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7-2001 池塘立体养殖青虾操作规程

DB34/T 217-2001 DB34/T 217-2001 Pond multi-level cultivation of black tiger shrimp operating procedur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7-200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1-05-18
实施日期
2001-05-1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虾池塘立体养殖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2/15 公顷-2/3 公顷池塘青虾人工养殖。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委渔业局
起草人:
殷永正 李志成
出版信息:
页数: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安徽省地方标准

池塘立体养殖青虾操作规程

DB34/T217-200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虾池塘立体养殖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2/15公顷-2/3公顷池塘青虾人工养殖。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3虾池条件

3.1水源水质

符合GB11607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源,溶解氧7.5毫克/升,PH7.0-7.5符合渔业

用水和水产健康养殖标准,进排水方便。

3.2面积

面积不宜过大,一般2/15公顷-2/3公顷,最好1/5公顷-1/3公顷,要求长方形,长宽比1:2.5,

塘埂宽5米。

3.3坡度与土质

坡度一般为1:2.5-3,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一侧倾斜20厘米-40厘米。土质,以沙壤土、无渗

漏。有淤泥的塘清淤在10厘米厚以下。淤泥太多易污染水源。

3.4水深

水深1.5米,不宜过深,有利于水草生长、光合作用,溶氧补充及青虾的栖息生长。

3.5进水过滤和防逃设施

要求各虾池独立排灌。进水处设立40目和60目筛网对进水进行双层过滤。防止敌害的卵和幼

体进入虾塘,排水口则用密网拦阻,防止青虾逃逸。

4设立立体养殖设施

青虾游泳能力较差、属底栖动物,只能作短距离游动。一般在水底攀缘爬行,喜欢栖息在浅水

地带。因此,池塘养殖应设立以下设施。

4.1种植水草

在离塘边1米的浅水地带沿虾塘四周种植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萍等水生植物(也可种一些象

轮叶黑藻、苦草之类的沉水性植物),草带宽1米左右,面积约占虾池面的10-20%。种植水草可为

青虾遮光、隐蔽、脱壳,提供天然饲料,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面溶氧;吸收塘中过多的养份、净化

水质;提高虾的质量。

4.2设置网片

用网目为1.2厘米的无节夏花网片,铺设在虾塘中间,用毛竹架固定、离水面30厘米-40厘米。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18发布2001-05-18实施

DB34/T217-2001

网片按屋架形设置,坡度15度-20度,以便于青虾上下爬行。安排网片宽度3米-4米,长度因虾塘

而定,1/3公顷以下设两排,2/3公顷以下设四排,网片面积占塘的面积的20%-30%。

4.3增氧设备

一般1/3公顷以下虾塘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还要配备2.2千瓦潜水泵一台,用于注

排水。

5放养前的准备

5.1清塘肥水

5.1.1清塘

放养前7天-10天,每1/15公顷用75千克-10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

5.1.2注水

清塘4天后注水50厘米-70厘米

5.1.3施基肥

清塘后注水前施发酵过的有机肥,一般每1/15公顷施150千克-200千克,具体视虾塘而定。目

的是培养浮游生物,供青虾摄食。这是青虾早期生长阶段成活率高低和生长速度快慢的关键。

5.2苗种放养

5.2.1虾苗放养

1/15公顷放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