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599-2019 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规程

DB4201/T 599-2019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01/T 599-2019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15
实施日期
2020-01-15
发布单位/组织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抗旱稻栽培的生产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武汉节水抗旱稻适宜种植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0

DB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599—2019

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规程

2019-12-15发布2020-01-15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1/T59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大学、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锋、张建设、杜雪竹、居超明、徐国成、蔡鑫、陈建国、吴文华。

I

DB4201/T599—2019

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抗旱稻栽培的生产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的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武汉节水抗旱稻适宜种植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水抗旱稻

一种具有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又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的新型栽培稻。

3.2

抗旱性鉴定

根据节水抗旱稻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抗旱能力的评价。

3.3

旱播旱管

以旱作方式直播,灌水或等候雨水萌发、出苗,整个生长发育期间以利用雨水为主,或缺水敏感期

适当灌溉的种植方式。

3.4

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含水量表示。主要受到降水、

气温、植被类型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4生产环境

1

DB4201/T599—2019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符合NY/T5010规定的田块。

5品种选择

选择熟期适宜、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抗旱性鉴定达到3级的节水抗旱稻品种。

6播种

6.1播期

旱直播在5月15日~5月20日,育秧移栽在4月底~5月初。

6.2种子处理

播种前择晴日晒种1d~2d,咪鲜胺浸种24h,用清水洗净。

6.3整地

趁墒或雨前及时整地,整地要求达到地平、土碎、无明暗土块,无根茬。

6.4播种

6.4.1旱直播

22

可选择条播、撒播等适宜旱直播方式,推荐使用机械直播。播种量2kg/667m~3kg/667m。平

作条播行距一般25cm~30cm,开沟后播种,沟深5cm,播幅6cm,覆土厚2cm。

6.4.2育秧移栽

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推荐使用机插秧。每667m²播种10kg~15kg。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移

栽秧龄27d~30d,株距(13.3cm~16.6cm),行距30.0cm,每穴4株~5株苗,每亩插足5万~6万

基本苗。

7田间管理

7.1肥料

2

根据土壤肥力值确定肥料用量。中等肥力田块,全生育期施肥量一般每667m施纯氮15kg,基肥:

追肥=7:3,N、P、K用量比例为15:6:12;P、K、微肥全部作基肥。肥料合理使用应符合NY/T496

的规定。

7.2水分

播后若墒情不足,土壤相对湿度低于80%,应及时灌水,随灌随排;抽穗扬花期,若遇持续一周35℃

高温,保持田间1cm~3cm浅水层。

8病虫草害防治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