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561-2017 突发事件分类与编码

GB/T 35561-2017 Emergency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5561-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29
实施日期
2018-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事件的分类与编码。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突发事件应急标绘,突发事件信息交互等。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袁宏永、黄全义、秦挺鑫、张亚京、苏国锋、张帆、杨秀中、钟少波、王金玉、杨锐、陈涛、陈建国、陈涛、申世飞、孙维珂、孙占辉、卢志为、刘碧龙、吕杰、张超、毛青松、吴大维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200

A90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561—2017

突发事件分类与编码

Emergencyclassificationandcoding

2017-12-29发布2018-07-01实施

发布

GB/T35561—2017

目次

前言in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1

4.1分类原则1

4.2分类方法1

5编码2

5.1编码原则2

5.2编码方法2

5.3编码扩充规则2

6分类代码表3

参考文献13

T

GB/T35561—2017

■1Z■—1—

刖百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宏永、黄全义、秦挺鑫、张亚京、苏国锋、张帆、杨秀中、钟少波、王金玉、杨锐、

陈涛、陈建国、陈涛、申世飞、孙维珂、孙占辉、卢志为、刘碧龙、吕杰、张超、毛青松、吴大维。

I

GB/T35561—2017

突发事件分类与编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事件的分类与编码。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突发事件应急标绘,突发事件信息交互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0113-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10113—2003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线分类法methodoflinearclassification

按选定的若干属(或特征)将分类对象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的分类方

法。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3.2

编码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GB/T10113—2003,定义2.2.1]

3.3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注: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GB/T10113—2003,定义2.2.5]

4分类

4.1分类原则

突发事件分类应符合GB/T7027-2002的规定,遵循科学、系统、可扩延、兼容、综合实用

性等原则。

4.2分类方法

采用线分类法将突发事件分为大类、亚类、细类三个层次。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1

GB/T35561—2017

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5编码

5.1编码原则

突发事件编码应符合GB/T7027-2002的规定,遵循唯一、合理、可扩充、简明、适用、

规范性等原则。

5.2编码方法

编码采用层次编码方法,代码由5位等长码构成。其中:

a)第一层表示突发事件大类(如:自然灾害),用一位阿拉伯数字(1〜9)表示;

b)第二层表示突发事件大类中的亚类(如:自然灾害中的水旱灾害),用两位阿拉伯数字(01〜99)

表示;

c)第三层表示突发事件亚类中的细类(如:水旱灾害中的洪水),用两位阿拉伯数字(01〜99)

表力・°

编码结构如图1所示。

XXXXX

TT~

-盘斥夹发串件细类

谡示夬发事件亚类

黑示夹发事件大类

图1突发事件编码结构

5.3编码扩充规则

本级分类采用一位数字表示时,如果分类不超过10,首先采用数字1〜9表示,不够表示时,采用字

母A-Z扩充(即1,2,3,4,5,6,7,8,9,A,B,C,・・・);本级分类采用两位数字表示时,如果分类不超过

100,首先采用数字01〜99表示,不够表示时,顺次添加字母进行扩充(即99,9A,9B,9C,-9Y,Al,

A2,-A9,AA,AB,-AY,B1,B2,-),有特殊说明除外。

需要进一步细化分类时,可在五位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扩充编码的规则如图2所示:

XXXXXXXX

扩展码可根据需要采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扩展分隔符采用英文句号表示。

图2扩展规则示意图

2

GB/T35561—2017

6分类代码表

突发事件类型及其代码见表lo

表1突发事件分类代码

代码类别名称说明

10000白然灾害

10100水旱灾害

10101洪水

10102内涝

10103水库重大险情包括垮坝事件

10104堤防重大险情包括堤防决口事件

10105凌汛

10106山洪

10107农业干旱

10108城镇缺水

10109生态干旱

10110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10199其他水旱灾害

10200气象灾害

10201台风

10202龙卷风

10203暴雨

10204雪灾包括暴雪、大雪等

10205寒潮

10206大风

10207沙尘暴

10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