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1524-2011 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DB34/ 1524-2011 DB34/ 1524-2011 Standar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uaranteed Housing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 1524-201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16
实施日期
2012-06-1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杞柳优质丰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适宜栽培范围、品种与类型、栽培技术、抚育管理 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柳条林复壮与更新、柳条收割与处理、优质丰产指标、技术资料建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杞柳原料林培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起草人:
徐小牛、肖斌、魏玉根、谷凤、赵纮菲、尹维彬。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524—2011

杞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igh-qualitySilvicultureofSalixintegroinAnhui

Province

2011-11-15发布2011-12-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52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牛、肖斌、魏玉根、谷凤、赵纮菲、尹维彬。

I

DB34/T1524—2011

杞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杞柳优质丰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适宜栽培范围、品种与类型、栽培技术、抚育管理

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柳条林复壮与更新、柳条收割与处理、优质丰产指标、技术资料建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杞柳原料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816-2009杞柳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4/T1195-2010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伏条Summerwicker

夏季采收的杞柳条。

3.2

秋条Autumnwicker

秋季采收的杞柳条。

3.3

原条Primitivewicker

保留表皮的杞柳条。

3.4

白条Whitewicker

剥皮处理后得到的白色去皮柳条。

3.5

蒸条Steamedandpeeledwicker

1

DB34/T1524—2011

经过蒸煮去皮的柳条。

3.6

整齐度Wickeruniformity

可用条之间的差异程度。

对于不同品种或类型或批次,随机抽取100根柳条,分别测其条高、基径,利用30根大条平均条

高(基径)与30根小条平均条高(基径)值计算其整齐度:

条高整齐度(%)=(大条平均条高-小条平均条高)/大条平均条高×100...............(1)

条粗整齐度(%)=(大条平均基径-小条平均基径)/大条平均基径×100...............(2)

3.7

尖削度Wickertaper

柳条的直径随条高增加而减少的程度,表示为柳条中部直径与基径之比。

3.8

韧性Wickertoughness

柳条受外力作用可随意弯曲而不折裂的程度。

3.9

光洁度Wickersmoothness

白条洁白、光滑的程度。

3.10

老条林OldstandofEntirewillow

经营利用年限达5年及5年以上的杞柳林分。

3.11

地条Stripplantation

杞柳园地内以作业道、灌排水渠分割而成的不同地块。

3.12

3.13杞柳良种Improvedvariety

——通过国家或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我省杞柳栽培区域内栽培的优良品

种的无性繁殖材料及其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的种植材料。

——良种是杞柳优质丰产的保证。

良种标准为:

——在常规经营管理下造林当年柳条(鲜条)产量32000kg/hm2(红皮柳类)-40000kg/hm2(青

皮柳类)以上;

——二年后柳条(鲜条)年产量不少于50000kg/hm2;

2

DB34/T1524—2011

——柳条饱满匀称、分枝少、尖削度小,条质柔韧性强;

——耐湿抗涝,没有或少病虫害。

4适宜栽培范围

杞柳适宜栽培区是指以优质柳条生产为经营目标的适生区域。在我省以淮河和长江流域水网区为最

适栽培区,沿淮沿江低洼地及其沿河沿湖滩涂地为最适造林地。杞柳栽培提倡适度规模造林,相对集中

连片,以便经营管理。

5类型与品种

根据杞柳皮色可划分为青皮柳、红皮柳和黄皮柳3大类型。

3类型在我省都有栽培,其中青皮柳和红皮柳生长快,条质柔韧性好、尖削度小,产量高,适宜我

省淮河和长江流域栽培;以生产大条为主宜选用青皮柳及其优良无性系;以生产中小条为主宜选用红皮

柳及其无性系。

6栽培技术要求

6.1造林立地选择

造林立地要求:地势平坦的地块或滩涂地,地下水位在1.5m以上,土壤湿润、较肥沃,厚度在

40cm以上,质地为砂壤至轻粘,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含盐量在0.5%以下,土壤pH值5.5~

8.0。

6.2园地规划设计

a)依据园地面积大小和地势状况,规划灌、排水及道路系统,大面积集中栽培区可根据灌、排水

系统划分地条,各地条之间设置作业道,便于农机具和车辆通行。

b)风害较严重的地区应设置风障防护林,其主林带与主风方向垂直,林带间距200m,每条林带

栽植乔木3~4行,形成紧密结构;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设置在地条两头,植树2行,乔

灌搭配,形成疏透结构。

6.3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