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198-2020 赤眼蜂混合释放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范
DB22/T 3198-2020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release of Trichogramma eggs mixed together to control the rice twister moth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198—2020
赤眼蜂混合释放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ix-releasingTrichogrammaagainstChilosuppressalis
2020-11-23发布2020-12-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198—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绿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迪丰生物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臧连生、张俊杰、杜文梅、阮长春、朱兴友、豆少辉。
I
DB22/T3198—2020
赤眼蜂混合释放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二化螟虫情监测、放蜂前准备、田间释放和记录与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赤眼蜂混合释放防治水稻二化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17980.1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鳞翅目钻蛀性害虫
NY/T1166-2006生物防治用赤眼蜂
AP-45-AA-2017-03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AC-91-FS-2015-31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
3术语及定义
NY/T1166-200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Y/T
1166-2006中的某些术语定义。
3.1
水稻二化螟ricestripedstemborer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的一种危害水稻的钻蛀性昆虫(Chilosuppressalis)。
3.2
赤眼蜂trichogramma
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赤眼蜂属(Trichogramma)的一类卵寄生
蜂。
注:本标准涉及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3.3
中间寄主卵factitioushosteggs
供工厂化繁蜂用的柞蚕蛾剖腹卵或米蛾卵。
[NY/T1166-2006,术语及定义2.3]
3.4
水田放蜂器parasitoid-releasingcapsuleforpaddyfield
用于盛装赤眼蜂寄生卵,适合水田释放赤眼蜂的器具。
4虫情监测
1
DB22/T3198—2020
在水稻种植区,每年5月上旬开始,按GB/T15792的要求,开展越冬代蛹发育进度调査,同时
结合田间成蛾发生动态监测,确定二化螟产卵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具体操作方法见附录A。
5放蜂前准备
5.1选择放蜂器
选择材质无污染可降解、能自动漂浮于水面、具有抵御天敌捕食及防雨防水功能的放蜂器。
5.2混合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的混合比例为8:3:1,混合蜂总数量每个放蜂器不少于
4000头。
5.3运输贮藏管理
运输途中,应控制赤眼蜂包装箱内温度18℃~26℃,遮光、防雨;限12小时内运达放蜂点。
遇阴雨天气或不能及时放蜂,将放蜂器放在3℃~6℃条件下贮藏,贮藏期不超过5天。
6田间释放
6.1放蜂时期
在水稻二化螟产卵的始盛期开始放蜂,在第1次放蜂后,每间隔5天~7天放1次蜂,共放蜂3
次。
6.2放蜂数量
每亩每次均匀投放3个放蜂器,3次累计投放9个放蜂器。
6.3放蜂方法
赤眼蜂混合释放分人工和无人机两种:
a)人工释放,应按计划组织足够的人力,在规定范围内手工投掷放蜂器。释放时间以清晨5:00~
9:00时或傍晚16:00~19:00时为宜;
b)无人机释放,放蜂过程中应将赤眼蜂放蜂器在10℃~15℃条件下贮藏;承担释放服务的
单位和无人机驾驶员,应符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轻小无人机运
行规定》,具有超过1年的植保无人机操作经验。
6.4注意事项
在水田进行赤眼蜂混合释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a)放蜂田水深不低于5厘米;
b)放蜂器抛点误差不超过2米;
c)放蜂器应在24小时内全部投放完毕,且避免接触26℃以上环境;
d)放蜂前7天~10天禁止使用对赤眼蜂具有毒性风险的农药;
e)避免在风雨等恶劣天气释放;
f)放蜂水田3天内不宜排放水,避免放蜂器漂离位点过大。
2
DB22/T3198—2020
7防治效果调查
防治效果调查及计算方法见附录B。
8记录与档案
应对整个放蜂过程及防治效果及时记录、存档,档案至少保存2年以上,以便追溯管理。
3
DB22/T3198—2020
少保存2年少保存2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虫情监测方法
A.1蛹发育进度调查
A.1.1调查方法
每年5月上旬开始调查,随机抽取稻秆不少于500根,剥查秆内的幼虫数和化蛹数,隔5天~7天
后调查第2次,调查直至蛹全部羽化时结束。将调查结果按式(1)、式(2)和式(3)计算发育进度,
分别记入表A.1。
A.1.2发育进度统计方法
A.1.2.1各龄幼虫或各级蛹所占百分率按式(1)计算。
LP
PP100……………………(1)
ZP
式中:
PP—某龄幼虫(或某级蛹)百分率,%;
LP—某龄幼虫数(或某级蛹数),单位为头;
ZP—剥查活幼虫、蛹和蛹壳总数。
A.1.2.2加权发育进度按式(2)计算。
……………………()
PW(E1A1)2
式中:
PW—某龄幼虫(或某级蛹)平均百分率,%;
E1—每类型田某龄幼虫(或某级蛹)百分率,%;
A1—该类型田代表百分率,%。
A.1.2.3该类型田代表百分率按式(3)计算。
O1T1
A1100………………(3)
(M1N1)
式中:
A1—该类型田代表百分率,%;
2
O1—该类型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T1—该类型田虫口密度,单位为头;
4
DB22/T3198—2020
2
M1—每类型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N1—每类型田平均虫口密度,单位为头。
A.2成虫诱测
A.2.1诱测时间
每年从越冬代幼虫化蛹始盛期开始,采取性信息素或灯光诱测,调查至7月底。
A.2.2诱测方法
A.2.2.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2770-2015 有机铬添加剂(原粉)中有机形态铬的测定 2015-05-21
- NY/T 2766-2015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2015-05-21
- NY/T 2767-2015 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 2015-05-21
- NY/T 2769-2015 牧草中15种生物碱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15-05-21
- NY/T 2763-2015 淮猪 2015-05-21
- NY/T 2768-2015 草原退化监测技术导则 2015-05-21
- NY/T 2764-2015 金陵黄鸡配套系 2015-05-21
- NY/T 2771-2015 农村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设标准 2015-05-21
- NY/T 2772-2015 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015-05-21
- NY/T 2765-2015 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