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499.1-2012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于ITU-T H.323协议的终端
GB/T 28499.1-2012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P video terminal equipment—Part 1:terminal based on ITU-T H.323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ITUT 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
发布历史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孙明俊、孙志斌、吴永明、张清、胡峻岭、杨崑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5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040.40
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8499.1—2012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终端设备技术
要求第1部分基于ITU-TH.323
协议的终端
TechnicalrequirementforIPvideoterminalequipment—
Part1:terminalbasedonITU-TH.323
2012-06-29发布2012-10-01实施
GB/T28499.1—2012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2
4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在视讯会议业务网中的位置3
5业务要求4
6终端类型4
7基本功能要求5
8安全要求7
9会议室型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12
10桌面型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13
11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软终端13
12通信的协议流程13
13消息15
14与其他类型终端的互通23
15性能指标要求24
16供电要求24
17坏境要求25
18包装与存储25
19电气安全25
20防雷25
21电磁兼容25
T
GB/T28499.1—2012
■ir■■i
刖吕
GB/T28499《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基于ITU-TH.323协议的终端;
本部分为GB/T2849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明俊、孙志斌、吴永明、张清、胡峻岭、杨崑。
m
GB/T28499.1—2012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终端设备技术
要求第1部分基于ITU-TH.323
协议的终端
1范围
GB/T28499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在网络中的位置、主要功
能、通信接口、协议、性能以及设备的一般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GB/T2423.1—2008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2006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3873—19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D/T965—1998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968—2010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YD/T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ITU-BT.500(2002)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ITU-TG.711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
ITU-TG.72264kbit/s之内的7kHz音频编码(7kHzaudio-codingwithin64kbit/s)
ITU-TG.723.1以5.3kbit/s和6.3kbit/s为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语音编码器(Dualrate
speechcoder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stransmittingat5.3and6.3kbit/s)
ITU-TG.728采用线形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bit/s速率上的语音编码(Codingofspeech
at16kbit/susinglow-delay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
ITU-TG.729使用共觇结构代数代码激励线性预测(CS-CELP)的8kbit/s语音编码(Codingof
speechat8kbit/susingconjugate-structurealgcbraic-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CS-ACELP)
ITU-TH.235H系列多媒体终端的安全和加密(SecurityandencryptionforH-Series(H.323
andotherH.245-based)multimediaterminals)
ITU-TH.239H.300系列终端的角色管理和附加媒体信道(Rolemanagementandadditional
mediachannelsforH.300-seriesterminals)
ITU-TH.243使用1920kbit/s以内的数字信道在3个或3个以上视听终端间用于建立通信的
规程(Proceduresforestablishingcommunicationbetweenthreeormoreaudiovisualterminalsusing
digitalchannelsupto1920kbit/s)
ITU-T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Controlprotocol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
ITU-TH.261P*64kbit/s视听服务的视频编码(VideocodecforaudiovisualservicesatpX64kbit/s)
1
GB/T28499.1—2012
ITU-TH.263低速率的视频编码(Videocodingforlowbitratecommunication)
ITU-TH.281使用H.224的电视会议的远端摄像机控制协议(Afarendcameracontrol
protocolforvideoconferencesusingH.224)
ITU-TH.282多媒体通信远程设备控制协议(Remotedevicecontrolprotocolfor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TU-TH.283远程设备控制逻辑信道传输(Remotedevicecontrollogicalchanneltransport)
ITU-TH.323基于数据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Packet-base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sys
tems)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视讯会议业务videoconferenceservice
采用图像、语音压缩技术,利用视讯会议通信系统和数字传输电路,在两点或多点间实时传送活动
图像、语音,应用数据(电子白板、图形)信息形式的通信业务。
3.1.2
IP视讯会议业务IPvideoconferenceservice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为IP网上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用户提供实时通信,混合与会者的声
音和运动图像,并传送多媒体信息。
3.1.3
IP数据会议业务IPdataconfereceservice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为IP网上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用户在进行视讯会议的同时提供数据
共享,数据会议方式有文件传送、文件共享、电子白板等等。
3.1.4
网守Gatekeeper
网络中的一个功能实体,提供地址翻译。网络的接入控制,带宽管理。会议资源调度。
3.1.5
多点控制器multipointcontroller
网络中的一个功能实体,提供参加多点会议的多个成员之间的控制。提供与所有终端间的能力协
商,提供公共能力集,负责管理会议资源。
3.1.6
多点处理器multipointprocessor
网络中的一个功能实体,提供音频视频的集中处理(切换、混合)等。
3.1.7
视讯会议终端videoconferenceterminal
处于用户侧,用于完成用户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和放,并同时完成相应其他控制功能的设备。本
标准中的终端都假设是IP终端。
3.1.8
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controlunit
网络中一个端点,它为3个或更多终端及网关参加一个多点会议服务。它也可以连接两个终端构
成点对点会议,随后再扩展为多点会议。
2
GB/T28499.1—2012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AAAccess?AuchenticationandAccounting接入认证和计费
APPApplication-DefinedRTCPPacket根据应用定义的RTCP报文
BYEGoodbyeRTCPPacketRTCP挂断报文
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GKGatekeeper网守
IPXInternetworkPacketExchange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
MCMultipointcontrollor多点控制器
MCUMultipointControlUnit多点控制单元
MGCPMediaGatewayControlProtocol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MIB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管理信息库
MOSMeanOpinionScore平均主观评分
MPMultipointProcessor多点处理器
NTPNetworkTime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
ReceiverReport接收报文
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SDESSourcedescriptionitems源描述项
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PXSequencedPacketExchange序列分组交换协议
SSenderReport发送报文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FTPTrivialFileTransfer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UDPUserData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4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在视讯会议业务网中的位置
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在视讯会议网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基于ITU-TH.323
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设备(如无特殊说明,以下终端均指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设
备)位于靠近最终用户的一端,处于接入层的边缘,受所在域的接入网守的控制。
图1的连线表示设备处于止常运行状态时的默认连接。终端间的点对点呼叫和多点会议召集都由
网守负责,召集多点会议时需要使用MC,使用MP进行媒体处理。会议的预约等操作可以由终端直接
向网守预约,也可以经由应用服务器完成。
终端的管理和控制由接入网守负责。与终端无关的管理和控制流程不在本部分中规定。
3
GB/T28499.1—2012
H.235.HTTFMX1&
RASQ931
用用At务齐
H24*
图1基于ITU-TH.323协议的视讯会议终端在视讯会议业务网中的位置
5业务要求
终端设备主要为最终用户提供基本的IP视讯会议业务。它在接入网守的控制下完成呼叫的建立
与释放,接收对端发送来的视音频编码信号,并在必要时将近端的原始多媒体信号编码后经由视讯会议
业务网进行交换。同时终端也可以支持IP数据会议业务。
6终端类型
IP视讯会议业务可以应用到公司的私有会议室,可以在公共接入的会议室做临时出租,或者可以
供个人使用。有多种IP会议终端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会议室型H.323视讯会议终端
会议室型终端具有独立的主机和丰富的视音频外设接口,具有较强的视音频信号处理能力和完善
的会议控制及其辅助功能,显示设备一般为电视机、大屏幕投影仪,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专业级別的
视音频效果,适合在标准会议室中应用,可以提供大、中型视讯会议服务。
——桌面型H.323视讯会议终端
桌面型终端具有独立的主机和较简单的视音频外设接口,视音频信号处理能力弱于会议室型终端,
具有基本的会议控制功能,移动性好,可以放置在办公桌面和家庭中使用,既可以独立具有显示器件,也
可以利用电视或显示器等设备进行显示,可以为个人用户和企业提供操作简单、接入便利的视讯会议
服务。
H.323视讯会议软终端
软终端没有主机,为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通过电脑提供的通讯接口与简单的视音频外设连接,视
音频信号处理能力较弱,具有基本的会议控制功能,显示设备使用电脑显示器,可以为广大个人用户和
企业办公室提供操作简单、接入便利的视讯会议服务。
终端的基本功能要求在第7章中规定,会议室型终端、桌面型终端和软终端详细技术要求分別在第
4
GB/T28499.1—2012
8章、第9章和第10章中规定。
7基本功能要求
7.1应用层协议
终端必须支持ITU-TH.323协议,提供在ITU-TH.225.0中规定的服务,对TTU-TH.245规定
的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呼叫信令信道,必须提供可靠的(如TCP.SPX)端到端服务;对音频信道、视频
信道和RAS信道,必须提供非可靠的(如UDP.IPX)端到端服务。服务可以是双工或单工、单播或多
播,取决于应用、终端能力和网络配置。
7.2参加会议能力
终端应该具备预约会议的能力。能够进行点对点呼叫和多点视频/音频会议呼叫,能够实现自动或
人工控制应答呼叫的功能。
7.3语音编解码功能
终端必须支持ITU-TG.711规定的A律,可以根据需要支持G.722、G.723.1、G.728.G.729等
编码格式,争取采用国内拥有知识产权的成熟、互通性好的压缩编码格式。
7.3.1声音编码动态转换
终端可以根据会议需要在MC的控制下进行声音编码动态转换。即终端能够根据MC的要求,在
较高速编码与较低速编码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当网络拥塞时,可将高码速编码方式转换为低码速编码
方式,以便从媒体流的源端进行流量控制以缓解拥塞状况;当网络资源宽松时,可以将低速编码方式转
为高速编码方式,以提高通信质量。
7.3.2最大音频■视频传输偏离
终端应发送h2250MaximumSkewIndication消息来指示传输到网络传输层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之间
的最大偏离,以便终端适当设置其接收缓存的大小。对于每一对相关的音频和视频逻辑信道,必须发送
h2250MaximumSkewIndication,音频会议或混合会议则不需要。如果要求唇音同步,必须通过使用时
戳来实现。
7.3.3低比特率操作
在低比特率(<56kbit/s)链路或网段上的会议中,由于TTU-TG.711编码不能使用,终端端点应
当具有G.723.1语音编解码能力。在每次呼叫开始时,端点通过能力交换指示其接收音频能力。在端
到端连接包含一个或多个低比特率段时,没有低速率音频能力的端点可能不能T作。
端点也必须能够根据ITU-TG.711对语音进行编码和解码。但如果确定要通过低速率段进行通
信,端点不需要指示该能力。如果端点不知道在点对点连接中存在有不足以支持TTU-TG.711音频的
链路或网段,那么端点必须声明根据ITU-TG.711接收音频的能力。
7.4回声抵消
由于在IP网上传输的时延较大,为避免回声对通话质量的影响,终端设备应该具有回声补偿功能。
其回声补偿器的设计应符合ITU-TG.716的规定。
5
GB/T28499.1—2012
7.5图像编解码功能
终端必须支持ITU-TH.261规定的QCIF,可以根据需要支持ITU-TH.261规定的CIFJTU-T
H.263规定的QCIF,ITU-TH.263规定的CIF等编码格式,争取采用国内拥有知识产权的成熟、互通
性好的压缩编码格式。
7.5.1图像编码动态转换
终端可以根据会议需要在MC的控制下进行图像编码动态转换。即终端能够根据MC的要求,在
较高速编码与较低速编码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当网络拥塞时,可将高码速编码方式转换为低码速编码
方式,以便从媒体流的源端进行流量控制以缓解拥塞状况;当网络资源宽松时,可以将低速编码方式转
为高速编码方式,以提高通信质量。
7.5.2图像分辨率和帧频
在不同的速率下,视讯会议终端应满足如下帧频
小于384kbps(CIF&QCIF):PAL为12.5F/S,NTSC为15F/s;
小于512kbps(CIF&QCIF):PAL为25F/S.NTSC为30F/s;
大于等于1Mbps(4CIF):PAL为25F/S,NTSC为30F/s0
7.5.3多视频流显示
终端可以接收多于一个的视频信道。终端需要具备视频混合或切换的能力,以便向用户显示视频
信号,包括将多个终端的视频显示给用户。终端应使用ITU-TH.245所规定的并发能力来指示它能
够同时解码多少个视频流。一个终端的并发能力不应当限制一个会议中多播的视频流数目(该选项由
MC选择).
多视频流的传送依据ITU-TH.239的规定。
7.6主席控制功能
如果终端具备主席功能,则在会议中可以通过申请成为主席,主席终端应具有以下会议控制功能
a)选看会场主席终端可以在会议过程中浏览任意一个会场;
b)广播会场:获得主席控制权的会场终端可以将某一会场的图像广播到其他会场;
c)查询终端列表:主席终端可以看到会议中所有会场名称列表;
d)申请发言:分会场可以申请发言,主席终端批准后,会场将自动切换为发言会场;
e)释放主席令牌主席终端可以释放主席控制权;
f)结束会议主席终端可以结束会议,此时各会场终端自动退出会议。
主席终端除支持基本会议控制功能以外,可以支持的扩展会议控制功能
a)添加和删除会场在会议的进行过程中,获得主席控制权的会场终端可以通过呼叫一个终端号
添加分会场,也可以删除一个分会场;
b)声音控制主席终端具有闭音和取消闭音、静音和取消静音等控制功能。主席终端可以设置
语音激励会场:即发言声音最大的会场图像被广播到其他会场;
c)点名发言主席终端可以点名某个会场发言;
d)延长会议:主席终端可以申请延长会议;
e)摄像机远遥控制主席具有对分会场的摄像机远程控制功能。
在会议的召开过程中,非主席终端具有以下功能
a)申请主席非主席终端可以申请主席令牌。在会场中没有主席时获得主席控制权;
6
GB/T28499.1—2012
b)查询终端列表:非主席终端可以看到会议中所有会场名称列表;
c)申请发言:非主席终端可以申请发言,获得主席批准后,会场将自动切换为发言会场;
d)退出会议:会议中视讯终端可以途退出会议。
7.7数据会议功能
终端实现数据会议功能,包括电子白板、文件传输、应用共享和文本交谈数据会议功能。
7.8网络协议
终端设备应该支持TCP/IP协议族,至少应能支持TCP/UDP协议。
为保证信息经过终端设备在TP网上传输,终端应该支持RTP协议,建议支持RTCP协议。
为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应支持PPPoE协议。
为方便系统版本更新,可以支持TFTP协议或FTP囱议。
为动态获取IP地址,可以支持DHCP协议。
为提供时钟相关的附加功能,可以支持NTP协议。
为提供远程网管能力,可以支持SNMP协议。
7.9维护管理
7.9.1控制和连通性保证
终端设备可向接入网守报告由于重起、故障、设备恢复或维护管理而造成终端自身状态的改变,终
端自动将状态变化报告给接入网守。
终端能接受接入网守的命令,按照命令要求回送资源状态信息,使接入网守保存的资源状态与自己
保持一致。
终端能检测到与接入网守之间失去联系的各种情况,例如通信链路故障/拥塞,终端代理故障等,并
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尽量减少通信的损失。
在接入网守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终端中处于运行态的媒体流应能够继续维持至本次呼叫结束。
7.9.2故障处理
当终端设备较接入网守先检测到媒体连接中断或已被释放,则其应能向接入网守报告原因并请求
拆除该连接。
7.9.3环回
终端应能通过环回测试进行资源维护和故障定位,包括本地视频环回、本地音频环回,本地音频环
回还可以分为硬件环回和软件环回。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远端视频环回、远端音频环回等功能。
7.9.4远程维护管理
终端可以支持Telnet或WEB方式远程管理,终端实现的MIB为可选项,包括H323Terminal,
H225CallSignaling,H245,RTP,RAS,Ehernct和接口组。
8安全要求
&1概述
终端设备应提供安全性管理功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包括设备安全和接入认证安全两个方面。
7
GB/T28499.1—2012
&2设备安全
&2.1用户数据保护
终端设备和网守设备之间呼叫控制协议的内容应提供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不被监视。终端
设备还应对呼叫信令提供完整性保护,使其在收发途中不被非法篡改。
&2.2安全审计
终端应对连续多次注册未能通过认证的情况进行安全审计,并提供日志记录。
&2.2.1分级管理
终端应支持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GDMA 57-2024 工程咨询示范企业公示规范 2024-06-07
- T/GJSH 000005-2020 自动分拣设备采购合同范本——中英文对照版 2020-06-30
- T/SDYX 25-2024 "寻味顺德"认证(风味小吃)评选细则 2024-12-27
- T/ZZB Q007-2019 认证活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 2019-03-21
- T/SCTX T 006-2024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星级评定导则 2024-12-12
- T/EJCCCSE 010-2024 具有影响力行业示范品牌评价准则 2024-07-30
- T/SZEIA 004-2022 电子产品翻新质量管理要求 2022-12-31
- T/SXCAA 036-20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2024-06-21
- T/ZZB Q008-2019 认证协议管理规范 2019-03-21
- T/5115YBAPS 034-2022 “江安味道”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