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64-2018 绿色食品(A级)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564-2018 Green food (A-grade) tomato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564-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16
实施日期
2018-05-1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番茄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的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病虫害 防治、采收和建立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番茄的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池州市贵池区农委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安徽省农 业委员会信息中心、涡阳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旌德县旌阳镇农业站、太和县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宁 国市农业委员会、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农兴
起草人:
刘才宇、朱培蕾、史雨生、丁作坤、李秀龄、王尔静、王学连、刘新宁、张芸 莉、赵贵云、纪学勇、杨龙斌。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564—2018

代替DB34/T564—2005

绿色食品(A级)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greenfood(Agrade)—Technologicalstandardforcultivatingtomato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4-16发布2018-05-1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56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564—2005《绿色食品(A级)番茄生产技术规程》。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删除原标准第3章的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原标准第2章一个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一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见第4章)。

——删除了原标准第5章“保护地设施规格要求”和“土壤肥力等级划分”内容,将“育苗营养土”

改为“番茄育苗专用基质”,同时修改了种子催芽温度和苗期的管理温度,并降低了番茄的定

植密度(见第5章)。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池州市贵池区农委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安徽省农

业委员会信息中心、涡阳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旌德县旌阳镇农业站、太和县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宁

国市农业委员会、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怀远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朱培蕾、史雨生、丁作坤、李秀龄、王尔静、王学连、刘新宁、张芸

莉、赵贵云、纪学勇、杨龙斌。

I

DB34/T564—2018

绿色食品(A级)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番茄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的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病虫害

防治、采收和建立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番茄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规定,并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3年~

4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以pH值为6.0~7.0的沙壤土或壤土较为适宜。

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4.1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NY/T394的规定执行。

4.2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NY/T393的规定执行。

5生产管理

5.1品种选择

5.1.1选择原则

5.1.1.1春季早熟栽培:应选择高产、耐低温弱光、耐贮运、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

5.1.1.2秋季延迟栽培:应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中晚熟品种。

5.1.1.3露地栽培:要选择高产、抗逆、商品性好的中晚熟品种。

5.1.2种子质量

1

DB34/T564—2018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中杂交种大田用种以上的要求。

5.2育苗

5.2.1播种前准备

5.2.1.1育苗设施

准备催芽室、恒温箱、连栋温室、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配备基质搅拌机、育苗床、穴盘、遮阳网、

防虫网、加温或降温系统、补光系统等。

5.2.1.2育苗基质

使用番茄育苗基质,产品质量应符合NY/T2118的要求。

5.2.1.3播种床

将配置的育苗基质装入穴盘中,基质离穴口1cm;将穴盘排到育苗设施内,用营养土填充穴盘缝;

播种前1天,将苗床浇透。

5.2.2种子处理

5.2.2.1种子消毒

秋冬季先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晒1天;夏季选择早晨或傍晚先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3小

时,然后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

——温水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维持水温浸泡20min~30min。

——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h~2h,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

净。

5.2.2.2催芽

冬季育苗:将消毒好的种子沥干后用干净湿纱布包好,置于20℃~30℃下催芽,每天用30℃左右

的清水洗种子一次。

夏季育苗:将消毒好的种子沥干后直接播种。

5.2.3播种

5.2.3.1播种期

——春季早熟栽培:上一年11上旬~12下旬。

——春季露地栽培:上一年12月下旬~1月中旬。

——秋季延迟栽培:7月上旬~8月中旬。

5.2.3.2播种量

每667m2栽培面积用种量20g~30g。

5.2.3.3播种方法

催芽种子70%以上种子露白时播种。在营养钵或育苗盘穴孔中央挖深1.0cm~1.5cm的播种穴,

每穴播1粒种子,种子平放,覆1.5cm厚育苗基质,浇透水,上盖地膜和草帘。

2

DB34/T564—2018

5.2.4苗期管理

5.2.4.1温度

番茄苗期温度管理见表1。

表1苗期温度管理指标

日温夜温短时间最低夜温不低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