要求(参考件)······“···“·”·”·······“·”······“·“····”······“·”··一(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LAPBGB/T14399一93
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ISO7776-1986
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Data
communication-High-leveldatalink
controlprocedures-Descriptionofthe
X.25LAPB-compatibleDTEdatalink
procedures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7776(1986)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与X.25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031言
本标准提供了由DTE角度来观察的CCITT建议X.25第二级LAPB的一种描述。它是
X.25LAPBDCE的对应本。
本标准亦提供了使用X.25LAPB规程的两个DTE如何能直接通信而不涉及公用数据网络的一
种描述,
数据链路层向DTE提供三种基本功能:
a.链路初始化:这是DTE从已知状态开始通信所必须的;
b.流控:控制DTE和另一站(DCE或DTE)之间帧的流动,以确保发送帧的速率不大于能接收
的速率;
c差错控制:以两种形式提供:
1)循环冗余检验(CRC),使用16比特的多项式检测出错的帧。
2)使用顺序编号防止丢失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帧。
数据链路层尽力通过重传出错的或丢失的帧确保正确接收所有的帧。
本标准重述其他标准的一些要求。附录A(参考件)给出了这些重述部分的列表,并给出了所参照的
对应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定义下述HDLC标准的一种应用。HDLC标准包括GB7496,GB7575,IS07478和
GB7421。当从其他标准之一解释所需的重新措辞有困难时,则以GB7496,GB7575,ISO7478和
GB7421的原始要求为准。它还定义了按1984年CCITT建议X.25规定的使用第兰级LAPB协议的
DTE操作的结构、要素和规程。该规程适用于DTE和DCE间的数据交换,或两个DTE间的数据交换.
所定义的该规程旨在用于同步全双工链路.
第3章描述两种帧结构:一种是基本(模8)操作;另一种是扩充(模128)操作。基本(模8)操作是具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一05-11批准1994-01一01实施
GB/T14399一93
有可选功能2和8的平衡异步规程类别(BAC,2,8)。扩充(模128)操作是具有可选功能2,8和10的平
衡异步规程类别(BAC,2,8,10)。对支持基本(模8)操作和扩充(模128)操作的那些DTE/DCE连接,其
选择仅在预定时进行。对支持基本(模8)操作和扩充(模128)操作的那些DTE/远程DTE连接,其选择
通过双边协定进行。
注:这里作为基本(模8)操作所述的规程是唯一可用于公用数据网的规程。
第4章描述规程要素。有些内容仅适合基本(模8)操作,有些内容仅适合扩充(模128)操作。
第5和6章分别描述单链路规程((SLP)和可选择的多链路规程(MLP)。单链路规程是从帧结构和
规程要素引伸出来的。SLP用于单条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交换,MLP用于多条并行SLP上的数据交换。
如果要使个别SLP失效的影响不干扰较高一级操作,则需要MLP。通过事先双边商定,也可在单个
SLP上使用MLP。对DTE/DCE连接,是否选择MLP仅需在预定时决定。对DTE/远程DTE连接,其
选择通过双边商定。
在规程中需要在多种可能动作间进行选择的场合,一般给出了推荐选择。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动作
选择不影响与本标准其他实施方案的相互操作,尽管操作效率可能受影响。在这种选择影响相互操作的
场合,该规程明确指出需要就规程的选择与远程端事先协商。为了和满足广泛应用的需要相一致,已尽
量使这样的选择减至最小。本标准所有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是,它们能够按规定,对由本标准所允许的
远程端所采取的动作作出响应(涉及事先双方商定的规程除外)。
弓I用标准
GB7421(ISO7809)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类别汇编
GB74960S03309)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帧结构
GB75750S04335)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要素汇编
ISO7478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多链路规程
CCITT建议X.25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络的以包方式操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
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接口
帧结构
SLP上的所有传输都以帧格式进行,基本(模8)操作遵循表1所示的格式;扩充(模128)操作遵循
表2所示的格式。处于地址字段前面的标志定义为开始标志。处于FCS字段之后的标志定义为结束标
二七
』自、0
DCE/远程DTE的所有传输都应使用这种帧结构。
表1帧格式—基本(模8)操作
比特传输Iiff,序12345678123456781234567816罕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FCS标志
FACFCSF
011111108比特8比特16比特01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GB/T14399一93
续表1
比特传输顺序12345678123456781234567816至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信息FCS标志
FACFCSF
011111108比特8比特、1tIqi16比特01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表2帧格式—扩充(模128)操作
比特传输顺序12345678123456781至,16至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FCS标志
FACFCSF
011111108比特餐比特16比特01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比特传输顺序12345678123456781至并16至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信息FCS标志
FACFCSF
011111108比特铃比特、ItI*16比特01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价在包括顺序编号的帧格式中为16,在不包括顺序编号帧格式中为8.
3.1标志序列
所有帧都由1个。比特后跟6个连续1比特和1个0比特组成的标志序列开始和结束。DTE逐比
特地不断搜索该序列,以便使用标志序列进行帧同步。DTE/DCE/远程DTE在帧之间可以发送一个或
多个完整的标志序列。当DTE发送多个标志序列(见3.10条)时,只能发送完整的8比特标志序列。单
个标志可兼作一个帧的结束标志和下一个帧的开始标志。
3.2地址字段
地址字段由1个八位位组组成。地址字段标识命令帧要发往的接收器和响应帧的发送器。地址字
段的编码在5.1条描述。
3.3控制字段
对于基本(模8>操作,控制字段由1个八位位组组成。对于扩充(模128)操作,控制字段对包括顺
序号的帧格式由2个八位位组组成;对不包括顺序号的帧格式,控制字段由1个八位位组组成。该字段
的内容在4.1条描述.
3.4信息字段
当存在帧的信息字段时,它处在控制字段(见3.3条)之后帧检验序列之前(见3.6条)。关于为使用
本标准而定义的各种比特编码和编组,见4.3.9和6.2条。除了由较高层本身施加的要求外,从较高层
收到的比特编码和编组没有限制。
关于信息字段最大长度,见4.3.9和5.7.3条。
3.5透明性
当DTE发送时,应检查包括地址、控制、信息和FCS在内的两个标志序列之间的祯内容,所有5个
3、
cs/T14399一93
连续1比特序列(包括FCS的最后5个比特)之后应插入1个。比特,以确保不出现假标志序列。当
DTE接收时,应检查帧的内容并将紧跟在任何5个连续1比特后面的1个。比特删除。
3.6帧检验序列(FCS)字段
FCS字段是一个16比特的序列。它应该走下面两项和(模2)的反码:
a.x'(x"+x1"+x"十x12十xu+x1o十尹+x“十x'十x6+x'+x4+x'+x'十x十1)
除以(模2)生成多项式二1e+x"+x'+1所得的余数。其中k是帧内从开始标志的最后一个比特到FCS
的第一个比特(不包括这两个比特)之间的比特个数,但不包括为透明性而插入的比特在内。
b.把除了为透明性而插入的比特以外的从开始标志的最后一个比特到FCS的第一个比特(不包
括这两个比特)之间的帧内容,乘以x'后‘,再除以(模2)生成多项式x16+x"+x'+1所得的余数。
作为一种典型的实施方法是,在发送器处,把计算除法余数装置内寄存器的初始内容预置成全11
然后在地址、控制和信息字段的内容,除以上述生成多项式的过程中得到修改,把所得余数求反就作为
16比特FCS发送出去。
在接收器处,把计算余数装置内寄存器的初始内容预置成全1,在传输无差错情况下.串行进入的
受保护的比特和FCS,乘以x“再除以(模2)生成多项式x"+x"+x'+1后所得的最终余数应该是
0001110100001111(与二,s^-x。相应)。
3.7比特传输顺序
地址、命令、响应和顺序号应首先发送低阶比特(例如,序号的首发比特应具有权值20),
信息字段中发送比特的顺序按本标准定义的特定信息字段格式规定。FCS应从最高项系数开始发
送到线路上。最高项系数是在FCS字段的比特位置16(见表1和表2)a
注;按表1到表10的规定,比特1定义为低阶比特.
18无效帧
无效帧定义为具有下述特性之一的帧:
a.未由两个标志正确地定界的帧;
b.在两个标志之间少于32比特的帧;
c.包括帧检验序列(FCS)差错的帧;
d.包括非5.1条定义的地址字段编码的帧。
注:对干与八位位组对准的bTE和DCE而言,非八位位组对准的检测可以在数据链路级或在较高级内进行。在数
据链路级检测虽然未要求,但可通过添加帧有效性检验来完成。帧有效性检验要求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间的比
特数应为八位位组的整数倍,为透明性而插入的比特除外,否则该帧认为无效.
3.9帧放弃
放弃一个帧通过发送至少7个连续1比特(不插入。比特)实现。
3.10帧间时间填充
帧间时间填充通过在帧之间发送连续标志(即多个8比特标志序列)实现。
3.11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3.11.1工作信道状态
当DTE正在发送帧、放弃序列或帧间填充时,该DTE出信道为工作状态;当DTE正在接收帧、放
弃序列或帧间填充时,该DTE入信道定义为工作状态。
3.11.2空闲信道状态
当DTE使出信道为至少持续15比特时间的连续1状态时,该出信道为空闲状态;当DTE检测到
连续1状态至少持续15比特时间时,该DTE入信道定义为空闲状态。
DCE检测到空闲状态时所采取的动作目前尚未定义。DTE检测到空闲信道状态可将空闲状态解
释为DCE不支持数据链路的建立.
注:检侧到空闲信道状态持续时间至少为T3时,DTE将认为数据链路是断开状态。T3在5.7.1.3条定义。
Gs/T14399一93
4规程要素
规程要素按照DTE收到来自DCE/远程DTE的命令后所发生的动作来定义。
下面规定的规程要素包括与第1章所述的数据链路和系统配置相关的命令和响应的选择。
4.1控制字段格式和状态变量
4.1门控制字段格式
控制字段指示命令或响应的类型,并在适用的命令或响应中包括顺序号
三种类型的控制字段格式用来执行编号的信息传送(I格式)、编号的监控功能((S格式)和无编号
的控制功能(U格式)。基本(模8)操作的控制字段格式如表3所示;扩充(模128)操作的控制字段格式
如表4所示。
4.1.1.1信息传送(I)格式
DTE使用I格式实现信息传送。N(S),N(R)和P位的功能是独立的,即每个I帧都有N(S)和N
(R),N(R)可以确认,也可以不确认由DTE接收的新添加的I帧。P位可以置为“。”或“1
4.1.1.2监控(S)格式
DTE使用S格式实现数据链路监控功能,诸如确认I帧.请求重传I帧以及请求暂停I帧的传输。
N(R)和P/F的功能是独立的,即每个监控帧都有N(R),N(R)可以确认,也可不确认由DTE接收的新
添加的I帧。P/F位可以置为“0"或l,’”。
4.1.1.3无编号(u)格式
DTE使用U格式提供附加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这种格式不包括顺序编号,但应包括可以置为
.Q,,或“1”的P/F位。
无编号帧在基本(模8)操作和扩充(模128)操作中,应具有相同的控制字段长度。
表3控制字段格式—基本(樟8)操作
控制字段比特
控制字段格式
12345678
I格式0N(S)PN(R)
5格式10SSP/FN(R)
U格式11MMP/FMMM
N(S)—发送器发送顺序编号(比特2为低阶比特);
N(R)—发送器接收顺序编号(比特6为低阶比特);
s-监控功能位;
m—修改功能位;
P/F—作为命令发送时为探询位;当作为响应发送时为终结位((1=探询/终结);
P—探询位((1=探询)。
表4控制字段格式—扩充(樟128)操作
控制字段比特
控制字
第一个八位位组第二个八位位组
段格式
1234567891OlI1213141526
I格式0N(S)PN(R)
S格式}。一
1一}5一}SX}}X一}X一}X}一P/F一}
u格州11MMP/FMMM
GB/T14399一93
N(S)—发送器发送顺序编号(比特2为低阶比特);
N(R)—发送器接收顺序编号(比特10为低阶比特);
S—监控功能位,
M一修改功能位;
X—保留并置饥
P/F—作为命令发送时为探询位;作为响应发送时为终结位((1=探询/终结);
P—探询位((1=探询)。
4.1.2控制字段参数
与控制字段格式有关的各种参数描述如下:
4.1.2.1模数
每个I帧都应顺序编号,可具有。~(模数一1)的范围值(其中“模”数是顺序编号的模)。模数等于8
或128,顺序编号在该整个范围内循环。
4.1.2.2帧变量和顺序编号
4.1.2.2.1发送状态变量v(S)
DTE发送状态变量V(S)表示该DTE下一个按顺序要发送的I帧的顺序编号。发送状态变量可在
0^-(模数一1)范围内取值。随着每个相继的I帧传输,DTE发送状态变量的值应增加1,但发送状态变
量的值超过最后接收到的I帧或S帧的N(R)的值不得大于悬而未决的I帧最大数目(K),K的值在
5.7.4条定义。
4.,.2.2.2发送顺序编号N(S)
只有I帧包括发送顺序号N(S)。在DTE传输按顺序的I帧之前,N(S)的值应置为DTE发送状态
变量的值。
4.1.2.2.3接收状态变量V(R)
DTE接收状态变量表示该DTE期望下一个按顺序要接收的I帧的顺序编号。该接收状态变量可
在。~(模数一1)范围内取值。在收到无差错的按顺序的I帧,其发送顺序号N(S)等于DTE接收状态
变量时,DTE接收状态变量的值应增加1,
4.1.2.2.4接收顺序编号N(R)
所有的I帧和监控帧都应包括N(R),即期望的下一个要接收I帧的顺序编号。DTE传输上述类型
的帧之前,N(R)的值应置为等于DTE接收状态变量的现行值。N(R)表示N(R)的发送器已经正确地
接收到了编号直到包括N〔(R)-1〕在内的所有I侦。
4.1.2.2.5探询/终结位P/F
所有的帧都包括探询/终结位P/F。在命令帧中,P/F位称为P位;在响应帧中,P/F位称为F位。
4.2探询/终结位的功能
置"1”的探询((P)位由DTE用来请求(探询)DCE/远程DTE的响应。置"1”的终结(F)位由DTE用
来指示由于DTE收到来自DCE/远程DTE的请求(探询)命令而发送的响应帧。
P/F位的使用在5.2条叙述。
4.3命令和响应
DTE所支持的命令和响应,对基本(模8)操作列于表5,对扩充(模128)操作列于表6,对本标准,
监控功能位编码11以及表5和表6中未标出的表3和表4中的修改功能位的那些编码,都标识为未定
义的或不能实现的命令和响应控制字段。表5和表6中的命令和响应定义如下:
Ga/T14399一93
表5命令和响应—基本(模8)操作
编码
格式命令响应
12345678
信息传送1(信息)0N(S)PN(R)
1000P/FN(R)
RR(接收准备好)RR(接收准备好)
1010P/FN(R)
监控RNR(接收未准备好)RNR(接收未准备好)
1001P/FN(R)
REJ(拒绝)REJ(拒绝)
无编号SABM置异步平衡方
1111P100
式)
DISC(断开)1100F010
UA(无编号确认)1100F110
DM(断开方式)1111F000
FRMR(帧拒绝)1110F001
表6命令和响应—扩充(模128)操作
编码
格式命令响应
12345678910到16
fga%}I(信息)0N(S)PN(R)
RR(接收准备好)RR(接收准备好)10000000P/FN(R)
监控RNR(接收未准备好)RNR(接收未准备好)10100000P/FN(R)
REJ(拒绝)REJ(拒绝)10010000P/FN(R)
无编号SABME(置异步平衡扩
1111P100
充方式)
DISC(断开)1100P010
UA(无编号确认)1100F110
DM(断开方式)1111F000
FRMR(杭拒绝)1110同001
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C/T 404-2013 扩口式锥螺纹直角管接头体 2013-04-25
- YD/T 1574-2007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分组设备 2007-05-15
- QC/T 958-2013 汽车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2013-10-17
- QC/T 29115-201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规程 2013-04-25
- QC/T 947-2013 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技术条件 2013-10-17
- DL/T 5158-2012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2012-01-04
- QB/T 4072-2010 木制衣架 2010-11-10
- YB/T 4236-2010 石油钻具用钢棒 2010-11-10
- QC/T 621.2-2013 钢带式弹性软管夹箍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13-04-25
- DL/T 5452-2012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