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3/T 2-2020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指南

DB1403/T 2-2020 National Health City Creation Guidelines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03/T 2-2020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01
实施日期
202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阳泉市“五城联创标准化示范市”标准化工作组
适用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阳泉市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阳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阳泉市爱国卫生服务中心
起草人:
李树成、武守钧、石海鹏、刘爱文、赵娟
出版信息:
页数:4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50

DB1403

阳泉市地方标准

DB1403/T2—2020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指南

2020-12-01发布2021-01-01实施

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03/T2—2020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爱国卫生组织管理.........................................................................................................................................2

3.1重点内容.................................................................................................................................................3

3.2详细要求.................................................................................................................................................3

3.2.1领导重视和社会参与.....................................................................................................................3

3.2.2工作网络建设.................................................................................................................................3

3.2.3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4

3.2.4市民投诉建议渠道.........................................................................................................................4

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4

4.1重点内容.................................................................................................................................................4

4.2详细要求.................................................................................................................................................4

4.2.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

4.2.2工作网络和健教阵地.....................................................................................................................5

4.2.3全民健身活动.................................................................................................................................6

4.2.4控烟工作.........................................................................................................................................6

5市容环境卫生.................................................................................................................................................7

5.1重点内容.................................................................................................................................................7

5.2详细要求.................................................................................................................................................7

5.2.1城市容貌.........................................................................................................................................7

5.2.2环卫作业与工地管理.....................................................................................................................8

5.2.3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10

5.2.4环卫设施配置和管理...................................................................................................................11

5.2.5集贸市场卫生...............................................................................................................................12

5.2.6活禽销售市场...............................................................................................................................12

5.2.7社区和单位卫生...........................................................................................................................12

5.2.8城中村和结合部卫生...................................................................................................................13

6环境保护.......................................................................................................................................................13

6.1重点内容...............................................................................................................................................13

6.2详细要求...............................................................................................................................................14

6.2.1重大环境保护事故.......................................................................................................................14

6.2.2大气和声环境质量.......................................................................................................................14

6.2.3水环境质量...................................................................................................................................15

I

DB1403/T2—2020

6.2.4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16

7重点场所卫生...............................................................................................................................................16

7.1重点内容...............................................................................................................................................16

7.2详细要求...............................................................................................................................................17

7.2.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17

7.2.2“六小行业”卫生管理.................................................................................................................18

7.2.3学校卫生.......................................................................................................................................20

7.2.4职业病防治...................................................................................................................................20

8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22

8.1重点内容...............................................................................................................................................22

8.2详细要求...............................................................................................................................................22

8.2.1工作机制建设...............................................................................................................................22

8.2.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22

8.2.3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卫生管理.......................................................................................................23

8.2.4牲畜屠宰管理...............................................................................................................................24

8.2.5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25

9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26

9.1重点内容...............................................................................................................................................26

9.2详细要求...............................................................................................................................................26

9.2.1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26

9.2.2免疫计划.......................................................................................................................................28

9.2.3慢性病防控...................................................................................................................................29

9.2.4精神卫生.......................................................................................................................................30

9.2.5疾控机构建设...............................................................................................................................31

9.2.6医疗服务.......................................................................................................................................31

9.2.6.1无偿献血...............................................................................................................................32

9.2.6.2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非法医疗广告..........................................................................32

9.2.7社区卫生服务...............................................................................................................................33

9.2.8妇幼卫生.......................................................................................................................................34

11病媒生物预防控制.....................................................................................................................................34

11.1重点内容.............................................................................................................................................34

11.2详细要求.............................................................................................................................................34

11.2.1工作机制和密度控制水平.........................................................................................................34

11.2.2孳生地管理及消杀.....................................................................................................................36

11.2.3监测调查及防制设施.................................................................................................................36

参考文献.............................................................................................................................................................37

II

DB1403/T2—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阳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阳泉市“五城联创标准化示范市”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阳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阳泉市爱国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树成、武守钧、石海鹏、刘爱文、赵娟。

III

DB1403/T2—2020

引  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对DB1403/T1-2020中二级指标满足要求过程提供的更详尽、更具体的解释和

建设途径的引导,有益于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有益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标准要求

的内涵。

IV

DB1403/T2—2020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指南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了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中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

境卫生、环境保护、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等方面的指导。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阳泉市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3976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93中小学校教师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8172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6134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17217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T18205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GB/T18206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

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909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23795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

GB/T23796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

GB/T23797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

GB/T2379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

GB/T26343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GB/T26347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

1

DB1403/T2—2020

GB/T26350蝇类抗药性检测方法家蝇生物测定法

GB/T26352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德国小蠊生物测定法

GB/T27770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

GB/T2777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

GB/T27772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

GB/T27773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

GB/T2777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

GB/T27777杀鼠剂安全使用准则抗凝血类

GB/T27779卫生杀虫剂安全使用准则拟除虫菊酯类

GB28932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GB/T2943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GB5009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33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449城市容貌标准

GB5086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RISN-TG009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导则

CJJ14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27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30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47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CJJ6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64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

CJJ/T86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9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9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J/T10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CJ/T106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

CJJ/T107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T125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

CJJ128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

CJJ/T137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

JGJ14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HJ/T43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HJ63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HJ640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CJ/T3059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

3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3.1重点内容

3.1.1各级爱卫办组织机构设置和建设。

2

DB1403/T2—2020

3.1.2爱卫会议事协调作用发挥状况和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3.1.3群众投诉平台的建立与问题办结情况。

3.1.4群众对卫生状况的满意度。

3.2详细要求

3.2.1领导重视和社会参与

3.2.1.1国务院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

市应与《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一并贯彻落实。

3.2.1.2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应有爱国卫生或卫生城市创建的内容;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和制定相关文件,

部署爱国卫生工作。有创建卫生城市的方案、组织指挥体系、考核检查与奖惩制度。

3.2.1.3市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如“××五规划”,应有爱国卫生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的内容。

3.2.1.4阳泉市于2019年3月22日经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分别批准

《阳泉市爱国卫生条例》和《阳泉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3.2.1.5市委书记或市长应担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组长,统筹解决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城市

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以及必要的经费保障。

3.2.2工作网络建设

3.2.2.1辖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设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爱卫会主任。

爱卫会应明确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3.2.2.2各级爱卫会办公室应独立设置,可以作为政府办事机构,也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的独立内设机

构。爱卫办的人员编制应适应工作的需要。

3.2.2.3爱国卫生经费应纳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能满足爱国卫生工作需要。

3.2.2.4街道应设有爱卫会,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3.2.3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3.2.3.1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3.2.3.2各级爱卫会应制订有本地区爱国卫生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做好工作总结。计划与

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素:

a)工作要点。是爱国卫生众多工作内容中与目标直接关联的重要工作,是关注点,要体现抓大放

小原则,确保工作遵循主线推进;

b)预期目标。即围绕工作要点的阶段性目标,尽量具体量化;

c)围绕目标开展的工作内容;

d)成效评估。通过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滚动改进、螺旋上升。

3.2.3.3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各级爱卫会应积极组织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和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推动城市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并充分发挥卫生城市的幅射带动作用,带动城乡的卫生创建活动的全面

开展。

3.2.3.4要求辖区范围内创建有1个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并在广大城乡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

教育活动。

3.2.3.5爱卫会办事机构应注意各项工作资料的积累和归档整理,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3

DB1403/T2—2020

3.2.4市民投诉建议渠道

3.2.4.1平台建设除了采用传统的来电来信模式外,要注意发挥好网络等新媒体等作用,让爱国卫生

的工作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建立并维护好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包括以下内容:

a)严格执行受理程序。明确来电、来访、来函等形式的建议投诉受理程序,严格按照受理、登记、

批转、办理、反馈等工作流程进行。对属于受理范围的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对不属

于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及时向举报者解释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

b)严格保障渠道畅通。明确专人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登记工作,对建议和举报热心接待、专心聆

听、耐心询问、静心分析、细心解答;

c)严格执行投诉处理时限。对每一起受理的建议投诉,坚持做到“及时批转、及时查处、及时办

结、及时回复、及时报告”,严格执行投诉举报事项的受理时限、查处时限和反馈时限;

d)严格落实投诉举报反馈制度。对投诉承办情况及事项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举报人,做到

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e)投诉和处理原始资料保存完整。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针对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

作,提高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的满意度,要求群众对本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

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4.1重点内容

4.1.1健康教育机构、设备、经费、网络、工作机制。

4.1.2工作规划、规范,年度工作计划、措施、考核、总结。

4.2详细要求

4.2.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4.2.1.1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

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维度,

涵盖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六类健康问题素养。

4.2.1.2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简

称健康素养66条)。《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健康素

养66条》应作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主要传播内容。

注:2013年,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促进和科普工作,落实深化医改健康促进工作任务,切实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努力

实现健康中国梦,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开展“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该活动第一周期为三年,

每年围绕一个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健康促进和科普宣传活动。2013年“健康中国行—全民健

康素养促进活动”的主题是“合理用药”,2014年的主题是“科学就医”。每年8-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公

布当年宣传主题,作为当年健康素养传播的重点内容。

4.2.1.3健康素养水平是衡量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评价辖区开展公共卫生、健康

教育与促进工作效果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48%,2012年为8.80%,2013年为9.48%。

注: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国卫宣传发〔2014〕15号)要求,“到

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2%、10%和8%”;

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4%、20%和16%”。

健康素养监测应为近3年内公布的数据,监测工作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监测方案,监测结果有数据分析报告,能

4

DB1403/T2—2020

科学反映本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向社会公布前应得到上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确认。

4.2.2工作网络和健教阵地

4.2.2.1各地要建立、健全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学校、机

关、企事业单位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同时,要建立并完善由各级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

会参与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4.2.2.2地市、县级应设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备满足需要的工作用房、办公设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所需交通工具及材料制作设备;

b)人员配备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

4.2.2.3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应依据《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的职责要求,履行政策咨

询与建议、业务指导与培训、总结及推广适宜技术、信息管理与发布、监测和评价等职能。

4.2.2.4健康教育业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4.2.2.5医院、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等辖区健康教育网络单位应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有分

管领导,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接受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4.2.2.6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教育活动资料保存完好,管理规范。

4.2.2.7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新闻媒体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栏目,结合创卫、健康

素养66条、重点公共卫生问题、辖区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性强的健康传播活动。

广播电台、电视台健康教育栏目应每周至少播放1次,栏目刊播内容和刊播时间应提前预告,便于群众

及时收听收看。卫生计生部门要对健康教育栏目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宣传信息科学、准确。

4.2.2.8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人群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应根据所服务对象集中、流动的

特点,按照全市健康教育的总体安排,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宣传展板和电视终端等形式开展有针对

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文明水平。

4.2.2.9社区(街道、乡镇)应加强与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沟通,紧紧围绕辖区居民的健康

需求,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长廊、健康主题

公园等载体,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或利用辖区现有群众文体自发组织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

教育活动,营造健康社会氛围,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4.2.2.10医院应设立健康教育科(室),暂不具备条件设立健康教育科(室)的医院应确定相关科(室)

负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从事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医院建立、健全院内

健康教育工作网路,通过培训,医护人员掌握健康传播技术与技巧,在门诊、住院、随访等临床诊疗过

程中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医院加强与辖区媒体之间的沟通,利用新闻媒体向居民普

及健康知识与技能。

4.2.2.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加强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之间的沟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

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4〕321号)文

件精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4.2.2.12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学生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开展相应干

预活动。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聘请有资质的心理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学生生活、学习

上的压力。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

号)文件精神,使学生掌握与其年龄水平相适应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4.2.2.13企事业单位应定期为职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掌握职工的基本健康状况,根据职工中存在的

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

5

DB1403/T2—2020

4.2.2.14鼓励城市开展健康促进区县、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企事业单位、健康家

庭等健康促进场所创建工作。

4.2.3全民健身活动

4.2.3.1广泛开展全民健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开

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

社会化水平。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

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

踢毽、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和其他品牌特色活动。

4.2.3.2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的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

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应坚持工间(前)操制度。

4.2.3.380%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公园、绿地、

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4.2.3.4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

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

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户籍人数,占户籍总人口数的比例。

4.2.4控烟工作

4.2.4.1城市区县及以上地区体育总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全覆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本市户

籍总人口数的2‰。(指经过注册登记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本市户籍总人口数的千分比例)。

4.2.4.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控烟宣传工作,结合国家和当地控烟立法进展情况,统筹媒体资源,以国

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8月23日发布的《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为基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加强、加大烟草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深刻认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及学校、医院、

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员集中的重点公共场所日常健康教育活动中应把烟草控制作为重点宣传

内容。

4.2.4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