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51-2019 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程

DB3311/T 51-2019 DB3311/T 51-2019 Tea orchards intercropp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hinese fir (Ch’ai Hsüan-pêe) Planting method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11/T 51-2019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17
实施日期
2019-11-17
发布单位/组织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51—2019

代替DB3311/T51—2016

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程

2019-10-17发布2019-11-17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11/T51—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与DBD3311/T51—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引用文件用“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替代“LY/T1678食用林产品产地环

境通用要求”;引用文件“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替代“GB4285农药安全使用

标准”。

──根据丽水市第一至第三批禁止使用农药名录,对病虫害防治的农药使用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山水果树研究所、松阳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浙江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颜福花、肖庆来、吴连海、杨先裕、李杰峰、殷声毅、陈英、潘世民、马军辉、

张金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11/T51—2016,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1

DB3311/T51—2019

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确定了茶园套种香榧的茶园选择、香榧品种、苗木、栽植、抚育管理、花果管理、采收与后

熟处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茶园套种香榧的生态复合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Z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LY/T1684森林食品总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340香榧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是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由于长期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

粒随水沉积所致。

3.2

贴枝接

香榧育苗的一种嫁接方法,香榧一年生接穗基部去叶后,削去3cm~4cm长带木质部的皮层,背面

再反削一刀,选砧木的光滑部位,削去与接穗同样长短深度较大的切口,插上接穗并用尼龙带绑紧。

4茶园选择

4.1产地环境

茶园套种香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LY/T1684和NY/T391-2013的要求。

2

DB3311/T51—2019

4.2立地条件

宜选择海拔1000m以下,交通便利,坡向为阳坡或半阳坡,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

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或砾质壤土的茶园。易积水的茶园不宜套种香榧。

5香榧种苗

5.1品种

宜选用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良种,详见附录A。

5.2苗木

宜选用地径1.5cm以上的嫁接大苗或实生大苗,并符合DB33/T177的要求。起苗环节根部土球应用

草绳捆扎紧实,保持苗木根系良好,并避免暴晒。运苗环节注意苗木保湿,避免风吹日晒。

6栽植

6.1时间

11月中旬至3月中旬的雨前或雨后栽植,注意避开冬旱、冰冻等极端天气。

6.2密度

套种密度宜在300株/hm2以下。

6.3雄株配植

选择花期接近的雄株,在上风或山岗处按2%~3%配植雄株。套种密度较低时,可在雌株上嫁接部分

雄株接穗。

6.4挖穴

在茶叶垄背上或水平带外侧提前1个月以上挖定植穴,不宜在排水沟内挖定植穴,遇水田改种的茶

园,需彻底打通犁底层。挖规格60cmx60cmx60cm的定植穴,并保持穴四周20cm~30cm的空间。

6.5底肥

挖穴后每穴施5kg~10kg腐熟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后施入底层,再回表土10cm以上,分层踏

实呈馒头状高于垄面20cm~30cm,沉降后种植。

6.6定植

宜浅不宜深,根系离穴平面下5cm。要做到苗正,根系自然舒展,下紧上松,踩实使苗木根系与土

壤充分接触,覆土至嫁接口下沿。及时浇足定根水,定根水可加入生根剂及土壤杀菌剂。

7抚育管理

7.1覆盖遮阴

3

DB3311/T51—2019

宜在春夏季茶园修剪后将剪下来的部分茶叶枝条铺在香榧植株树盘,海拔600m以下茶园注意夏季遮

阴。

7.2松土除草

坚持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结合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度5cm~10cm,盛夏不宜松土,如草过长可

进行刈割。

7.3水分管理

雨季注意排水,旱季注意抗旱保苗。水田改种的茶园开深沟排水。

7.4整形

通过摘顶、修剪以及去除嫁接根部萌条等措施培养自然开心形丰产树形。

7.5嫁接

实生苗在种植后次年或第三年进行嫁接,2月~3月进行劈接或切接,或8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贴枝

接。

7.6扩穴

视植株向外扩展的速度挖除周边茶树,每年向外扩展20cm~30cm。

7.7施肥

7.7.1原则

可结合茶叶进行施肥,建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采用半环沟法施肥,少量多次,提高吸收率,避免

肥害。

7.7.2基肥

冬季,施腐熟有机肥10㎏/株~15㎏/株。

7.7.3追肥

以复合肥为主,视植株生长情况逐年增加施肥量,注意施肥不宜直接接触根系。加施硼、锌等微量

元素。

8花果管理

8.1人工授粉

在雄花不足的基地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8.2采蕾

4月上中旬从早花类型与中花偏早雄树上,在花蕾将开未开时采集花蕾。

8.3收粉

将花蕾摊放在下垫白纸的通风室内向阳处。待90%以上花粉散落去杂收集花粉。

4

DB3311/T51—2019

8.4贮粉

放在尼龙袋中加干燥剂密封,置4℃的冰箱保鲜层保存。

8.5授粉

在传粉滴出现起5天~7天内选择晴朗25℃以上天气,采用撒粉法辅助授粉或用清水调制成花粉液兑

水(1%-2%)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授粉。

9采收与后熟处理

9.1采收

在“白露”前后,假种皮由青转黄,部分皲裂,分批及时采收,或采用采摘网实施完熟落果收集。

9.2后熟处理

9.2.1去皮

青果完熟采收后,开脯果应尽快脱除假种皮。未开脯果视情况堆放1天~3天,采用“堆而不沤”的

处理方式,分批堆放,高度不超过10cm,尽早去除假种皮。

9.2.2堆沤

把毛榧籽堆沤15天~30天,堆高约20cm~30cm,覆盖湿布保湿,湿布手拧不滴水为宜,控制温度,

2~3天翻堆一次,种衣由紫红色转为黑褐色为重要标志。选晴天洗净晾干,注意防止暴晒爆壳。

9.3贮存

用透气容器于阴凉通风处室内贮存。

10茶园田间管理

参照GB/Z26576的规定执行。

11病虫害综合防治

11.1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护茶园和香榧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优先采用物

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尽量保护天敌,实现茶园和香榧病虫综合治理。

11.2主要病虫

香榧主要害虫有香榧瘿螨、黑翅土白蚁、蚧类、金龟子、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硕丽盲椿等,主要病

害有细菌性褐腐病、香榧绿藻等。

11.3防治方法

尽量采用人工捕捉、诱虫板引诱、杀虫灯诱杀、信息素诱捕和生物农药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对发生较严重,不用化学农药防治已无法控制时,针对发生情况进行局部化学防治,但应同时注意茶

5

DB3311/T51—2019

叶和香榧的安全采摘期。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1276-2007和GB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病虫害防

治详见附录B。

12档案管理

建立投入品管理台账,记录购买或使用的基地投入品(农药、化肥等)的生产地、购买来源和数量

以及使用剂量、时间。对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香榧苗木或接穗的来源,香榧投产年

度与产量、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档案记录必须真实、完整,档案长期保存。

13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丽水市茶园套种香榧标准化栽培模式图见附录C。

6

DB3311/T51—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香榧主要栽培良种

表A.1香榧主要栽培品种

良种名称品种编号选育单位类型主要特征

籽大小均匀,形态整齐,棱纹细密平直,壳薄,种

诸暨市林

细榧浙S-SV-TG-005-2002品种仁饱满,油脂含量高;炒后,质松脆,味清香,有

科所

独特的榧香风味,品质最佳。9月上中旬成熟。

浙江农林籽形短而圆,壳薄,种仁饱满,光滑白亮,口感香

珍珠榧浙R-SC-TG-008-2006无性系

大学酥,有甜香余味,脱衣好。成熟期稍迟。

浙江农林籽形长,壳薄,种仁饱满,个大。脱衣稍难。成熟

大长榧浙R-SC-TG-006-2006无性系

大学期比普通香榧早7天左右。

浙江农林种仁各成分含量:粗脂肪55.04%,蛋白质16.43%

象牙榧浙R-SC-TG-007-2006无性系

大学,淀粉4.86%,糖2.47%,单籽重2.42g。

东阳市香种实偏大,叶子稍偏大偏宽,抗性强,稳产,种仁

大叶种细榧浙R-SV-TG-005-2008品种

榧研究所松脆,品质优良,结实期较迟。

东阳市香种实性状基部略圆,端部略尖,叶片两侧近于平行

东榧3号浙R-SV-TG-004-2008品种

榧研究所,基部楔形,丰产,种仁松脆,品质优良。

东阳市香种实细长,均匀,种仁松脆,品质优,丰产稳产,

东榧2号浙R-SV-TG-003-2008品种

榧研究所成熟早,比一般品种早8天~10天。

东阳市香发芽早,种实细长,均匀,种仁松脆,品质优,丰

东榧1号浙R-SV-TG-002-2008品种

榧研究所产稳产,成熟早。

东阳市香抗寒稳产,种仁含糖量稍高,种实略大,种核基部

丁山榧浙R-SV-TG-001-2008品种

榧研究所钝圆,总体偏胖,种仁松脆,品质良好。

东阳市香大果型香榧,种实大,炒制后脱衣方便;种仁松脆

朱岩榧浙R-SV-TG-006-2008榧研究所无性系,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成熟早,一般于9月初成

熟。

诸暨市林籽形较圆,壳薄,种仁饱满,脱衣容易,品质优。

东白珠浙R-SV-TG-002-2009品种

科所种实成熟期9月中上旬,比细榧迟7天~10天。

诸暨市林籽形较长,壳较薄,种仁较饱满,脱衣极易,极松

脆仁榧浙R-SV-TG-003-2009科所品种脆,口感佳,品质极优。种实成熟期9月中旬,比

细榧迟10天~12天。

东阳市香雌雄同枝,花期同步;雄花粉花球大,花量多;幼

龙凤细榧浙R-SV-TG-002-2012品种

榧研究所树3年生后就能自然逐步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