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699-2008 双孢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DB63/T 699-2008 Techniqu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Lentinula edodes) spawn production standard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699-2008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1-24
实施日期
2008-02-23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699—2008

双孢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2008-01-04发布2008-02-03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699—2008

前言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韩梅、杨文辉、郭石生、陈占全。

本规范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I

DB63/T699—2008

双孢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双孢蘑菇菌种的引种、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双孢蘑菇菌种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品种

经各种方法分离、诱变、杂交、筛选而选育出来具特异性、均一(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具有同一个祖

先的群体。也常称作菌株或品系。

3.2母种

经各种方法分离、选育、杂交或引进得到的具有出菇能力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3.3原种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3.4栽培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4生产技术

4.1引种要求

4.1.1品种的选择

应使用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并从具相应技术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品种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栽培原料、市场需求等选择。

4.1.2品比试验

将引进的品种进行小面积品比试验,栽培试验。并观察它的生活习性、适应性、抗逆、抗杂性等。

4.1.3菌种扩繁

将母种移植扩繁原种,一支母种移植扩繁原种不超过4瓶(袋);一瓶原种移植扩繁栽培种不超过50

瓶(袋)。

4.2生产工艺流程

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成品

4.3菌种生产

4.3.1容器

4.3.1.1母种容器

1

DB63/T699—2008

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试管采用18毫米×180毫米或20毫米×200毫米,棉塞棉主要使用原棉,不应

使用脱脂棉。

4.3.1.2原种容器

使用500毫升~750毫升、耐126度高温的玻璃菌种瓶,或850毫升、耐126度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GB

9687卫生规定的塑料菌种瓶,或15厘米×28厘米、耐126度高温符合GB9688卫生规定的塑料袋。各类容

器部应使用棉塞,棉塞应符合4.3.1.1规定;也可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

4.3.1.3栽培种容器

使用符合4.3.1.2规定的容器,也可使用17厘米×35厘米、耐126度高温符合GB9688卫生规定的塑

料袋。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并符合4.3.1.2规定。

4.3.2培养基

4.3.2.1化学试剂类

必须使用化学纯试剂。

4.3.2.2生物制剂和天然材料类

生物制剂(如酵母粉、蛋白胨)、天然材料(如棉籽壳、麦粒、麦麸等),要求新鲜、无虫、无螨、

无霉、洁净、干燥。

4.3.2.3培养基配方

A、母种培养基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或综合麦粒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

B、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根据当地原料资源和所生产品种的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配方(见附录B),严格掌握含水量和PH

值。

4.3.2.4分装

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1/4~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