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DB53/T 1077-2021 DB53/T 1077-2021 Small Grasslan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Gastrodia Maigaao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T 1077-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10
实施日期
2022-03-10
发布单位/组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8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77—2021

代替DB53/T751-2016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2021-12-10发布2022-03-10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7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3/T751-2016《小草坝有机天麻生产技术规程》,与DB53/T751-2016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以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标准的名称(见标题);

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的表述形式,并增加了引用文件的数量(见2);

c)增加了“小草坝天麻、种麻、箭麻、种苗、菌材、药帽、蒴果、菌草”的术语和定义(见3);

d)删除了“小草坝有机天麻”的术语和定义(见2016版的3.1);

e)增加了“空气质量要求、土壤要求、灌溉水质量要求”(见第4章);

f)更改了种子生产的表述形式(见第5章);

g)更改了种苗生产种植方法、种苗生产的播种时间(见第6章);

h)增加了畦床式播种法(见6.2.2);

i)删除了集中育种(袋播)法(见2016版7.2.2);

j)删除了商品麻有性繁殖内容(见2016版的第7章);

k)增加了人工菌棒法(见7.3);

l)更改了固定菌床法、集中供菌法的表述形式(见7.1、7.2);

m)更改了“菌床培养时间”指标(见7.1.1);

n)更改“种植管理要求”为“病虫鼠害防控”(见第8章);

o)更改合并了采收加工、商品天麻分级要求和质量管理控制要求内容(见第9章);

p)增加了“菌穴清理”(见9.1.3);

q)增加了干天麻分级含水率指标(见9.2.6);

r)更改了天麻的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的表述形式(见第10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彝良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彝良县天麻产业开发中心、彝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昭通市天麻研究院、云南大学、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彝良有缘菌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祥彬、李章和、王忠巧、罗燕、张庭钰、李才汪、宋瑞梅、孙友强、刘

朝斌、徐万雷、彭泽祥、田孟华、余泽芬、杨星明、周桢丁、王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DB53/T751-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53/T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草坝天麻的产地环境、种子生产、种苗生产、商品麻生产、病虫害防控、采收

与初加工、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小草坝天麻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DB53/T684昭通乌天麻第1部分、第3部分、第10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草坝天麻XiaocaobaGastrodiaelata

指种源来源于彝良县小草坝为核心的周边自然环境和种植方式相同的兰科植物乌天麻

(GastrodiaelataBl.f.glaucaS.Chow)的块茎。

3.2

种麻seedstemofGastrodiaelata

用于生产种子的箭麻。

3.3

箭麻maturetuberofGastrodiaelata

种苗(白头麻)栽培后形成顶端具有明显的红色顶芽(俗称鹦哥嘴),抽茎早期花茎似箭杆,

花穗似箭头,故称箭麻。

3.4

种苗seedsandseedlingsofGastrodiaelata/Gastrodiaelataseeds

具有生长顶锥的天麻块茎,俗称白头麻。

3.5

菌材woods/myceliacolonizedwoodlogs

栽培天麻的阔叶树类木材叫菌材。

3.6

药帽anthercap

1

DB53/T1077—2021

箭麻抽苔开花的合蕊柱顶端帽状物。

3.7

蒴果capsule

指天麻的果实。

3.8

菌草Juncao

指可以作为天麻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的草本植物。

4产地环境

4.1环境条件

海拔1400m~2300m,北纬27°16′~27°57′,坡度5°~30°,植被以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为

主的林地。

4.2气候条件

4.2.1温度

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28℃,年平均气温9℃~14℃,最冷月平均气温0.3℃~7.0℃,最热

月平均气温15.2℃~21.5℃,无霜期>230d,年日照时数785.5h~1269.1h,气候较冷凉。

4.2.2湿度

相对湿度70%~90%,年均降雨量1100mm以上。

4.3空气

应符合GB3095二级以上标准要求。

4.4土壤

应符合GB15618二级以上标准要求。

4.5灌溉水质

应符合GB5084二级以上标准要求。

4.6缓冲带

宜设置10m~15m缓冲带,以自然山地、丛林、荒地等作为天然屏障,也可按有机方式人工

造林和种植作物设置缓冲带,其他方式的缓冲带应符合GB/T19630规定。

5种子生产

5.1种麻选择

应选择块茎卵圆形,重量在90g~300g,鹦哥嘴健壮、棕褐色,麻体饱满、色泽鲜亮、无创伤、

无病虫害斑痕的箭麻。

5.2定植

2

DB53/T1077—2021

5.2.1定植方式

活动式或固定式。

5.2.2活动式

在室内用盆、箱等可移动、便捷的定植容器进行定植。

5.2.3固定式

在室内制作成宽50cm~60cm,高20cm~30cm,长度根据室内具体情况而定的定植床进行定

植。

5.2.4定植方法

在容器内装入厚20cm潮湿砂土,行距≥15cm,深度10cm定植,种麻间距不小于2cm,顶芽

垂直向上,覆土将顶芽盖严,保持土壤潮湿。

5.3人工辅助授粉

5.3.1授粉时间

开花后1d~3d内授粉完毕,宜在每天9:00~12:00时,16:00~18:00时授粉。

5.3.2授粉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授粉:

s)花序展开可见顶端花蕾时,将顶端3朵~5朵花蕾摘掉;

t)轻轻握住花朵基部,用授粉工具慢慢压下花的唇瓣,让雌蕊柱头露出;

u)用授粉工具刺入药帽,取出花粉,轻放在雌蕊柱头上。

5.4种籽采收

5.4.1采收期

授粉后16d~25d,蒴果由硬变软,颜色由深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