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778-2021 游赏型温室园林设计规范

DB42/T 1778-2021 Garden Design Guidelines for Leisure and Scenic Gardens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5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T 1778-2021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3
实施日期
2022-04-23
发布单位/组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5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20

CCSP53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778—2021

游赏型温室园林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fordesignoftheinteriorlandscapeinconservatory

2021-12-23发布2022-04-23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42/T1778—2021

II

DB42/T1778—2021

目次

目次.................................................................................I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1

5地形设计...........................................................................2

6园路设计...........................................................................2

7水景设计...........................................................................3

8植物设计...........................................................................3

9配套设计...........................................................................5

附录A(资料性)游赏型温室典型植物景观植物表.........................................8

附录B(资料性)游赏型温室常见植物景观植物表........................................13

附录C(资料性)游赏型温室常见植物表................................................15

条文说明............................................................................52

I

DB42/T177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武汉市园林生态集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宏涛、吴婷、朱剑峰、袁玲、宋利平、邢梅、刘典、马思飞、吕文君、谢秋

琪、马远龙、黄嘉诚、王贺、杨剑、张竞、杨海牛、詹琴、刘明宏。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88,邮箱:

407483361@。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邮寄至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地址:武汉市东

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201号,邮编430074),联系电话:027-87700871,邮箱:9560437@。

III

DB42/T1778—2021

游赏型温室园林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游赏型温室园林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地形设计、园路设计、水景设计、植

物设计、配套设计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以植物景观展示为主体的各类景观温室、展览温室、生态餐厅、活体植物展示

馆等园林的新建、扩建、改建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501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20501.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设计原则第6部分导向标志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GB/T51223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

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T16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DB42/T1564植物专类园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游赏型温室conservatory

以展示不同地域气候植物景观为主,能为人们提供观赏、游憩、科普宣教等服务的人工环境场所。

4一般规定

4.1设计原则

4.1.1协调性与完整性相统一的原则

1

DB42/T1778—2021

园林景观宜与温室设施、环境景物等相互映衬,实现各要素的协调性与空间的完整性相统一。

4.1.2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以植物所在地域的气候特征和群落组成等特性为科学依据,艺术呈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巧

妙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4.1.3游赏性与科普性相融合的原则

在温室空间场景营造、浸润式游赏节点和路径设计中,宜嵌入植物科普主题内容,达到寓教于乐、

游赏性和科普性并重的效果。

4.2游人容量设计

4.2.1温室园林设计应确定合理的游人容量。游人容量宜作为各种设施规模、数量计算以及温室管理

的依据。

4.2.2温室室内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1×e1…………………(1)

式中:

C——室内游人容量(人);

2

A1——室内游览陆地面积(m);

222

e1——单位面积可容纳游人密度(人/m);宜为0.21人/m~0.35人/m。

单位面积可容纳游人密度的数值应根据温室建设规模、性质、区位、周边交通状况与人口密度等实

际情况而定。

5地形设计

5.1地形设计应在满足景观塑造、空间组织等各项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合理确定场地的起伏变化。

5.2地形设计宜以人工堆筑为主,主要分为山地型、台地型、缓坡型。

5.3地形高度应与堆置范围相适宜,应保证地形稳定和周围设施安全。

5.4地形最高处与温室桁架垂直距离应不小于3米。

5.5堆筑地形上部覆盖的土层应符合GB50420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5.6堆筑方式应符合GB50420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5.7堆筑的地形其自身稳定性和对人的安全性应符合GB50420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6园路设计

6.1园路宜分级设计,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分级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园路宽度

单位(m)

温室面积一级园路二级园路三级园路

室内可用面积大于10000m23.0~4.02.0~3.01.5~2.0

室内可用面积在5000m2~10000m22.0~3.01.5~2.01.2~1.5

室内可用面积在5000m2以下1.8~2.51.2~1.8—

2

DB42/T1778—2021

6.2温室园路宜构成环道。主园路及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并符合GB50763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6.3园路面层材料应与温室园林主题风格相协调,宜采用防滑、耐磨、具有透水性的地面材料。

6.4园路设计应符合GB55014中相关园路条款的规定。

7水景设计

7.1环控湿度在60%以上的温室室内宜设置水景,水景应有水源和水量保障。

7.2水景设计应以温室园林总体布局及空间为依据,宜与地形相结合布局水景的类型。

7.3水景设计宜动静结合、聚散变化。动态景观水体宜设置瀑布、溪流等多种水体形态,宜采用循环

过滤水保持水质洁净,或营造优化水质的自然生境来减少运维成本。

7.4水体的水位与岸缘顶边的高差宜在0.3米~0.5米。无防护设施的水体近岸1米处水深不宜超过0.35

米。

7.5水景设计应符合GB50420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8植物设计

8.1植物景观主题设计

8.1.1植物景观主题的类型应与温室人工气候条件相适宜。

8.1.2植物景观主题一般依据气候特征、植物群落、植被类型来划分。常见温室植物景观主题有热带

雨林植物景观主题、沙生植物景观主题、高山亚高山植物景观主题、地中海植物景观主题等。

8.2植物景观主题植物设计

8.2.1热带雨林植物景观主题植物设计

热带雨林植物景观主题植物一般宜根据典型植物景观和雨林类型来设计。

热带雨林植物景观主题典型植物景观宜根据植物生活型和外貌特征设计,分为板根植物景观、

绞杀植物景观、老茎(根)生花结果植物景观、滴水叶尖植物景观等。热带雨林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

物见表A.1。

热带雨林植物景观主题植物宜根据不同雨林类型分为印度马来雨林群系、非洲雨林群系、

美洲雨林群系进行设计。热带雨林植物景观雨林类型及主要植物见表B.1。

热带雨林植物配置宜分层设计。

热带雨林乔木郁闭度宜在0.5以上。

8.2.2沙生植物景观主题植物设计

沙生植物景观主题植物一般宜根据典型植物景观和地理分布来设计。

沙生植物景观主题典型植物景观宜根据分类特征设计,分为茎多肉植物景观、叶多肉植物景

观和茎干状多肉植物景观。沙生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见表A.2。

沙生植物景观主题植物宜以不同地理区域热带干旱环境的稀树草原和亚热带沙漠气候植物类

型进行设计,沙生植物景观地理分布及主要植物见表B.2。

8.2.3高山亚高山植物景观主题植物设计

高山亚高山植物景观分为高山灌丛群落景观和草本植物群落景观。高山亚高山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

植物见表A.3。

3

DB42/T1778—2021

8.2.4地中海植物景观主题植物设计

根据地中海气候特点,选择地中海气候区的且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宜选择的地中海典型植物类型有

乔木、棕榈及苏铁状、常绿灌木、芳香植物、秋植球根花卉等。地中海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表见

A.4。

8.2.5其他植物景观主题植物设计

其他典型植物景观主题根据温室收集展示的植物资源种类和期望实现的科普价值等因素确定,可分

植物原生生境景观、植物用途景观、专类植物景观、植物观赏特性景观和植物文化景观等。其他典型植

物景观及主要植物见表A.5。

8.2.6温室常见植物

温室常见植物见附录C。

8.3种植设计

8.3.1种植设计应考虑温室高度对植物生长空间的限制、种植的地下空间对植物根盘的限制以及环境

控制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3.2复层种植设计时,应符合上下层植物对生态习性的要求,避免相互产生不良影响。

8.3.3植物栽植土层厚度要求应符合CJJ82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8.3.4植物种植的土壤基质宜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土壤基质的理化性质

类型物理性质pH值

热带雨林植物容重0.6g/cm3~0.7g/cm3,总孔隙度70%~80%,通气孔隙度20%~30%6.3-6.8

沙生及多肉植物容重0.3g/cm3~0.5g/cm3,总孔隙度80%~90%,通气孔隙度35%~45%7.0-7.2

高山亚高山植物容重0.5g/cm3~0.6g/cm3,总孔隙度65%~80%,通气孔隙度25%~40%6.2-6.5

地中海植物容重0.5g/cm3~0.6g/cm3,总孔隙度65%~80%,通气孔隙度20%~30%6.7-7.0

8.3.5植物种植的土壤应符合GB55014中对土壤相关条款的规定。

8.3.6有毒、有刺或易产生坠落浆果或汁液类的植物不宜种植在游人易碰触的邻近路侧。

8.3.7植栽挺水、浮水植物的水深不宜超过0.5米,沉水植物的水深不宜超过1.5米。

8.4植物养护

8.4.1养护宜在非游览开放时段进行,游览开放时段应以巡视为主。

8.4.2因特殊情况,必须在游览开放时段进行养护的,应避开游览高峰期。

8.5植物环境条件设计

温室植物环境控制宜符合表3的规定。

4

DB42/T1778—2021

表3游赏型温室植物环境控制指标

指标热带雨林植物沙生及多肉植物高山亚高山植物地中海植物

冬季≥15℃冬季≥10℃冬季≥5℃

温度夏季<20℃

夏季<35℃夏季<40℃夏季<32℃

空气相对湿冬季60%~70%冬季<40%冬季60%~70%

50%~70%

度夏季80%~90%夏季<60%夏季30%~40%

光照强度5500lx~60000lx3500lx~35000lx4000lx~22000lx4500lx~25000lx

9配套设计

9.1植保设施设计

9.1.1应按照温室所栽植植物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选择相应植保设施。

9.1.2诱杀植保设施布置的数量宜按照诱杀的有效面积和温室的规模确定,植保设施的布置应与温室

内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

9.1.3植保设施的布置宜避开游人聚集处。

9.1.4温室内外通气部位宜安装防虫网。

9.1.5温室内灌溉系统的设置可考虑水药肥一体化。

9.2科普展牌设计

游赏型温室科普展牌设计应符合DB42/T1564中植物标牌相关条款的规定。

9.3给排水设计

9.3.1给水设计

游赏型温室给水设计应分为植物灌溉和水景给水。

植物灌溉宜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水景给水设计应符合GB50015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游人可接触的水景水质应符合GB3838中Ⅲ类标准规定;非接触的水景水质不应低于GB

3838规定的Ⅳ类标准。

9.3.2排水设计

根据就近排出原则,室内排水管网的终端应与室外雨水管网相连接。

园路及铺地排水宜采用地漏收集方式,地漏宜设置在易溅水区域附近地面的最低处。

构筑物上绿地应有排水层和过滤层,设计应符合GB50345中排水层和过滤层相关条款的规

定。

构筑物上绿地坡度大于20%时,其排水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构筑物上蓄水池排水应符合GB50345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玻璃采光顶内侧的冷凝水排水应符合GB50345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排盐系统宜采用自流排水方式;无自流排水条件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采取强排措施。

排盐系统出水口处应采取防老化、防冲刷、防坍塌等防护措施。

5

DB42/T1778—2021

排盐管应通顺有效,保持一定排水坡度,终端管底标高应高于排水主管。排盐管沟槽不应位

于淤泥、软土层。

9.4照明设计

9.4.1夜间开放的游览温室应设置景观灯具,景观灯应以景观装饰性照明为主。园路坡道、台阶、高

差处宜设置线型灯、台阶灯、高差灯;植被中宜设置草坪灯;景观山体、挡墙宜设置景观壁灯。

9.4.2照明装置的防雷应符合GB50057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9.4.3在光照不足、植物需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应选用参数适宜的、高能效比的节能灯具进行植物补

光。

9.4.4照明设计应符合JGJ/T163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9.5景观构筑物设计

9.5.1景观构筑物设计应符合GB51192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9.5.2景观构筑物的设计,其形式、材料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且应对数量和体量进行合理控制。

9.5.3景观小品设置时应适量、适当,且与环境相协调;其材料应采用节能环保、坚固耐用、无毒无

污染的材料,且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9.5.4木质构筑物应选用防腐木或经防腐防蛀处理的材料。金属构筑物应选用经防蚀防锈处理的材料。

9.6景观设施设计

9.6.1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宜包含垃圾桶、园椅园凳、标识、雕塑小品、互动装置、防护设施。

9.6.2垃圾桶

垃圾桶应采用美观、卫生、耐用并阻燃的分类垃圾桶。设置位置宜与集散场所、休憩设施相结合。

9.6.3园椅、园凳

园椅、园凳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园椅、园凳的形式、体量、材料应与周边环境协调。设置位置应方便游人使用,不应设置于山

体边缘。

b)园椅、园凳应采用节能环保、无毒无污染、坚固耐用,便于清洁的材料。

9.6.4标识

标识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温室内标识的设计应与温室主题相关。

b)标识应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分类设置。设置应符合GB/T51223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c)无障碍标识的设置应符合GB50763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d)在有毒、有刺等特殊植物周边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危险地段应设置必要的提示标志及安全

警戒线。

e)导视标识宜形成系统,设置应符合GB/T20501.6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9.6.5互动装置

互动装置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6

DB42/T1778—2021

a)互动装置应根据功能需要设置,一般包括生态陈列、装置艺术、互动或声像演示装置、模型、

图文板等,其形式、体量、材料应与周边环境协调。

b)互动装置设置宜与活动场地、休憩设施相结合。

9.6.6防护设施

防护设施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游人活动场所边缘临空高差大于0.7米处,应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高度不应小于1.1米。

b)儿童活动场所栏杆应防止儿童攀爬;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米。

c)在有毒、有刺等特殊植物周边应设围栏、栅栏,防止游人靠近;其形式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不

宜影响主体景观的观赏。

d)所有防护设施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并能承受规范规定的荷载;不得采用锐角、

利刺等形式。

7

DB42/T1778—2021

AA

附录A

(资料性)

游赏型温室典型植物景观植物表

A.1热带雨林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

表A.1给出了游赏型温室热带雨林典型植物景观主题下种植的主要植物。

表A.1热带雨林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

典型景观景观特征主要植物

榕树(Ficusmicrocarpa)、凤凰木(Delonixregia)、木棉

(Bombaxceiba)、红厚壳(Calophylluminophyllum)、长芒

由乔木侧根外向异常生长形成,从树干基部

植物板根杜英(Elaeocarpusapiculatus)、银叶树(Heritieralittoralis)、

辐射生出、长在地表、斜向入土、形状像木

景观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大花第伦桃(Dillenia

板的板状根形成的植物景观。

turbinata)、四数木(Tetramelesnudiflora)、八数木(Octomeles

sumatrana)等。

植物气生由植物茎上发生的,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榕树(Ficusmicrocarpa)、扇叶露兜树(Pandanusutilis)、

根景观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形成的植物景观。秋茄树(Kandeliaobovata)、锦屏藤(Cissusverticillata)等。

巢蕨(Aspleniumnidus)、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

植物附生附生植物附着在树干、树枝上生长,但彼此

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石斛属(Dendrobium)、贝

景观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所形成的景观。

母兰属(Coelogyne)、铁兰属(Tillandsia)等。

绞杀植物的种子在其他植物树干上发芽后,

根就植入被绞杀植物的底部,同时与被绞杀

植物绞杀榕树(Ficusmicrocarpa)、雅榕(Ficusconcinna)、高山榕

植物争夺养料和水分,绞杀者慢慢成长为既

现象(Ficusaltissima)等。

附生又自主的植物。多年后被绞杀植物就会

因营养和水份不足而逐渐死去。

菠萝蜜(Artocarpusheterophyllus)、火烧花

植物老茎

(Mayodendronigneum)、十字架树(Crescentiaalata)、炮

(根)生

在没有叶片的粗大树干上开花、结果的现象。弹树(Couroupitaguianensis)、可可(Theobromacacao)、

花结果现

榴莲(Duriozibethinus)、番木瓜(Caricapapaya)、嘉宝果

(Myrciariacauliflora)等。

会捕获并消化动物而获得营养(非能量)的猪笼草属(Nepenthes)、瓶子草属(Sarracenia)、茅膏菜属

食虫植物

自养型植物。(Drosera)、捕蝇草属(Dionaea)等。

白藤(Calamustetradactylus)、海南羊蹄甲

攀援植物由茎细长不能直立、须攀附支撑物向上生长

(Bauhiniahainanensis)、白花油麻藤(Mucunabirdwoodian)、

景观的植物形成的景观。

大果油麻藤(Mucunamacrocarpa)等。

海芋(Alocasiaodora)、菩提树(Ficusreligiosa)、垂叶榕

具有尾状尖端的叶片,表面的水膜集聚成为

滴水叶尖(Ficusbenjamina)、广东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

水滴流淌掉,可使叶面快速变干。

粗叶木(Lasianthuschinensis)等。

8

DB42/T1778—2021

A.2沙生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

表A.2给出了游赏型温室沙生典型植物景观主题下种植的主要植物。

表A.2沙生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

主要(科

典型景观主要植物说明

属)配置

柱状:武伦柱(Pachycereuspringlei)、土人之栉柱(Pachycereus

pecten-aboriginum)、巨人柱(Carnegieagigantea)、秘鲁天轮柱(Cereus

peruvianus)、六棱柱(Cereushexagonus)等。

主要的储水

球状:金琥(Echinocactusgrusonii)、巨鹫(Ferocactuspeninsulae)、

器官是茎,膨

仙人掌科王冠龙(Ferocactusglaucescens)、赤凤(Ferocactuspilosus)、白云般

茎多肉植大的茎有圆

若(Astrophytumornatum)等。

物筒形、球形、

掌状:鱼鳞仙人掌(Consoleamoniliformis)、旗号掌(Consolea

柱形、鞭刑、

macracantha)、仙人掌(Opuntiadillenii)、黄毛掌(Opuntiamicrodasys)、

线形等

梨果仙人掌(Opuntiaficus-indica)等。

大戟阁(Euphorbiaammak)、膨珊瑚(Euphorbiaoncoclada)、绿玉

大戟科

树(Euphorbiatirucalli)、银角珊瑚(Euphorbiastenoclada)等。

剑麻(Agavesisalana)、龙舌兰(Agaveamericana)、翡翠盘(Agave

天门冬科

attenuata)、吹上(Agavestriata)、八荒殿(Agavemacroacantha)等。

非洲芦荟(Aloeafricana)、大树芦荟(Aloebarberae)、鬼切芦荟(Aloe主要的储水

阿福花科

叶多肉植marlothii)、库拉索芦荟(Aloevera)等。器官是叶,其

物鹿角海棠(Astridiavelutina)、肉锥花属(Conophytum)、生石花属(Lithops)叶的排列通

番杏科

等。常呈莲座状

落地生根(Bryophyllumpinnatum)、仙女之舞(Kalanchoebeharensis)、

景天科

石莲花属(Echeveria)、石莲属(Sinocrassula)等。

非洲霸王树(Pachypodiumlamerei)、白马城(Pachypodiumsaundersii)、

夹竹桃科棒锤树(Pachypodiumnamaquanum)、惠比须笑(Pachypodium

brevicaule)、亚阿相界(Pachypodiumgeayi)等。

睡布袋(Gerrardanthusmacrorhizus)、浅裂睡布袋(Gerrardanthus

葫芦科

lobatus)、笑布袋(Ibervilleasonorae)等。

佛肚树(Jatrophapodagrica)、飞龙(Euphorbiastellata)、霸王鞭茎基部膨大,

大戟科

(Euphorbiaroyleana)、虎刺梅(Euphorbiamilii)等。形状多样,包

茎干状多

龟甲龙(Dioscoreaelephantipes)、墨西哥龟甲龙(Dioscoreamexicana)括圆形、塔

肉植物薯蓣科

等。形、纺锤形和

猴面包树(Adansoniadigitata)、昆士兰瓶树(Brachychitonrupestris)古瓶形等

锦葵科

等。

辣木科辣木(Moringaoleifera)、象腿树(Moringadrouhardii)等。

葡萄瓮(Cyphostemmajuttae)、佛肚葡萄瓮(Cyphostemmauter)、翡

葡萄科

翠阁(Cissuscactiformis)等。

9

DB42/T1778—2021

A.3高山亚高山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

表A.3给出了游赏型温室高山亚高山典型植物景观主题下种植的主要植物。

表A.3高山亚高山典型植物景观及主要植物

特征主要植物(科属)

典型景观主要植物

配置

缅甸树萝卜(Agapetesburmanica)、茶叶树萝卜(Agapetes

以灌木占优势的植杜鹃花科camelliifolia)、美丽马醉木(Pierisformosa)、高山杜鹃

被类型,建群种多(Rhododendronlapponicum)等。

高山灌丛群

为中生、簇生的灌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冷杉(Abiesfabri)、云

落松科

木生活型,通常高杉(Piceaasperata)等。

度不超过5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