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157.2-2016 香禾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DB52/T 1157.2-2016 Organic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Xianghe Part 2: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157.2—2016
香禾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
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OrganicKamRice
Pat2:Cultivation
2016-11-15发布2017-05-14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1157.2—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要求..............................................................................1
4栽培技术..........................................................................1
5资料记录..........................................................................2
6有机认证..........................................................................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施....................5
附录C(规范性附录)稻(香禾)-鱼-鸭共生体系........................................6
附录D(资料性附录)香禾大田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法......................................7
I
DB52/T1157.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DB52/T1157-2016《香禾有机生产技术规程》为系列标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采收、贮藏与加工。
本部分为DB52/T1157-2016的第2部分。
本标准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黎平县农业局、从江县农
业局、榕江县农业局、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立、陈建祥、程红、潘春晓、杨志刚、郑桂云、吴锡锋、梁翠竹、袁仕华、
严中华、杨正林、赵建荣。
II
DB52/T1157.2—2016
香禾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禾有机栽培基本要求,包括育秧、移栽、田间管理、有害生物防控、资料记录,以
及稻(香禾)-鱼-鸭共生体系等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香禾的有机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9630.1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
NY525有机肥料
NY884生物有机肥
3要求
3.1投入品管理
3.1.1有机香禾栽培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应符合GB/T19630.1规定,参见附录A。
3.1.2有机香禾栽培控制病虫草害的植物保护产品应符合GB/T19630.1规定,参见附录B。
3.2平行生产控制
如果有机香禾田周边存在平行生产,应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以防有机
种植禁用物质漂移到有机稻田,以保证有机生产不受污染。平缓稻区缓冲带应在100m以上,低山丘陵
稻区上游不能种植非有机作物。
4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
生产用种应选择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香禾品种,且符合GB4404.1质量要求。
4.2育秧
采用水育秧或湿润育秧技术(4月下旬至5月底播种),培育壮秧。种子处理和秧田管理中,禁止使
用有机栽培禁用物质。
4.3移栽
1
DB52/T1157.2—2016
一般在5.5~7.5叶龄移栽。穴栽2~3粒谷秧,中等肥力田每667㎡栽0.6万穴~0.8万穴,落田苗
4.5~6万苗;下等肥力田每667㎡栽0.85万穴左右,落田苗6.5万苗左右。
4.4大田管理
4.4.1施足底肥
每667㎡施足符合NY525要求的优质腐熟农家肥1000kg,或经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符合NY884要
求的生物有机肥40kg~80kg。
4.4.2水分管理
栽秧后保持水层3cm~5cm促分蘖,收获前10d~15d断水落干。
4.5有害生物防控
4.5.1种类
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叶蝉;主要病害: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
主要草害:稗草。
4.5.2防控措施
4.5.2.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合理稀植。
4.5.2.2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黄板等诱杀害虫。
4.5.2.3生物防治
建立稻(香禾)-鱼-鸭共生体系,控制病虫草害,见附录C。
4.5.2.4药剂防治
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技术指标时,应采用药剂防治,参见附录D。
4.5.2.5杂草防治
杂草发生时人工拔除。
5资料记录
5.1产地地块图
地块图应清楚标明有机水稻生产田块的地理位置、田块号、边界、缓冲带以及排灌设施等。
5.2农事活动记录
农事活动记录应该真实反映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投入品的种类、数量、来源、使用原因、日期、效
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等。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1474-2009 盐稻8号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79-2009 城市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71-2009 杂交水稻Ⅱ优084制种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51-2009 农产品中富马酸盐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09-09-16
- DB32/T 1478-2009 盆栽竹芋生产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61-2009 猪肺炎支原体检测 PCR方法 2009-09-16
- DB32/T 1467-2009 苏薯11号生产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66-2009 机栽油菜秧苗生产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72-2009 杂交水稻Ⅱ优084栽培技术规程 2009-09-16
- DB32/T 1483-2009 麦(油菜)后茬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09-09-16