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DB63/T 2002-2021 Breeding facility for yak brucellosis risk assess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2002-2021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5
实施日期
2022-02-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220

CCSB41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21-12-25发布2022-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00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燕、傅义娟、李秀英、林元清、炊文婷、张总超、孙生祯、应兰、吕彩虹、

李万顺、余梅、张晓英。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的风险因子及其权重判定、风险等级划分及风险因子

结果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3/T1373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因子

促使或引起牦牛布鲁氏菌病发生的条件,以及牦牛布鲁氏菌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3.2

风险评估

评估病原体引入、定植、传播的可能性及造成的潜在后果或影响。

3.3

风险因子权重

按风险因子的重要程度,分别设置为普通因子、关键因子和特别关键因子。

4风险因子及权重判定

4.1从结构布局、设施设备、兽医室及检测器材、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免疫、疫情发生史、监测情

况七个方面归纳出37项风险因子。

4.2按照风险因子权重,将37项风险因子划分为8个特别关键因子,10个关键因子,19个普通因子,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及权重详见附录A。

1

DB63/T2002—2021

5风险等级划分

5.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牦牛场,判定为高风险场,应按DB63/T1373规定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特别关键因子有“不符合要求”;

——关键因子有“不符合要求”;

——普通因子“符合要求”项总数不足12项;

——近两年内,符合监测条件的适龄牛只全群监测有阳性,或有临床病例。

5.2符合下列条件的牦牛场,判定为中风险场,应按DB63/T1373规定逐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特别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普通因子“符合要求”项总数达到12项以上(含)但不足15项。

——近两年内,符合监测条件的适龄牛只全群监测均为阴性,且无临床病例,但近三年有监测阳性

或临床病例。

5.3符合下列条件的牦牛场,判定为低风险场。

——特别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普通因子中“不符合要求”项总数不超过4项;

——近三年内,符合监测条件的适龄牛只全群监测均为阴性,且无临床病例。

6风险因子结果判定

用附录A所列的各项风险因子对照牦牛养殖场实际情况,根据风险因子“符合要求”及“不符合要

求”2个级别,对各项风险因子进行判定。

2

DB63/T2002—2021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

表A.1给出了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

表A.1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