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432-2012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DB51/T 1432-2012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production in the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432-2012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5-31
实施日期
2012-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432—2012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2012-05-31发布2012-09-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432—201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2

5管理要求..........................................................................3

6设备设施要求......................................................................7

7作业环境.........................................................................16

I

DB51/T1432—2012

前言

本标准5.1.1、5.3.3、5.4.1、5.5.2、5.5.8、5.6.1、5.7.1、5.11.1、5.11.2、5.11.3、5.16、

5.17.2、6.12.9、6.15.3、6.15.4、6.15.7、6.20.2、6.23.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宜宾富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四川省泵类及通用设

备质量监督检验站、雅安市创宇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健、李胜勇、赵向荣、徐一、尹盛、唐健、高生飞。

II

DB51/T1432—2012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装备制造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相关企业有专业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

执行相关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8196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1560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T16178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

GB1675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

GB/T16855.100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00部分:GB/T16855.1的应用指南

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18831机械安全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

GB18955木工刀具安全铣刀、圆锯片

GB/T24342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GB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纹说明)(2000版)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附条纹说明)

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3术语和定义

1

DB51/T1432—201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级安全教育threelevelsafetyeducation

厂级(或公司级)教育、车间级(或部门)教育、班组级教育。

3.2

四新fournews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3.3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Fourleftoffintheincidenthandling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

过。

3.4

相关方relatedparties

与组织的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5

Ⅱ类工具classⅡtool

它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括附加的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提供保护接零或接

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外壳具有“回”标志。Ⅱ类工具又分为绝缘材料外壳Ⅱ类工具和金属材料外壳Ⅱ类

工具二种。

3.6

安全防护装置safetyprotectionequipment

配备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门、安全阀、限

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

3.7

安全工具securitytools

在危险部位或危险区域内,能代替人进行操作或排除故障的专用工具。

3.8

三同时threesimultaneous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符号

2

DB51/T1432—2012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N:中性点、中性线、工作零线。

PE: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统称为保护线。

PEN:具有中性和保护线两种功能的接地线,又称保护中性线。

TN: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的接零保护系统。

TN-C: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

TN-C-S: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前一部分合一,后一部分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

TN-S: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

TT: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接地保护系统,其中电气设备的接

地点独立于电源中性点接地点。

5管理要求

5.1安全生产责任制

5.1.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g)实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定期公布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工会、职工

关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h)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5.1.2应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5.1.3应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5.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规章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b)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c)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d)事故管理制度;

e)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f)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g)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h)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i)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

DB51/T1432—2012

j)安全例会制度;

k)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l)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m)安全保险制度;

n)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o)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5.3安全生产投入

5.3.1企业每年应编制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5.3.2应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

5.3.3应依法为所有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5.3.4应保证提供从业人员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的费用。

5.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

5.4.1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能够满足安全生产所需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企业有下属单位的,其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和人员应分别独立设置和配备。

5.4.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相应职责。

5.5安全生产教育

5.5.1企业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5.5.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

取得相应的安全资质证书。

5.5.3每年应按规定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培训应该由具有三级及以上的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

5.5.4新员工入厂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5.5.5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有资质的机构考核合格,并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5.5.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有资质的机构考核合格,并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

5.5.7变换工种、复工和涉及“四新”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

5.5.8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5.6事故管理

5.6.1事故报告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事故发生部门应及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b)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应急救援管理部门。企业

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并保护现场。

5.6.2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与整改应符合以下要求:

a)根据事故情况,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b)根据事故情况,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针对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整改计划或方案,落实整改。

5.6.3生产安全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7“三同时”管理

5.7.1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

DB51/T1432—2012

5.7.2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查手续。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办理行政许可,不得开

工建设;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5.8班组安全管理

5.8.1班组安全检查应每周不少于一次,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

5.8.2班组安全活动应每月不少于两次。

5.9安全操作规程

5.9.1应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并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5.9.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0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5.10.1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

5.10.2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5.10.3应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5.10.4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合格,并妥善保存检验报告。

5.11相关方安全管理

5.11.1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

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5.11.2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5.11.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发包或租赁应符合下列要求:

a)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b)承包或租赁方应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资质或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5.11.4对厂区内临时作业人员、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应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5.11.5租用气瓶或外购气源应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供气单位应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经营资质和危险

化学品运输资质。

5.12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5.12.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

5.12.2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

5.12.3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

5.12.4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

5.12.5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确认和验证。

5.1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5.13.1企业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5.13.2重大风险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建立档案。

5.13.3重大危险源应按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