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T 47-2022 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技术规程

DB3415/T 47-2022 Risk Level Divis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ning Disaster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15/T 47-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30
实施日期
2022-12-30
发布单位/组织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3415

六安市地方标准

DB3415/T47—2022

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技术规程

2022-12-30发布2022-12-30实施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5/T4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六安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六安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皖西学院、金寨县气象局、舒城县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自胜、张春龙、代先进、李春影、吴立波、张坤、江亮、方杰、戴红梅、刘

洪民、张刚。

I

DB3415/T47—2022

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雷电灾害风险等级中资料收集、资料处理、等级划分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六安市境内雷电灾害风险等级的划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405—2017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闪cloud-to-groundlighting

雷暴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

雷击点密度groundflashdensity

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每年的平均雷击点个数。

雷电灾害lightningdisaster

因雷电对生命体、建(构)筑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等造成的损害。

[来源:QX/T103—2017,3.2,有修改]

雷电灾害风险lightningdisasterrisk

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

[来源:QX/T405—2017,3.1]

4资料收集及处理

应收集10年及以上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观测数据。

雷电定位资料只收集与云地闪有关的要素,并对雷电定位资料进行质量控制,雷电定位资料的质

量控制方法应符合QX/T405—2017中5.2.2的要求。

选用雷电流幅值2 kA~200 kA的地闪数据,剔除该范围以外的雷电定位资料。

收集地形起伏数据、海拔高度数据、土壤电导率数据等孕灾环境信息,其中地形图应采用1:50000

分辨率或更高精度,宜由相关部门共享数据。

1

DB3415/T47—2022

收集承灾体信息,应包括:行政区域名称和代码、GDP密度、人口密度。

承灾体数据应按规定基准年份收集,如无法收集基准年份数据,以收集与基准年份接近的最新数

据代替。

承灾体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收集或实地调查获取最新资料进行更新。

5雷电灾害风险指标

致灾危险性

5.1.1致灾因子

5.1.1.1剔除雷电流绝对值小于2 kA和大于200 kA的雷电定位数据,按表1中的百分位数法对雷电流

幅值进行等级划分。

表1雷电流幅值等级划分

百分位(P)区间P≤60%60%<P≤80%80%<P≤90%90%<P≤95%P>95%

等级12345

5.1.1.2将区域划分为3 km×3 km大小的格网,统计格网内的雷击频次,除以资料年限和格网面积,

得到雷击点密度,并按附录A的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雷击点密度栅格数据。

注:当雷电定位数据缺失时,可用所在区域台站年均雷暴日数Td利用0.1Td计算雷击点密度。

5.1.1.3将区域划分为3 km×3 km大小的格网,统计格网内不同雷电流幅值等级的雷击频次,并按附

录A的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按公式(1)计算各网格内的地闪强度,形成地闪强度栅格数据。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