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842-2007 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DB37/T 842-2007 Energy-saving monitoring method for power plant boiler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842-2007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2-03
实施日期
2007-12-10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60.30

J9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842-2007

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2007-12-3发布2007-12-1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842-2007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奚修斌、冯连杰、史子军、庄庆福。

I

DB37/T842-2007

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的监测检查内容、监测测试项目、监测测试方法、监测考核指标及监测结果

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蒸发量为35吨/小时及以上,蒸汽出口压力大于2.45兆帕或蒸汽出口温度超过

400摄氏度的蒸汽锅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

GB/T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7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DL/T567.4入炉煤、入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

DL/T567.6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

3监测检查内容

3.1锅炉安装运行应履行国家、地方法律规章、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手续。

3.2电站锅炉热效率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GB/T10184进行。对于新装、技术改造及大修后的电

站锅炉应进行热工性能试验、热效率测试;企业所提供的热效率资料应以专业监测机构的测试报告为依

据,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

3.3锅炉运行操作人员应经安全经济运行培训,持证上岗。

3.4锅炉及辅机不应是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3.5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3.6计量仪表及运行记录应齐全完整。

4监测测试项目

4.1主蒸汽压力。

4.2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

4.3排烟温度。

4.4过量空气系数。

4.5飞灰可燃物含量。

4.6炉渣可燃物含量。

5监测测试方法

5.1监测测试要求

5.1.1电站锅炉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稳定运行工况下进行。

1

DB37/T842-2007

5.1.2监测测试所用的仪器仪表应能满足监测测试项目的要求,仪器、仪表应完好,经检定合格,并

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5.1.3电站锅炉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飞灰可燃物含

量、炉渣可燃物含量,每年进行一次。

5.2主蒸气压力监测

测量时间周期≥2小时,测量时间间隔为15分钟。

5.3主蒸汽及再热蒸汽温度监测

5.3.1测定过热汽和再热汽温度应同时采用插入式套管。

5.3.2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测点应最大限度地接近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且应远离束状流(如喷

水减温器后)一定距离。

5.3.3用热电偶测量时,应对热电偶和二次仪表进行校验并作好冷端补偿。

5.3.4测温处保温层应完好无损。

5.3.5测量时间周期≥2小时,测量时间间隔为15分钟。

5.4排烟温度监测

5.4.1排烟温度测点应与烟气取样点尽可能一致。选择在通道横截面上速度与温度分布均匀的部位。

5.4.2测试方法采用多点测量法,下列情况可采用网格法:

a)初步测量发现测量截面处烟气流速有严重偏差;

b)截面内不同瞬间烟气温度差别较大。

5.4.3测量时间周期≥2小时,测量时间间隔为15分钟。

5.5过量空气系数监测(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